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買東西、吃飯,都是開統編。那你就用租的。
反之,那不用。
這應該算正常了~
大部分高階企業人都用公司名義買車,節很多稅~又可三年換一次車
要看到國產車掛租賃車牌反而還比較少= =
所謂的租賃或租購車輛的目的
講白話一點就是
聯合租賃公司A政府稅金
一般公司每個月須負擔5%營業稅
每年須負擔25%營業所得稅
如果將購車價*113%/36(13%租賃公司管銷費,36為三年36個月)
租賃公司每個月會開一張發票讓你沖帳
所以三年節的税大約是車價的15%
這28%原本該繳給政府的税
讓你公司跟租賃公司分掉了
上面是粗略算法
讓大家容易了解為何路上租賃牌這麼多
我騎大型重機上下班,我節省能源,我節省道路空間,我的行為應該會被大家稱讚,但是今天為什麼我被歧視?
法人可以節稅 自然人不能節稅
怎麼會有這種爛制度咧...擺明了不公平

不過國稅局也不是白痴, 據說慢慢地會把這個洞補起來...只是這個影響稅收比不上遺贈, 分紅之類的大條的, 才讓一些人有機可乘...

說真的, 路上看到AA BB CC...之類的租牌都覺得很想X人...哈...雖然我也想辦個人租購看看(不曉得要多多少錢?) 這樣就不需要太傷腦筋車子的問題了.

pcicu wrote:
所謂的租賃或租購車輛...(恕刪)


雖然還不是很懂

但好像有一點概念

謝謝分享拉

感覺好像很神奇 呵呵
pcicu wrote:
所謂的租賃或租購車輛...(恕刪)


有一點點不了解
可是如果公司營業額夠高
一年超過三百萬
那用公司名義買一台二百萬的車當成公司的資產
不就可以報一百萬的營業額就好
這樣不是第一年就可以省完了
為何要分三年還要用較高的價錢買車呢?
xpe999 wrote:
有一點點不了解可是如...(恕刪)


1. 購車的5%營業稅不可抵扣出項稅額.
2. 購車的話, 跟買房子或儀器設備一樣, 是屬於資產, 而不是費用. 資產不可以一次扣抵, 只能以每年的折舊計算費用. 所以你花200萬買車, 如果5年折舊攤提, 你可以分五年每年當作40萬的費用, 而不可在第一年就當作200萬的費用.
好像買高級車也有250萬的上限!超過的? 老闆要自淘腰包!
我想最吸引上流社會的應該是那個車牌啦! 追查不到車主, 只會是某某租賃公司!
擄車勒索? 不關車主的事! 因為查不到要勒索誰! 除非真的被盯上了!
車主只要負責加油而已! 連保養都有人員負責!
租用車對企業老闆的負擔 就有點像公司多「養」一個員工一樣。
而且,保養費用由租賃公司負責,到時候車子賣掉的殘值也是由租賃公司負擔。

如果個人買車的話,幾年後車子能賣多少也是自己承擔......

不過呢,路上現在流行LS 460的說法,
就是LEXUS的形象已經慢慢嵌入後座買家的意識型態了,
也就是說,以前老闆座車常見的雙B,這個市場已經被LS 460取代了。..

我在租車公司上班

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