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A580704 wrote:認同,就是這麼簡單...(恕刪) 回覆並無針對特定對像 , 也不是來嘴砲,討論 , 研究 , 共同參考!不同觀點一樣是學習 ,其實足夠的經驗 都能輕鬆看待 ,這行就這樣 , 有技術的沒壓力!
smartuhd wrote:其實足夠的經驗...(恕刪) 我是個深度的音響發燒友,20歲就迷上影音世界,至今已經30個年頭,玩音響比吸毒還要嚴重,完全無止盡的,好還要更好,棒還要更棒,火車頭就是停不下來,一直往前開沒有終點站的列車,男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間很棒的視廳室,所以我對影音都非常講究。
從許多大大提出的已知的理論認為數位傳輸是不會有資料遺失,更不會有減損音質的可能但實際上又有很多燒友認為更換數位來源的器材對於聲音表現還是會有差異另外一棟樓還有人在討論說NAS用USB 線直入DAC的聲音好過DLNA的方式,甚至更換一條USB數位傳輸線對於聲音都會改變我猜想,會不會是透過不同路徑與材質所造成的時基差異呢?
蠻認同上面有位大大說的換了器材甚至是線材感覺聲音或是畫面更好了你們真的確定是變更好了嗎!?我的想法也是認為是換了這些之後你的畫面以及聲音更接近原始該有的聲音跟影像罷了但個人還有一點認為就是...這些東西剛好符合你的身理需求而已身理需求指的就是你的眼睛跟耳朵的感觸每個人的眼睛跟耳朵不可能完全是一樣的所以感受上一定會不一樣只要能找到你自己喜歡的畫面及聲音就夠了其他的東西真有這麼重要嗎!?到底數位或是類比的東西會不會變沒人可以真正知道除非你有專業儀器可以測量但是要想到一點不管在專業的儀器或是高端設備都是我們人類以自已的思維去創造出來的這些東西一定是這樣嗎?可以根本說沒有真正的答案所以真的敢說這些畫面聲音就真的是這樣的嗎?光以照片來說不同的廠牌生產出來的機器拍出來的畫面就會有差異了更何況在拿到你手上用你的設備撥放出來就真的是這台拍攝設備最原始的畫面嗎?反之聲音也是所以音響這條路不就是找尋自己所喜歡的就好一直在意別人的說(想)法跟你一不一樣做什麼
分享2016年舉辦的活動 , 我願意在合適的機會下讓大家體驗數位輸出的差異活動內容請參考連結http://www.hi-av.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7764後半場比較兩台同規格藍光機HDMI輸出同一張片子同一個音軌DOLBY TRUEHD 5.1 ( 爵士樂傳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l7zdj_fM上面這段影片是體驗會現場所拍攝未改機OPPO BDP-105D的播放實況,各位可以與下面的改機升級BDP-105D SE播放做比較,影片長度兩分鐘多,但其實各位只需比較最前面30秒就夠了,改機後主奏橫笛的共鳴聲與音調變化明確許多,而伴奏鋼琴與手打鼓的動態及質感也明顯更好,即便只是使用筆記型電腦內建的小喇叭也聽得出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uEiAyoudY上面這段就是改機升級BDP-105D SE的播放實況,銀幕的畫面比較大,是由於拍攝時攝影機鏡頭ZOOM IN的關係,兩段影片是在同一個位置拍攝的,拍攝條件完全相同。
如果ACCUPHASE轉盤的聲音跟LG DVD PLAYER一樣,那些花大錢買ACCUPHASE高階轉盤的人,可能都會被笑為大盤子fred0124 wrote:日本第一品牌HIEND音響的頂級分體式SACD播放機 , 下面是DAC , 上面是轉盤如果把上面那台轉盤換成這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