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個忙,怎樣讓ES300後座的小孩不會吐?

mkai wrote:
當兵時,同梯開主官車...(恕刪)


認同+1。

小弟騎機車的習慣是只要CC數小於125cc的幾乎是油門催到底。

但開車的話,幾乎尊照上述三要件辦理,外加不超速(除了超車之外,偶而有可能超速一點點啦!!)

因為車上除了老婆大人之外,還有四歲女兒跟七個月大的兒子。

雖然小弟開的是休旅車(Ford Windstar 3.0 快慢十年的老車),但女兒、兒子從出生到現在還沒在車上吐過。

上星期五去墾丁的時候,去、回程沿途用TPC在車上放巧虎DVD,我女兒也沒出現什麼異樣。
isdera wrote:
....................
你說得太誇張了......
ES翻車案例很多嗎?
.....................


至少, 我相信IS翻車的例子會比ES多,
雖然它的懸吊比ES硬多了,
還有颱風天表演彈跳,
從高速公路上翻到護欄外,
還上電視呢.
leoshueh wrote:
至少, 我相信IS翻車的例子會比ES多,
雖然它的懸吊比ES硬多了,
還有颱風天表演彈跳,
從高速公路上翻到護欄外,暴走
還上電視呢.
又來了,需要我貼些3-series、5-series、7-series、911的公路失控翻車照片、文章、新聞讓您來作解說嗎?

翻車與當下路面的平整度有絕對的關係,每次看到有人看到歐洲車失控翻車就說是駕駛的問題、看到日系車失控翻車就說是車子的問題,實在是到一個很無聊的地步了。
blhsing wrote:
ES/Camry懸吊就ES/Camry懸吊,凡事泛品牌化、說什麼「T懸吊」的只會突顯出您對T牌的不了解。
懸吊...(恕刪)


雖然不曉得您有多了解,但我也沒興趣知道
不過光01就已有不少T或L暈車搖晃難過的求助文章了
我想把她們都歸在T牌沒什麼不妥
您若有興趣可以善用站內搜尋
包您增廣見聞
star_ygg wrote:
雖然不曉得您有多了解,但我也沒興趣知道
不過光01就已有不少T或L暈車搖晃難過的求助文章了
我想把她們都歸在T牌沒什麼不妥
您若有興趣可以善用站內搜尋
包您增廣見聞
我想您是完全沒有聽懂我要表達的意思。Camry/ES是T牌車的子集合,而不是等號。Toyota向來文武分明,我想懂車的您應該不至於不知道T牌的許多操控優秀的車吧?我要講的很簡單,您如果說Camry/ES懸吊容易讓人暈車我沒有任何異議(雖然沒有人坐小弟的ES300暈車過,但小弟也知道ES/Camry的懸吊偏軟,暈車確實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但您說什麼「T懸吊」容易讓人暈車,就明顯是您的以偏蓋全、泛品牌化了,OK?
blhsing wrote:
我想您是完全沒有聽懂...(恕刪)


這麼說我就明白了
畢竟MR2、SUPRA、celica也不是蓋的
日本本土更有許多T之下的品牌

不過其實我前文有提到 美規 的又不會這樣子
所以其實我明指的是台灣易於開到的T家車子
畢竟在台灣 國產T及進口L佔台灣T牌絕大多數
不過是我前文沒有搞懂,不好意思

回樓主
小弟覺得本質不同的造車導向
改裝效果有限
你也有了小孩還兩個
實在跟那些降底盤、改懸吊、換避震、加大輪圈的車主很難做個聯想
不過既然妳只改不換
那加防傾桿是有效的
至於粗細材質品牌你聽聽其他人意見吧
我對於改裝台灣 國產或常見之T牌車的 操控 部分思想上實在很難做個連結
star_ygg wrote:
這麼說我就明白了畢竟...(恕刪)

這麼說我就明白了
畢竟MR2、SUPRA、celica也不是蓋的
日本本土更有許多T之下的品牌

不過其實我前文有提到 美規 的又不會這樣子
所以其實我明指的是台灣易於開到的T家車子
畢竟在台灣 國產T及進口L佔台灣T牌絕大多數
不過是我前文沒有搞懂,不好意思

回樓主
小弟覺得本質不同的造車導向
改裝效果有限
你也有了小孩還兩個
實在跟那些降底盤、改懸吊、換避震、加大輪圈的車主很難做個聯想
不過既然妳只改不換
那加防傾桿是有效的
至於粗細材質品牌你聽聽其他人意見吧
我對於改裝台灣 國產或常見之T牌車的 操控 部分思想上實在很難做個連結
-------------------------------------------------------------------------------------

STAR兄~
其實樓主的需求,不需改裝到"操控一流"的地步啦!
簡單的說:如果國產CEFIRO可以符合樓主需求,
我不相信改減震筒的ES不能符合! 就這麼簡單!

另外,ES不是國產T牌車啊!
如果美規T牌車是OK的,為何進口L不OK?
其實說實在的啦~ 一樣的CAMRY,美規跟國產是一樣軟!
金牌屁蔥
避震器軟就會暈車?

那麼避震器硬就不會暈車嗎?

暈不暈跟坐車的人也有關係吧?

我有遇過對皮椅味道比較敏感的~

車子還沒開超過5分鐘就暈了~

我自己是怕柴油味~

所以車上的味道和空氣也很重要~

我記得我小時候也會暈車呀~

長大後最後一次暈車是坐登陸戰車(LVT)~(整車都是柴油味)

戰車上岸後一打開戰鬥艙門班兵們跑步帶殺聲衝出去~

殺~所有人都按照戰鬥隊形散開臥倒做好掩護~

我人還在戰車旁吐~

leoshueh wrote:
至少, 我相信IS翻車的例子會比ES多,
雖然它的懸吊比ES硬多了,
還有颱風天表演彈跳,
從高速公路上翻到護欄外,
還上電視呢.

既然提到IS...
確實, 在我牽車的前後分別看到了在颱風天高速公路上翻車與撞路邊電線桿(應該沒記錯)的兩個案例
更在is250post看到有前輩不慎把車撞到保險直接賠一台新車...
然而這些例子並不直接等同IS的底盤有問題(不過這3位駕駛都無大礙倒是突顯了小I對駕駛的保護)
leoshueh兄應該也是IS的車主吧, 我想這些你應該也清楚~
blhsing wrote:
Camry/ES是T牌車的子集合,而不是等號。Toyota向來文武分明

同意

舒適型房車絕對不給操控性
性能跑車絕對斯巴達不給舒適性
(車廂狹小有助於輕量化及車體剛性)

反觀Honda什麼車都不想犧牲操控性
(就算做不到也要弄個雙A臂或iVTEC等其他有性能稱號的科技名詞)
再怎麼性能化的車都盡量要有寬敞的空間
blhsing wrote:
「T懸吊」容易讓人暈車,就明顯是您的以偏蓋全、泛品牌化了

雖然是這樣沒錯,但...
目前和泰在台灣賣的幾乎都是
(Celeca已經很久沒進口了)
村長啊,這個不叫丁啦, 這個叫噹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