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65吋看久了實在覺得不夠用
加上OLED看慣了又不想改回LED(雖然價格親民很多)
而83吋等級完全超過預算
還好今年總算進了77吋C3
有了一個中間的選擇

65跟77還是有明顯的尺寸差異感
近距離看的時候可能還好(因為都很大)
稍稍拉遠一點觀看距離就有開始出現差異了

C3跟我的C1在UI上有點不同
按了設定會跳出左邊的快捷畫面


影像模式跟AI模式選單
就官方介紹來說,今年的AI模式在運算上有加強
可以把主題跟背景做分開的強化
而AI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差異明顯
開啟後應該已經可以滿足不少人的需求
要再更進一步的話大概就是直上聲霸了




雖然沒有辦法放一起比對
不過C3的亮度明顯有比C1來的更高
在一些亮色或高光的部份就很明顯
一些暗部細節的銳利度似乎也進步了不少



跟家人一起看完一集少年PI的奇幻漂流2(誤)
其實膚色感不錯啦.. 感覺的出來拍攝有用心
只是選角........


在77吋OLED上看動畫真的超級爽!!!
畫面的融入感很強,顏色也相當漂亮


77吋還有一個好處..
打電動的分割畫面比較大😂
稍微調整一下座位的距離就可以二個人同時享受大畫面


感覺設定功能愈來愈多也愈來愈細的遊戲面板😂


畫面大的前提下 連帶連多重檢示功能都變的更好用了
在C3上可以選擇並例或是子母畫面等模式
子母畫面下還可調整大小或移動位置
而77吋的畫面大小下,即便把大小縮成小
其實看的還是算清楚,原本的畫面也不會佔用太多


平時的多重檢示功能用法
我大多會把手機APP畫面投在上面
有時邊看電視邊關心一下股市..
或是棒球同時看兩地的比賽也行
不過現下手機在拍照就投不了了...
就開個網頁來示意一下就好


LG的電視是自家的webOS系統
而不是常見的Google TV系統
當然這沒有一定的好壞,雖然有的人不喜歡
但獨立系統的好處,一部份來說是有心開發的話
整體的功能性可以打造成具有獨特差異性
C3這次就搞出了一個"Hi LG"的語音啟動句功能
簡單說就是像Hey Siri或OK Google一樣
講Hi LG之後就可以快速下達命令,不需透過搖控器
搭配LG本來控制連動設定就不錯的語音功能
音量、明暗、定時關機、搜尋節目或是關閉電視都可以透過語音完成

最後來個C3的搖控器,按鍵多了幾顆
實際上差異跟我的搖控器差異不大
體感滑鼠設計還是一樣十分好用
看到現在,距離3公尺初真的77吋大小算是剛好
本來65吋剛送來的時候覺得大
大約不到半年就覺得偏小..
77吋希望可以撐個一二年再覺得小
也希望那時83吋的OLED價格可以有感的再下降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