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時前ABC的新聞 "Safety Officials: Runaway Toyota Matter 'Is Not Closed'Removing Floor Mats "Not a Remedy for Underlying Defect"
http://wheels.blogs.nytimes.com/2009/11/03/toyota-acceleration-problem-is-still-unresolved/
10小時前New York Times的新聞 "Toyota Acceleration Problem Is Still Unresolved"
http://abclocal.go.com/kgo/story?section=news/7_on_your_side&id=7098882
13小時前ABC的專題
http://www.abcnews.go.com/Blotter/RunawayToyotas/sudden-acceleration-toyota-cars-owners-rebel-accidents/Story?id=8980479&page=2
17小時前ABC的專題 "Owners of Toyota Cars in Rebellion Over Series of Accidents Caused by Sudden Acceleration
ABC News Investigation Uncovers Reports of 16 Deaths, Over 200 Accidents; Toyota Owners Demand Answers"
前頁所提的DP09001是不同的Case不要混淆, DP09001的case open在2009年的4月8日,
http://www-odi.nhtsa.dot.gov/cars/problems/defect/results.cfm?action_number=DP09001&SearchType=QuickSearch&summary=true
和聖地牙哥案是不同的案子, 聖地牙哥案還在深入調查中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美國的媒體近日大肆報導,這個事件,反觀台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人死了就不用調查,警察沒那麼多閒工夫,直接以意外結案,家屬、社會大眾,永遠不會知道發生什麼事。
如果美國的ES350事件發生在台灣,我想會以駕駛操作失當及超速失控結案,因為人全死了,死無對證,最後官方也會以無鑑定能力結案。
如果沒有副駕駛打出關鍵的求救電話,世人也永遠不會發現真相,媒體會大肆報導,''警官出遊飆車失控、全家命送黃泉'',試想,有誰那麼剛好暴衝的時候,旁邊有副駕駛幫忙打電話求救,我想美國人沒那麼好騙,隨便說說腳踏墊出問題,就想蒙混過關。
新聞也指出一個測試報告,ES350的節氣門模組,會受到EMI干擾,轉速會上升1000轉,我想會上升1000轉也會上升5000轉吧,這個可以實驗測試的吧,據我所知ARTC的車規EMC測試能力,是目前台灣車輛方面首屈一指的專家,應該難不倒他們吧。
Are Toyota’s Accelerators Out of Control?
Safety Research and Strategies
fann0727 wrote:
您少翻了一個小小的"不"字
原文是說
這個訴願駁回 不 表示美國高公安全局認為安全性疑慮 不 存在
文章要看完阿大哥 沒有信達雅就算了
還少了重點字
for ref:
This act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finding by nhtsa that a safety-related defect DOES NOT exist.
人總是喜歡看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資料,在官方資料裡,NHTSA寫了2頁並把ES350暴衝的原因很明確的放在腳踏墊上,而一如全世界的官方,美國官方資料也很保守的為自己留了條後路,可是你怎麼不說,NHTSA在這分資料裡有提到,In our view,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 is unlikely to result in a finding that a defect related to motor vehicle safety exist
意思是說,NHTSA不認為再繼續調查下去,會發現跟安全有關的瑕疵。後面又加了一句話,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need to allocate and prioritize NHTSA's limited resoruces to best accomplish the agency's safety mission, the petition is denied.
這段字,我覺得已經很清楚表達NHTSA的立場,他們不想再使用他們有限的資源去調查,所以回絕了請願者,我的"個人"解讀是,NHTSA覺得這件事已經結案,爾後還有任何人繼續針對這輛車所發生暴衝的問題進行訴願,大概NHTSA都會直接駁回,除非你有不同的證據,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你講的這句話出來This act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finding by nhtsa that a safety-related defect DOES NOT exist,畢竟術業有專攻,NHTSA調查不出來的,不代表其他機構調查不出來,就像上面跟和泰還在打官司的就有提到EMC的問題,這個問題NHTSA有沒有去研究,就不得而知了。
我覺得針對這份文字的討論可以到此為止了,NHTSA會有這份文件出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駁回當初請願人所質疑ES車系會暴衝,如果要在每個字上面斤斤計較,這是律師的工作。
STAR=YGG wrote:
所以那〝不〞字您的確是省略翻譯了?
請問一下你是在哪一篇回應裡面看到我翻譯了文章,我只有把全文貼出來,同時摘要了這篇文章的目的跟結果,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翻譯,要逐字翻譯已經超過我的能力範圍,所以就讓有興趣的網友自行去解讀這篇文章。
為了不要再讓大家猜疑我是不是有誤導的傾向,以下是我上一篇針對NHTSA的回應,就在8樓裡面
怎麼台灣新聞的報導跟美國官方文件的說法有點不大一樣,我看到的是ES350會暴衝的原因在於使用錯誤的腳踏墊,以下是NHTSA的全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NHTSA也正式針對ES350有可能產生暴衝的案件正式結案,並決定不再使用有限的資源繼續針對這個問題調查,文件有提到,他們不認為還可以找出任何安全設計瑕疵,除非未來又有新的情況發生。
所以在我摘要的重點裡,我有特別提到除非未來又有新的情況發生,如果又有新的情況發生,NHTSA理論上又會介入調查,但至少針對有多數人抱怨ES有暴衝可能性的這個部分是結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