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us 在台灣銷售數量愈來愈少, 面臨困境

衰退不是己經好幾年的事了嗎?

再加上L的產品線明顯老化
除了大改的RX撐場面 (不過倒楣遇到不景氣)
其它的車種都早已行之有年
市佔下滑也是很正常的

想當初JD品質廣告大家還沒聽到長繭
價格配備也有很明顯的優勢時
一間L的銷量幾乎可以壓下兩間B

要再有往日榮光
除了車廠良心發現,不要賣的好就想坐地起價外
外幣升貶值、後繼車種的競爭力都是關鍵
現在論斷都還太早

而且在這個時機點討論衰退
未免太事後諸葛、看圖說故事
沒有意義

等LEXUS下批大改款潮後再來說吧
legend1205 wrote:
對有錢的大金主 根本沒差!!


這波不但掛有錢的中產階級,還死很多有錢的金主...
其實個人有個看法
Lexus原廠可以增加各車系的引擎配置
目前每個車系幾乎都只有2種引擎
而且都是3.0以上
如果可以增加些入門車系
或許銷售量會大幅增加
這也是目前Lexus的罩門
LR Freelander MK1 SE 2.5 V6 /YAMAHA Cygnus X FI
絲絨黑 wrote:
小弟一直關心高級品牌...(恕刪)


原來Jaguar的X-Type真的把20台的配額都賣掉了, 業代沒在跟我開玩笑~ haha
I think, therefore I am.
用車環境使然
通常排氣量小於3,000的大概主要市場在歐洲、日本
美國這邊雙B跟L幾乎都是3,000起跳 (IS250算唯一例外)

Lexus在歐洲市場一直都吃不開,3,000以下這一塊也一直選項不多 (I220d, I250..沒了)
和泰進的車似乎也都接近美規

日本市場方面好像也鐵了心不出低排氣量的
暫時也看不出來Lexus會針對歐洲市場有什麼大動作
所以3,000以下的配置,短期內應該看不到?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jason0514 wrote:
其實個人有個看法Le...(恕刪)

對啊~~~引擎可選的太少~~~幾乎只能選高階的或更高階的~~~
沒有中階或低階可選~~~
價錢多少不重要,開心生活最重要! / 專注於本業與自己的工作,才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生意。
當初也是有考慮Lexus
不過跟BMW 3系列比較起來,內部空間表現似乎差B牌3系列太多了
價格跟配備有贏BMW
可是基於空間表現,小弟還是選擇了BMW
不過IS在路上的能見度還是很高,只是新掛牌的真的越來越少見了
new is 陸續過保固期, 比較好奇這些過保固期的車主, 下一台打算換什麼車



至於標題的"面臨困境", 樓主多慮了....
和泰根本沒在怕的
我這邊到是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1. Lexus並不會將個系列向下延伸,在未來的幾年,還是會繼續維持現有的產品(引擎CC數還是只會有那幾個選擇),原因是Toyota的存在,如果Lexus向下延伸,會擔心吃到原本Toyota的市場,畢竟對Toyota集團而言,Lexus只是副牌,整個集團獲利最大的還是在Toyota這個品牌,所以將產品線作明顯的區分才是最重要的
2. 再來,大家對於Lexus會有便宜又大碗的既定印象,但是我覺得最大原因是採購的base,Toyota集團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的車廠,不論是採購的金額或者是採購的數量都是第一,相對地,實際跟供應商拿到的價錢是其他車廠無法比擬的,所以當然會反應在車價上(大家的成本基礎不一樣,同樣賺50%,Lexus車價還是比較便宜)
3. Lexus相對於雙B還是屬於比較新的品牌,所以在產品的定位及價格帶的選擇,變成是最重要的考量,如何能在市場上跟雙B一戰高下,是每個系列最重要的課題
4. 另外,對Lexus而言,最重要是如何向下扎根,畢竟品牌的認同是必須要花時間的,所以在行銷方面,也會特別針對年輕族群(30-40歲),這個族群確實是受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的族群,可以理解銷量確實受到影響

最後,雙B的族群是很穩定的,會買雙B的就會買雙B,雙B品牌在每個人心中的烙印是無法磨滅的
sphenoid wrote:
用車環境使然

美國這邊雙B跟L幾乎都是3,000起跳 (IS250算唯一例外)
...(恕刪)

關於這說法
我倒是有點不同的看法
台灣小cc數的車風行
主要還是在稅制的問題上
牌照跟燃料稅都是依cc數在計算
美國只收牌照稅
並且不論cc數都是一樣金額
燃料稅就是隨油徵收了
你要買多大馬力的車或是吃油怪
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如果台灣也用同一稅制的話
大cc數車輛的銷售量
可能也會不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