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k7777778 wrote:請各位夥伴,大家一請...(恕刪) 發信根本沒用不如都不要買,等各大品牌庫存過高有壓力就會降價了,另外也要去總統府抗議(發信)調降進口關稅、貨物稅、營業稅.....等等,可能會又更大的降幅喔
人均所得是台灣2倍以上 售價只有台灣一半 看了真讓人搥心肝沒辦法誰叫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量大 競爭大 價格自然低而且最新最好的東西都會先往那邊賣買回家不喜歡 馬上退貨不用理由我還看到有人寫產品review 說他原本在兩支不同廠牌耳機間 猶豫不決就兩支都買回到家聽了覺得其中一支比較喜歡隔天就把另一支拿去退了...台灣可以這樣嗎?有錢就去當米國人吧不然等下輩子這就是為什麼家電越做越爛的原罪,美國是refund的社會.所有的製造商都要把傲客任性的惡搞算進製造成本中.不要看美規的AV器材又便宜又好,真正賣的好的還是那些二,三線品牌.老美大部分的消費行為都是很粗枝大葉的,追求卓越的設計幾乎都被淘汰了Orz,存活的大多都是成本壓的夠低的廠商.有機會自己去逛逛賣場很容易就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