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Sony KM-55X9000H LED 電視正式歸西

不敢置信!! 我的Sony 55' LED電視於2022年3月購入,花了4.8萬大洋,於上週壽終正寢。

工程師評估後是面板故障導致沒畫面,維修費用要1.1萬,且只保固3個月.........當然,正常人都不會再維修了。

不禁要問Sony的電視品質已經淪落至此了嗎?還是當前大廠都是這樣的玩法??當初還是衝著Made in Japan購入的,各位大大下次要選電視前請三思啊!!

如果花再多銀子都是2.3年就掛了,那買便宜的就好。
正常,現在電視很少耐用的。
你去搜尋各大品牌都有保內與過保就故障的案例~
我之前的65X9500G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剛過保4個月就壞,工程師來看第一時間也說面板壞了,報價20866元,這種價格誰修得下去?我自己做功課發現這台電視很常壞主板,便連絡技師可否協助幫我換主機板測試看看,技師隔天就報價12600元,說已經告訴我是面板壞了,若我硬要換主板後狀況一樣還是會收費1000元,我當下很糾結到底該不該換。

後來找到蝦皮有人賣主機板,價格只要4000元,賣家跟我說若沒用可以退貨,我信心大增再次連絡技師可否協助我更換,工資照給,結果更換後電視後就正常了,技師收費也只算我700元,維修成本一下變成4700元,說不定樓主狀況與我一樣,我看技師換主板並不難,看您自己是否願意試試。
Pond Fish
Nien 要看來的技師是SONY自家的人還是外包給新宇的人,要新宇的人才會接,第一次拆機技師沒裝回去,後來換主機板不到10分鐘,我是想反正都過保了,用修不好就丟回收這樣的心態。
亮的發白
我之前保修也說面板壞,後來淘寶買一樣的主板就起死回生了。[大笑][大笑]
Pond Fish wrote:
我之前的65X9500G...(恕刪)


方便推薦一下面板賣家嗎?
kuku.lin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2543229
現在買電子產品都要看人品,
電視競爭激烈,毛利不高,用料越來越差,
想不到日貨也沉淪。
iyoweya520 wrote:
不敢置信!!...(恕刪)

sony timer 不是叫假的,
當年我表哥買一台sony 10多萬元,
不到兩年出現亮線,要拿去修理,
沒想到sony 說那台只有保固18個月,
他超不爽的,之後就不買sony了。
iyoweya520 wrote:
方便推薦一下面板賣家...(恕刪)


我是換主機板,不是換面板。

剛看了一下原本的蝦皮店家已經不見了,我的機型是X9500G,您的是X9000H,我看露天拍賣及蝦皮還是有幾位賣家在賣,您可以去問問看如果不合用能否讓您退貨。

露天賣場: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511939372543
聽到您的 Sony 電視在短短兩年多就故障,而且維修費高昂,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沮喪與不滿,特別是這台還是您花了近五萬元購入的「日本製」機種。
電視品質的現況與迷思
您會質疑 Sony 的品質是否淪落至此,以及其他大廠是否也是如此「玩法」,這絕對是許多消費者共同的疑問與心聲。
1. 品牌與品質的落差
過去,像是 Sony、Panasonic、Toshiba 等日系大廠,確實以其卓越的品質和耐用度聞名。許多人家裡的傳統電視可能用了十幾年都還頭好壯壯。然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成本考量,現今的電視製造業生態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 供應鏈全球化: 即使是「日本製」的產品,也可能僅限於最終組裝或部分關鍵零組件。面板、主機板等核心零件往往來自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因此,單純以產地來判斷整體品質,可能已不完全準確。
 * 成本壓力: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價格優勢,許多廠商可能會在用料或設計上進行取捨。
 * 產品壽命週期: 現代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設計壽命普遍縮短,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廠商更希望消費者能定期升級產品,而非「一機用到底」。
2. 面板故障的常見性
您遇到的面板故障是電視最核心也最昂貴的零件問題,通常維修費用確實非常高昂,以至於讓消費者寧願放棄維修。面板本身的壽命與使用習慣、環境溫度、電壓穩定性等都有關係,但像您這樣兩年多就壞,明顯是低於一般預期壽命的。
未來電視選購的建議
您的經驗無疑是一個寶貴的警示。如果預算有限,或者對電視的「超長壽命」不再抱持過高期待,那麼「買便宜的就好」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選購電視的建議,供您未來參考:
 * 釐清需求與預算: 首先,確定您對電視的尺寸、畫質(4K、8K)、智慧功能、音質等方面的需求,並設定一個合理的預算範圍。
 * 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光環」: 雖然大品牌在技術和售後服務上仍有其優勢,但品質穩定性已不像過去那樣遙不可及。可以多考慮一些性價比高的品牌,例如 TCL、Hisense 等,它們在市場上也獲得不少好評。
 * 著重保固與維修政策: 購買前務必詳細了解產品的保固期限以及維修政策。有些廠商會提供較長的保固期,或是針對主要零件(如面板)提供額外保固。同時,了解維修據點和服務效率也很重要。
 * 參考使用者評價: 除了專業評測外,多參考網路論壇、電商平台上的實際使用者評價,特別是關於耐用度、常見故障問題的討論,能提供更真實的參考。
 * 考慮延長保固: 如果您對電視的使用頻率很高,或特別在意產品壽命,可以考慮在購買時加購廠商提供的延長保固服務,這或許能為您省下一筆維修費。
 * 「便宜」的定義: 「買便宜的就好」並非指毫無限制地追求最低價,而是選擇在相同規格下,性價比高且評價不錯的產品。畢竟,過度追求低價也可能犧牲掉基本的觀看體驗。
總之,您的案例讓大家再次意識到,即使是大品牌和高價位產品,其耐用度也不再是絕對的保證。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時,確實需要更理性地評估,並將「性價比」和「售後服務」納入重要的考量因素。

同時也可以考慮有些賣場有推出加保服務,例如順發,到時樓主買電視可以考慮加價購。
tamama2015tw
[讚]
老實說原廠SONY還是直接換整塊面板模組才報價1萬1真的很便宜
我之前修日規面板旁邊的水平ic就已經要3萬維修費了
正常啦,SONY早就不是十幾年前的SONY了

iyoweya520 wrote:
不敢置信!! 我的Sony 55' LED電視於2022年3月購入,花了4.8萬大洋,於上週壽終正寢。

工程師評估後是面板故障導致沒畫面,維修費用要1.1萬,且只保固3個月.........當然,正常人都不會再維修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