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研究lcd、pdp、led背光這些電視時,無意中也瀏覽到投影機,發現full hd的投影機價格居然如此低廉

入門機,這幾年投影機技術大幅躍進,搞不好很快又會降價,先買個入門機就好,這是我一開始的念頭,所以就找上了最便宜的benq W1000,該機讓我初次體驗彩虹現象,而且還是滿天飛,只看10秒鐘我就跟店家說下一部 。
先稍為提一下彩虹現象,投影機依功能有劇院機、商務機等等分類,我只提劇院機,依顯像原理大致上可以分為DLP、LCD、LCOS等等,其中DLP機種在顏色處理上是採用色輪這種機構來呈現顏色,所謂的色輪是片極薄的金屬層,利用真空鍍膜技術覆以紅綠藍白等顏色,成為一分色片,光線透過其分色,並以高速轉動將顏色分出于指定光路上,再經由元件合成為影像,而彩虹現象就是因為色輪轉速的高低,某些眼睛較為敏感的人,會看到分色的殘像,因為其樣子類似於光譜一般,所以被稱為彩虹現象。
w1000的低轉速讓我初次體驗到彩虹滿天飛的感覺,於是店家換了Optoma HD20,這才讓我真的體驗到1080P投影機的魅力,飽滿的色彩、流暢的動態畫面,120吋、4萬6的價格真的讓我很心動,但是在黑白畫面,比方黑底白字的選單,字的輪廓都是彩虹包圍著,我忍住了。
之後我便考慮找LCD的機種,LCD有分為3LCD及LCOS(反射式)兩種,3LCD以液晶為光閥將光線分為紅綠藍3原色,再透過稜鏡將各色組合成影像,LCOS則是採用反射式液晶,因為不是直接透過液晶體,所以不會產生晶格現象。
LCD入門機為TW2900,無奈當時台中找不到有店家展示,僅見到tw4500,但我要找入門機,當然就不會考慮它,不過雖然沒見到TW2900的畫面展示,卻看到了機體,碩大的機身讓我打上問號 ,我想還是多看比較幾部DLP吧。
隨後見到的是VIVITEK h1080,我很喜歡它飽和豔麗的色彩,個人算是重口味的,只是彩虹現象仍不能避免,但是比HD20更低的價格,讓我一度想忍受彩虹買下,但是買這東西也要考慮到家人,於是找了妹妹來看,當時看的是演唱會的片子,夜晚的場景、聚光燈,這種明暗強烈的畫面完全就是彩虹現象大發神威的時候!!!果然,我妹說閃爍不斷的彩虹讓她頭暈,所以H1080掰掰
既然如此,我只好把預算往上拉,尋找高倍速色輪的機種,這期間考慮過Benq W5000,但因為各種狀況,導致未能跟賣家試看畫面,而後也曾經一度差點買了sony hw15,只是又因為意外沒買到 。
期後我先入手了布幕,因為16:9的較貴,所以我買了4:3的款式120吋的,拿來投16:9 100吋的畫面剛好,還便宜的多。有了布幕就得先研究要裝哪,計畫是原先的液晶電視留做看電視用,看電影才用投影機,而這期間我也入手了sony Fz900kw劇院組合作為音源輸出用,影像輸出方面原先採用電腦,後因為便利性,先後入手了HD300A、Xtreamer-SideWinder,由於這些東西已經因應電視的位置作定位了,所以布幕就掛在電視上方,如此一來只要將布幕拉下擋住電視作投影即可,其他東西都不需要再做變動。
這時候問題來了,這樣一來布幕跟投影機的距離只剩3米1左右,扣掉布幕跨過電視的距離以及投影機本身機身,投影距離約剩2米8,這樣的距離要投上100吋馬上就打趴了一堆機子,經過爬文後,我只有兩個選擇,h5085、ht806,兩者皆是有短焦鏡頭的最低價機種,這跟我一開始想買入門機的念頭完全不一樣,只能說計畫趕不上變化。
這兩部機子不只價位跟規格很接近,連機身都非常相似,畢竟兩者皆是向美國Texas Instruments取得技術後開發而成的機種,元件一樣自然會相似,但即使如此,兩家的韌體等元件仍是有差異,就會是不一樣的結果,好比同樣的引擎放在一樣的底盤上,但是引擎調校方式、懸吊設定、變速箱不同,路上的表現絕對不會是同一部車。
很意外的,雖然說非常的少,不過這兩部機子我仍然都看得到彩虹,但已經低微的可以忽視了,因為只在一些強烈對比色畫面時候才會見到一點,畫面表現不用說,自然是大勝我先前看過的任何機種,但是我注意到了在細微的動態畫面,比方武打畫面、鬧街人群走動,在人的邊緣會有殘影,整體的感覺就會有點像輕微LAG一樣的不自然,店家表示可以做改善,於是作了微調,情況是改善了,但是畫面上對比、亮度似乎都降低了。
HT806也是有同樣的問題,但在開啟PureMotion功能後就改善許多,不過仍然不能完全消除這樣的現象,據我了解即便是旗艦機種HD86也無法克服這個現象,而且有時PureMotion開太強,還會有些微破圖現象,但是PureMotion所營造出來景深跟立體感真的很迷人,感覺上就跟在看大型PDP一樣,也許有人偏好傳統膠捲的微粒感,不愛這種數位感,但是家用投影機可不只看電影,還能看看mv、打電玩等,何況現在許多片商也都用後製的方式讓影像加入雜訊營造膠捲感,所以我認為鮮明清晰的畫面還是比較符合大部分的家庭使用。
既然這樣的動態缺陷是目前的技術天限,那麼就不去計較他了,另外有關短焦鏡頭部分,雖然說有1米7就能投100吋的優勢,但是鏡頭為定焦鏡,因為有搬家的可能,到時安裝可能就會是個麻煩,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可變焦的標準鏡頭。
本來我查了官網,2.8米投影尺寸是80吋,不過實際投影約70左右,老妹一句好像大一點的電視,讓我不得不拆了布幕,把位置重新擺放,客廳是狹長型的,改到長邊,這就包含喇叭全部得換位置
忙了一天才搞定,原先布幕在電視上的計畫就如以下的照片一樣改成到垂直邊去了,換了這樣的配置後,投影距離為4.2米,投影尺寸16:9約是100吋。
咦?!好像沒有提到為何選806嘛?因為806是朋友介紹,所以嘍~~~

來吧~~既然要開箱,當然先要有箱!!(以下照片使用富士的小DC F31,要拍出實際播放畫質不太容易,就當參考吧 )
遙控器、簡易遙控器,簡易型我沒用過,不知道有啥功能。遙控器本身是鏡面的,不過上面的膠膜我還沒撕。
換個亮點的地方,也是鏡面外殼,膠膜一樣未撕,在商標處可看到膠膜是分開的,該處掀開就是鏡頭拆卸、投影位置微調的地方。
這是打開後的樣子,中央是垂直向,右邊是水平向,兩者間的是鏡頭釋放鈕,不過這個蓋子設計的有點失敗,開關都很困難,但通常在位置調整完後就不會再使用它了,所以倒是沒有多要緊。
同場加映,這是我使用的線材,順便開箱。同樣為了將來搬家的可能,買了13米長的因應,短線或許沒啥差,但長的線就不能不去考慮訊號損失了,所以砸了重金。
投出來的畫面大小,左邊是原有的32吋LCD電視。
實際量測,尺寸是109吋,這個距離還能再大,120吋應該沒問題,不過布幕極限了。
這些都是以HD300A作為訊號源,檔案解析度都是1920*1088。
看看電影畫面,鋼鐵人2,這是兩組不同的設定,一個較趨近膠捲感、一則較趨近數位感,不過照片上看不太出來。
接下來試試其他的訊號源,這是播放DVD,很意外的~畫質超出我的想像。
然後是電腦訊號,星海爭霸2,遊戲畫面就沒辦法展示了,特效全開的星海,我進入遊戲前的動畫,電腦就死當了 。所以開始畫面參考看看吧。
畫面有變形部分是因為像機廣角端所致,其實入手有段時間了,不過因為異地工作人不在家,又常懶病發作,所以開箱文延到現在才發,目前視覺已經很滿意了。但人果然不容易滿足了,這時候就覺得套裝的Fz900kw劇院組包圍感不足,所以等口袋比較餘裕就要來升級聽覺的部份了。
洋洋灑灑的扯了3000字,主要是表示個人覺得視聽方面本來就是很燒錢的東西,所以花錢真的要斟酌,自己親自去鑽研比較,找出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不然隨隨便便砸了錢,事後不滿意又換機子 ,就算真的有錢沒處花,拆拆裝裝的也很麻煩,網路上的功課當然要做,才不會摸不著頭緒,但是一定要親眼去看,因為大家講的都自己的視覺感,而每人對視覺的要求標準不同。他人的感覺自己不見得能認同,既然都要花錢了,何妨挪點時間用心一下,一定是有做有保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