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錯這不是LF-LC概念車 這是LC500

Akicha wrote:
說真的,我不需要了解...(恕刪)

賽車跟車評是兩回事
懂得開的快不等於懂車
照您的說法
全世界汽車媒體都可以收起來
以後就讓F1車手來評論就行了
其實 我覺得
GTR不能算是跑車耶~
大概定義為 性能車 更為貼切。

我認為跑車、超跑,應該要富有駕馭的樂趣。

瞧LFA 會跑會叫又夠騷~
(速度有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畢竟是在公路上開車 不需要像F1賽車般
聽那聲浪 高亢銷魂的聲音
外型也還不錯)
[不過我現在更喜歡 RCF.GSF.LC500的外型 大膽的造型]

而GTR除了速度貼背感外,
真的...沒有令人血脈噴張的浪漫激情

而且如果要把妹 車子不是要開快 要座車舒適(內裝呀 座椅呀)
其實比較奇怪的是每次Lexus有性能車出現時
反T/反L的都會拿GTR出來(一開始也是某X3帳號的帥哥出來說的)
然後就又有人跳出來說T/L的粉絲每次都要把LFA拿出來

明明就是反T/反L拿LFA出來給GT-R打的好唄......紙老虎那篇早就被砍掉惹

LC500頂多只有提到車體剛性比LFA高這件事
但這個很明顯又是一個廣告手法,因為比"絕對剛性數值"大小是沒有意義的
剛性數值還需要除以車架重量 = 比剛性,這樣才能看出車架是否又輕又強
雖然LC500沒有公布車重/車架重量,但很明顯的比剛性不可能比LFA高

當然,不是說絕對數值完全沒用啦
因為這個絕對數值也一定比他設定的對手群還要更高
但是以說嘴的角度來說,台上的人說剛性比650i高,
底下的觀眾會覺得"So what?,你都研究650i了,當然要比他高剛性呀"
但當他說剛性比LFA高,效果就不一樣了
只是說~~~高剛性+低重心(510mm)+10AT創造出來的駕駛感如何??似乎還有待媒體拿到車之後的測試了
原型車測試的部分評價是蠻高的
clarkclark wrote:
S coupe跟6e...(恕刪)


請看清楚吧⋯⋯鎖定同級距與客群
就是豪華雙門coupe 的小眾市場!

還有我不懂大家何必離題討論LFA 或GTR
一輛是鐵定會賠錢但是對品牌形象有幫助的限量超跑
一輛是已經生產好幾世代的量產化高性能跑車
幹嘛比較?

論日本超跑地位: 我認為還是Honda NSX 最崇高(雖然相比之下慢到爆表)
cross R wrote:
請看清楚吧⋯⋯鎖定...(恕刪)
如果你認為 S coupe 和 6er 同等級......喔 就那樣吧

sl0519 wrote:
看完發表會整個大傻...(恕刪)


比自家超跑LFA還超跑的樣子啊,來台LC350吧!
Akicha wrote:
售價
Nissan GT-R Nismo,美金149,990元。
Lexus LFA Nürburgring Packag,美金445,000元。

買一台LFA可以買將近三台GTR,重點是LFA還停產了。
要選哪一台高下立判


看這兩台車當初研發生產的過程就可以知道為何LFA會貴上GTR這麼多

1.LFA獨立產線生產(GTR是和INFINTI共用產線)
2.LFA車體用了65%的CFRP,GTR????
3.LFA全球限量500台

當然這些都不保證LFA性能會在GTR之上,但是一定會使LFA比GTR貴上許多是無庸置疑的。
LFA只要拿掉1跟3就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但是這樣也會喪失了當初發展這台車的用意。
要提升日系超跑的品牌價值,LFA這條路是一定要走的,論性能本來日本跑車就可以
做到在歐系跑車之上,GTR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在價格上卻無法和其他超跑並駕齊驅。

就像你也可以買一台喜美改的比高價進口車快,但在其他人心中這車就只是一台喜美。
LFA的可貴之處是這車真的能以日系品牌的身分切進一直以來被歐系車獨占的超跑市場。
光看帳面的性能當然是買GTR來的划算,GTR代表的是Nissan的品牌精神象徵,LFA肩負
的任務則是提升LEXUS的品牌價值,這兩車設計當時的理念不同就造就了你所看到的價差。
kingcome wrote:
LFA Nbr從頭到尾都是【LEXUS原廠】的紐柏林套件限量版,

好啦,那我問你嘛,Nürburgring Package是怎麼來的嘛
我給的資料很清楚的寫說
"2010年3月15日,豐田官方披露了LFA賽道版計劃的一些細節,
而這個賽道版本由於採用類似參加紐柏林24小時耐力賽的LFA賽車的套件而被稱作LFA紐博格林套件版。"
看清楚"採用類似參加紐柏林24小時耐力賽的LFA賽車的套件"
簡單的說就是拿賽車場上的套件來改裝嘛

你要說GTR NISMO版,那我們來看看維基百科怎麼說的
如下:

GT-R Nismo於2013年的東京車展中亮相,全車擁有Nismo專屬的套件,
包括碳纖維材質的前保桿、車底導流鰭片、後擾流尾翼等。
在300km/h之下的下壓力超過100公斤。懸吊部分前後都換上了向BILSTEIN特訂的DampTronic避震器,
行駛中還可以做三種不同懸吊模式的切換。前雙A臂懸吊結構中追加了專用的上連桿,
來擴大後傾角曳引力距。除了針對懸吊部分的輕量化之外,
後懸吊也採用高抗滾動剛性的中空防傾桿。此外,
車體接合部也追加了點焊處的數量與構造用接合劑的使用來提升車體剛性。
引擎輸出為600ps以及66.5kgm。
在德國紐伯靈賽道上,GT-R Nismo以7:8.68的記錄,成為圈速最快的日本車。

NISMO是NISSAN原廠的改裝部門
TRD(Toyota Racing Development)也是TOYTOA原廠改裝部門
AMG也是Mercedes原廠改裝部門
你說NISMO非原廠,那請問AMG是不是原廠、TRD是不是原廠
是原廠,是原廠的改裝廠


看看玩命關頭保羅沃克有多愛GTR系列就好
東瀛戰神GTR無誤
緑茶、麦茶、ウーロン茶、でもやっぱり〜あきちゃ
kingcome wrote:
Toyota 對上...(恕刪)
資料來源
7:24.22 Nissan GT-R (2011)
7:38 Lexus LFA

改裝都不算好不好,原廠GTR哪裡輸了?

附上wiki資料,如果你要說wiki人人都可以編輯......那我也認了
Akicha wrote:
好啦,那我問你嘛,Nürburgring Package是怎麼來的嘛
...(恕刪)


我前文已經回答過你了,以下的道理應該淺顯易懂!

Toyota 對上 Nissan (原廠車 pk 原廠車)
TRD 對上 Nismo (改裝車廠 vs 改裝車廠)


LFA和LFA Nbr都是LEXUS原廠設定,些微差異僅靠"調校",引擎和機械結構本質上完全一樣!

但Nismo版GTR跟原廠GTR無論引擎、避震器、輪胎、防傾桿全都不同,Nismo GTR並非原廠車!



Nissan跟Nismo根本是兩間各自完全獨立的公司法人


Nissan日產的社長是法國人名叫Carlos Ghosn
Nismo改裝公司社長是日本人叫 宮谷 正一
Nismo雖由Nissan出資成立,但無論是法律或企業經營上
Nissan跟Nismo都是各自獨立的2間公司,
前文有人硬扯他們是同公司?這實在是說不過去的~~~

子公司 ≠ 母公司

SMART ≠ BENZ
Mini ≠ BMW
法拉利 ≠ FIAT
保時捷 ≠ Volkswagen
AUDI ≠ Volkswagen
富士康 ≠ 鴻海
聚火鍋 ≠ 王品
7-11超商 ≠ 統一集團
黑貓宅配 ≠ 統一集團
義大世界 ≠ 義大建設

同理可證:
Nissan ≠ Nismo
Nissan ≠ Nismo
Nissan ≠ Nismo

若2間公司如某網友所言完全等同,怎會有兩位社長?
若2間公司如某網友所言完全等同,資本額&員工數又怎會如此懸殊?
若2公司等同,紐柏林官方排名就不用特別註明"Nismo版"去與Nissan GT-R廠車作區隔了


NISSAN跟NISMO縱有從屬關係,但本質上卻是兩間完全不同的公司!
NISSAN專職生產和研發製造汽車;NISMO專責改裝與賽事研發
NISSAN生產的車才能稱為原廠車;Nismo改裝過的車叫做改裝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