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和蘋果當初的視網膜螢幕是同一概念
只是人的天性是精益求精
所以整體畫面看不出差異,他就局部看、放大看、暫停看
總之人性的追求會比現實夠用的標準再往上一些些
但極限很快就到,大家早晚會醒
就好像手機也有4K出現
手機畫面那麼小,推出4K是無感的
其它明白的廠商自然興緻缺缺沒想跟進

因為需求才是決定供給的最大動力
如果現在的遊戲或程式在畫面精美之餘,還通通都和十幾年前一樣幾百MB就搞定
那就不會有TB級的硬碟普及
是需求在PUSH技術普及,並不是技術普及人們自然有需求
手機如果要4Kup普及,那也是行動VR之類的需求帶動的,不是六吋小螢幕觀看的需求
上面有幾樓的論調很奇怪,邏輯需要加強一下

好吧離題了
我猜大概是60吋↓4k夠了,不到60吋買8K到時我會笑他

Tomwelcome wrote:
以此推算,要能夠清楚地看到 8K 電視的細節,
我跟電視的距離必須要近到臉幾乎貼在電視上面...(恕刪)


並沒有一定要一眼就看到全部的細節阿
在真實環境下,你靠近看一個東西,能看到的細節就越多
超高解析度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接近真實的感覺吧~
也提供應用層面有更多發展空間~
重點是處理器要跟的上


Tomwelcome wrote:
前幾天買了一台 49...(恕刪)
航太 軍事 工業 影像技術的提升比較有用!

對一般民眾是還好
誰會想看偶像有幾條魚尾紋?

Tomwelcome wrote:
前幾天買了一台 49...(恕刪)

花椒伯 wrote:
50吋電視螢幕,確...(恕刪)


50吋可能連4k都不一定必要...除非近距離看
65以上沒4k 那點距真的讓畫面有點銳利不起來
其實一般家用電腦只要雙核心等級的賽揚就夠了,沒必要去研發四核、八核或是14核。

14核的CPU根本沒存在的必要。
我記得人的肉眼辨別解析度的極限似乎在4k
8k(含以上)的解析度用在醫療上才有意義
很簡單

去現場看8K跟4K

一眼就看的出來了

8K立體到一個不行根本不用帶3D眼鏡

顏色跟真實幾乎沒有差別

比了才知道


當年我也是認為蛾眼只是個噱頭

很多電蝦鄉民也是認為240HZ只是噱頭

很多人認為earpods是天籟 HD800那種耳機是搶錢

真的比了才知道有差


Tomwelcome wrote:
專業的東西我不懂,無法發表意見。
但我認為 8K 電視絕對不會在消費市場普及,
因為我認為一般人看電視的距離不會近到可以看出 4k 和 8k 的差別。...(恕刪)

不是近不近的問題,而是螢幕尺寸未來可能某一天普及的狀況是客廳破百吋,50吋如果4K,屆時8K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現在賣場的超大尺寸螢幕,4K說真的如果觀賞距離不要太遠,也是覺得畫質並還沒有到"觀看一幅畫"那樣的細緻感,而這也是未來電視進步的方向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每個人的價值判斷
都只能由當時的現況去做分析

技術面來看:
10年前的iPhone 上市
就有人批評, 手機做成觸控,有意義嗎?
樓主要談意義, "創新"就是意義
技術就是要不斷研發翻新
才能帶動產業升級
市場接受度與佔有率則是商業考量
8K是4K的下一代
"貼近真實" 就是一種宣示意義~

應用面來看:
人耳只能聽到20Hz~20KHz的聲音
喇叭的
低音單體可以低於20Hz
高音單體高達30K~40K以上
小弟不才剛好是音響玩家
上面所提及的
高於20K的高音, 還真的感受的到泛音在空間中擴散迴盪(光澤感)!
低於20Hz的低音, 更不用說, 是像地震一樣憾動褲管的力感

"聽不到"的聲音, 有意義嗎?
你說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