wunistar wrote:
阻尼跟彈簧長度的設定分析真的厲害,不知道哪裡有資料可以參考呢?
另外在網路看到IS300H跟ct200有使用所謂的液氣複合避震系統,但是上日文網站沒有看到近似的描述,不知道有沒有先進知道多一點細節呢?感謝...(恕刪)
不知道, 只在美國edmunds網頁看到IS, GS, CT前避震器是mono tube (RC應該也是), 其他倒是沒有詳細說明
其實我也沒去查證這個講法是對是錯, 但如果真的是mono tube, 那表現出來的路感的確是有類似的感覺
mono tube活塞摩擦阻力大, 小的震動不太容易讓活塞動作, 如此路感更明顯, 也會感覺更硬(即使阻尼沒有很高)
twin tube則相反, 小的震動不太容易使阻尼油動作, 初期活塞只單純壓縮空氣所以幾乎無阻尼, 路感模糊但舒適感很好
另外IS的彈簧常數相對於BMW 3或Benz C來說, 相對更軟....

Eibach網頁有數據, 前彈簧42N/mm, 後彈簧64N/mm
而前懸吊motion ratio是0.71(HKS的數據), 後motion ratio 0.5
所以可以算出有效彈簧常數為42x0.71x0.71 = 21.2N/mm 與 64x0.5x0.5 = 16N/mm
前後大概都比IS 2代軟了20%, 大概也只跟Altis差不多硬, 但IS阻尼強了很多, 所以路感不會飄飄然的
不過也因為彈簧相對軟, 所以側傾最大值還是蠻大的, 阻尼夠強使得側傾感受不會來的太猛烈
如果要增加靈活性, 加硬彈簧還是必要的, 這樣車身側傾跟回正的速度才比較跟得上山路操駕
日本的RSR有幾組彈簧看起來不錯, 不過多少都有降車身, IS底盤離地高已經很低了, 實測僅有13cm, 再降好像很容易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