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cow1234 wrote:最近在看 55 吋電...(恕刪) 其中有13%之貨物稅啦這是"電視"與"顯示器"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國產的電視的訊號盒是另外包的原因另外要比也是同功能的比,都有hdr、差不多等級的面板其實價差不會太多的(把一些稅金扣掉…)
5-6年前到大賣場買3台三陽32"電視到現在還活好好的去年買了鴻海60"看MOD玩PS4感覺也很不錯啊看需求啦只看MOD 第四台的話國產大牌子就很好用了電視已算是3C產品,淘汰很快夠用就好了就算買了進口旗艦,幾年後也是比不上新的國產貨況且國產大廠保固都不囉嗦過保壞了也不心疼
tonycow1234 wrote:最近在看 55 吋...是被關稅吃去嗎??還是「品牌價值」??我問店家進口的有差嗎?他說有差!!(恕刪) 其實不僅SONY,你看Panasonic的價格一樣讓人搖頭,門市擺出來都嫌占空間致於日本品牌差在哪裡?.........嗯~差在日本人做事沒效率差在超級多的冗員差在超級高的退休金..........所以製造出超級沒競爭力的產品Hitachi, Pioneer, Toshiba, Sharp(就看郭董了)....不是一個個退出了嗎 驕傲個Pe啊!
要懂看規格技術吧 如果相同用料 日制會貴一點 那是屬於品牌價值問題但若是說硬要貴一倍價 那就多了解品質問題如何 真有值才花錢吧有時侯還真的不見得 一分錢一分貨有時候嚐新都有風險 新的技術有時候不夠成熟 良率就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