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200h能源局油耗測試是個美麗的誤會?


meridian wrote:
問題在於你這次開完下...(恕刪)


是喔! 那測完之後, 電瓶多出來的電要不要算?
還是無條件捨去?

rogerslee wrote:
是喔! 那測完之後, 電瓶多出來的電要不要算?
還是無條件捨去?

隨便你啊, 如果你認為保留可以增加你跑出32km/l的機率, 那儘管留著, 反正有夢最美

meridian wrote:
隨便你啊, 如果你認...(恕刪)


嗯嗯, 我是不會幻想測試調整電池電量, 或去計算殘餘電可以換算多少公里數
會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差異

就像前面有人提了, 既然測試人員不會用技巧去採油門,

那麼 "調整送測車輛的電池電量 以確保測試時儘可能在放電狀態"
怎麼個確保法, 我是很有興趣知道, 因為這搞不好很實用

rogerslee wrote:
那麼 "調整送測車輛的電池電量 以確保測試時儘可能在放電狀態"(恕刪)


如果是我 我就讓測試結果來說話
測試前先量電量 測試數據看那一個漂亮

例如(純粹假設)
測試前電量 100% --> 28 km/l
80% --> 30 km/l
60% --> 31 km/l
40% --> 27 km/l
20% --> 23 km/l
0% --> 25 km/l
以後測試前讓電池維持在60%

可能不會是測試前100%時 數據最好
因為照規定測試前要先跑一個pattern

huangddd wrote:
如果是我 我就讓測試...(恕刪)


我是認為,,用20%電力, 跑個 400KM
(到台中來回, 一趟高速- 平均110KM/h, 一趟省道- 平均 60KM/h), 應該會准到某個程度.

有沒車主可以分享實際經驗.

rogerslee wrote:
我是覺得參考就好了....(恕刪)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同樣的測試規範下
為何台灣歐規測出的市區油耗這樣好?
才會有人懷疑測試過程有差異
(如沒多次重複熱車後才正式收數據或大電池滿電)

我看了一下這三台hybrid的高速油耗確實比國外差
所以平均油耗變得差異比較合理
如果只是程式有改寫
那我想toyota大可有二套程式
一套專跑市區一套跑高速
那不是就可得到二個最佳值
平均油耗一定顯著變好
但這樣合理嗎?

我的猜測是
大電瓶可能滿電送測
並將行車模式低速以電池絕對優先(這很極端,所以我很懷疑真正賣出去的車會這樣調整)
且先測試市區油耗
所以測試市區油耗可得較佳值
接著測試高速油耗時
大電池的電量因為在前段測試消耗較多
所以高速油耗測試過程中
有不少油需要耗去發電充大電池
而所以展現較差的高速油耗

這當然是我的猜測
但要測試很簡單
就是一台車多次測試
且市區和高速油耗測試先後不斷互換
很容易就知道結果如何
但我想我不會那麼努力自己送測
現在先整理數據看看能源局如何解釋先
Cloudy Shiau wrote: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同...(恕刪)


我用網路上看到的方式算一次, 大概是這樣
因為時間與速度都已知, 所以車輛跑的距離大致也不會差多少
確認一下:
1. 市區, 總行程約 4 公里, 油耗 31.78km/l (廠商公佈的油耗)
2. 非市區, 總行程約 7 公里, 油耗 19.55km/l (廠商公佈的油耗)

套入公式

(4 + 7)/(4/31.78 + 7/19.55) = 22.73km/l

平均值和廠商公佈的吻合, 所以測試行程的距離應該是沒錯

我想和電瓶 "初始" 狀態沒太大關係

依照歐規:
汽車測試時須在特定之測試環境下,於車體動力計上先以圖三之 "非市區行車型態" 暖車三次做為預處理
之後才正式測試

如果開過油電車的應該可以理解, 非市區行車型態很有可能把電瓶充滿到一定程度 (原本電量是空的也可能充到 x 分滿)
隔一段靜止時間後, 接著做市區測試, 因為電瓶有一定程度的電力, 行程又只有 4 公里
的確有可能測到好的數據
(如果熱車後, 又規定把電瓶電洩掉, 數據恐怕不同, 但測法上又沒說要這樣做)

美規的測法不同, 測市區油耗, 預處理是市區型態跑兩次, 就個人經驗, 走走停停其實充不了什麼電
所以美規正式測試時, 電瓶電量可能較低

因此, 我認為沒有藏污納垢之處, 是車商找到巧門

rogerslee wrote:
那麼 "調整送測車輛的電池電量 以確保測試時儘可能在放電狀態"
怎麼個確保法, 我是很有興趣知道, 因為這搞不好很實用...(恕刪)

叫能源局去問問老美怎麼測吧, 老美測的市區油耗應該很接近實際開的油耗
meridian wrote:
叫能源局去問問老美怎...(恕刪)


前一篇小弟有推測了

(美規舊制)
美規的測法不同, 測市區油耗, 預處理是市區型態跑兩次, 就個人經驗, 走走停停其實充不了什麼電
所以美規正式測試時, 電瓶電量可能較低
歐規在正式測試前的預處理是高速行駛, 電瓶電量應該可以充飽到一個程度

因為測試距離都很短, 預處理後, 電瓶電量是有影響的

以上是小弟的推測

suarthur wrote:
我是認為,,用20%...(恕刪)


事實上20%電開高速跟100%開高速沒啥太多差別

先不講別的,假設電力只能開兩公里,假設一堆電源管理都是無用的,距離200公里,沒有任何開法限制
那最極端對的差別只是開198公里與200公里的距離不同而已

1%誤差以油耗測試實驗的角度來說幾乎感覺不出來啊....順逆風都強過這個


-
再者,以自己經驗來說,只能說根本沒差

電池只是一個buffer避免浪費力氣,存來(收油門,踩剎車)的往往又很快會花掉(又踩油門)
開高速大概只要一個市民大道五公里電池就滿了,又可以跑去市區停紅綠燈吹30分鐘冷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