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19分
文章編號:92049800

個人積分:647分
文章編號:92057989
01978 wrote:
有何差別? 需充電的可以純電行駛,不用充電的可以嗎?
兩型車都有註明電池數量,但只有充電式的有註明電量度數,為何?
油電車大都配2.5自然進氣的,不能配2.4自然進氣的嗎?
差不到100cc ,又為何不都學500h配2.4Turbo???
以RX的重量,不配Hybrid,單單以2.4Turbo不夠力嗎?
你的問題太基本, 好像大家都懶得回答了. 建議你去研究一下不用充電的HEV與可充電的PHEV的差別.
兩者都可純電行駛, 但HEV最多只能純電跑1-2公里, 而且速度不能太快. PHEV充滿電後通常可以純電在120公里的時速以下跑60-90公里左右.
HEV只是幫你省油, 你不必擔心電池度數, 事實上Toyota是有標明的, RX350h是1.6度. 而PHEV則對能用多少純電跑多遠則有關係, 所以會標明度數, RX450h+的話是18.1度.
Toyota為何要有2.5或2.4升的差別, 你要問他們. 不過2.5 hybrid引擎是阿金森引擎, 本身力量不是很大, 需要配合電力馬達. 2.4 turbo是奧圖引擎, 不加hybrid力道就夠大了, 所以是RX350. 加上hybrid之後力量更大, 是RX500h, 只是省油性不如2.5 hybrid的阿金森引擎.
這樣你了解了嗎?


Monte920 wrote:
這樣你了解了嗎?
個人對車子算是外行,可以說完全不懂
謝謝閣下的解釋,文字上算是有點概念,但還是有很多疑問

500h有240單位電池,450h+只有96單位電池
為何500h無法純電行駛?而450h+可以?
因為電池種類不同,電壓不同嗎?
那為何500h不用與450h+同樣的電池,只要96單位而己
500h也可以純電行駛不好嗎?價格又可大跳一級!
印象中很多車只要配Hybrid,都會配2.5引擎
為何不配2.4呢? 差不到100cc耶,就算2.4na也好
為何2.5就不配Turbo? 2.4才配Turbo???
以RX的車重,我想配2.4NA應該也不會跑不動
有需要配2.5來增加稅金嗎?(差不到100cc)
閣下的文章也拜讀一些,雖有看不一定懂
但只要你說是好車,我絕對深信可以放入口袋名單
去年就看過您分析過RX350h, CP值最好
但我還是喜歡有個"Turbo"比較爽
2.4與2.5差不到100cc,怎麼也要買2.4的
同樣的,有2.4的,也不會想要2.0的?
最後再請問一個外行問題,500h載了240顆電池
應該不是A3,A4那種小電池吧!?
增加了多少重量?體積?結果只能短程純電行駛
240顆電池,結果只是一兩度電而己,何苦?
雖然有HEV與PHEV的差別,但不都是"電"嗎?
真的完全不懂,問得失禮,請多包涵,也謝謝您願意回答先前的問題
這個問題若是很難跟我解釋,請無需回應,解釋了我也不一定懂

無論如何都謝謝您!

有沒有性能引擎又加上Plug-in Hybrid的? 有, BMW X5 xDrive50e就是最好的例子, 零百加速4.8秒, 足以讓RX500h吃灰, 而且如果你插電的話, 也會很省油. 但是台灣沒有進, 到美國來買吧!

至於電池單位數不同, 那當然是電池的種類(鎳氫 vs 鋰電)以及每個單位的電量都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技術問題就留給原廠維修人員, 你不必去管它. 記住一般Plug-in hybrid的電量通常是普通hybrid電量的十多倍以上. 而純電車的電量又是Plug-in hybrid的四倍以上. 然而電量越大, 車子的重量就越重, 不見得一定是好事.
HEV電量不必大, 它就可以很省油. 它跟PHEV到底哪種好? 很難界定. 一般家裡不能充電的, HEV比較實用. PHEV可以當成類似純電車開, 但又沒有里程焦慮, 是最大的好處. 但是PHEV純電開時要負擔沒有實際運轉的引擎, 而引擎運轉時則要負擔重量龐大的電池, 所以凡事一體兩面, 有好處就有壞處.

01978 wrote:
最近RX油電系列都有增加V2L
有嗎?
嚴格的V2L是指充電孔是雙向的, 可接受充電, 也可供應電, 我記得RX450h+還沒有這個功能(有錯請指正).
廣義的V2L也許是指有110V插頭可以供電, 這個在Toyota的油車時代就有了, 靠燒引擎供電, 也只能供應少許100~200瓦的電力, 僅夠充筆電, 需要大一點電流的電器就不能用了.
現在除了台灣沒有引進的TX450h+有提供1500瓦的110V電源以外, RX500h與RX450h+的110V插頭的瓦數也都不高. 尤其是RX500h, 大電池也不過是1.6度, 很快就用完, 用完之後同樣還是要靠燒引擎來供應微小的電流.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