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 UHD光碟、原盤檔案、線上串流 影音效果比較

gg7 wrote:
原版cd跟燒錄cd都...(恕刪)


常聽常看的發燒友就能看出玄機聽出奧妙,這並沒有什麼好懷疑,你有看過瞎子彈琴嗎,瞎子彈的還比正常人還好,聽多了就能夠聽的出來,希望你有一天你也可以聽得出來。
我的音響效果聽起來差異不大,但用耳機聽確實很明顯。

悪魔の実 wrote:
之前已經有買PIONEER...(恕刪)
聽得出差異的網友才會追根究底的去找出差異的原因

聽不出差異的人,說甚麼也是覺得音響是玄學,是心理作用
DAC 不是有時鐘了??所以理論上,從DAC 出來的聲音應該是一樣的啊!!!也就是說訊源應該一樣啊!!只是換了片子以後就聲音不一樣?
cd 跟 cdrom 的規格跟什麼jitter 的應該在dac 就已經一樣了啊!!
除非拷貝出來的資料不一致。
這樓已經歪了很嚴重 ,
起初只是在談 線材對數位傳遞 是否會影響 類比後的 畫質音質 ,
並不是在討論 各種類比的差異 ,
沒人否認 類比化後會對 耳機,喇叭,線材,DAC, 甚至 電力,電容....品質會產生差異之說

很訝異簡單的學論會有多方論术 ,
試問 1080P電視 , 插上全球最好的 HDMI 2.1線傳遞 , 會變 4K電視 4K畫質嗎?
答案肯定不行 ,

若可以驗證
1080P電視插上全球最好的 HDMI 2.1線傳遞 , 會變 4K電視 4K畫質 ,
那麼就能直接證明 線材對數位傳遞會影響 類比後的 畫質音質
線上串流就是方便,如果改天網路頻寬再進化的時候,或許可以享用原盤品質的優異畫質

熊再添 wrote:
線上串流就是方便,...(恕刪)


4K Remux 等同原盤畫質 , 是一種解決串流的方式 ,
非要串流原盤的話 , Gdrive掛載到電腦端透過區網分享也是一種方式 ,
前提都必需要足夠的頻寬 , 以HINET測試 , 100M方案連Gdrive 100M可以跑到滿!
足夠讀取 97% 以上的 4K Remux , 若需要100%的話 至少要300M方案

跟據 Zidoo 統計指出 ,
購買UHD播放機 經常使用率不超過10% ,
大概就幾個原因 ,
1.UHD購買不易且價格成本高
2.UHD中文化不普及 , 約發行量的3分之1
3.CDROM使用操作便利性不足(換片,收納,保存) 且有讀取耗損老化問題

另外 UHD播放機 支援 NAS/USB 機種 . 經常使用率也不超過10% ,
買的起上百萬視廳設備人士 , 大多沒那個閒工夫 找種源下載 DIY批配字幕
且功能性支援也不足 , 當擺飾居多

與同好,朋友,同事,音響器材行...等 影片交流 , 大概也只有20%

另外家庭成員不是只偏好 高畫質UHD ,
不是所有人能夠觀察不同 HDMI線 的光影變化 及 觀察CDROM和原盤的顆粒差異
媒體娛樂的族群蠻多是 幼教 , 綜藝 , 追劇 , 18禁 , 好電影 ,
直播 , 各類節目回播 , 唱KTV , 遊戲...各有所好!
若無法各方面涉及 , 會大大降低娛樂性質 及 家庭樂趣

dida812
看完你說的,盜版成分很高[100分]
相信影音玩家LX-500跟海美迪會2台兼備的。

悪魔の実 wrote:
之前已經有買PIONEER...(恕刪)
同樣的載體資料一樣 但播放結果會不同
簡單說 DAC 有 DAC 的時脈 而載體(轉盤)有載體的時脈. 就像兩支表再怎麼對都存在微小的時差 而且時間一久秒差就出現了 CD 取樣為44khz 也就是4.4萬分之一秒的差距就有影響
DAC 的 pll 迴路能減少 jitter 但也無法完全消除jitter
底下連結有將Jitter 造成的失真以波形顯示
https://www.google.com/amp/s/kknews.cc/digital/p5r8j9e.amp
卡巴熊最近有RELEASE新的韌體更新,試試看有甚麼差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