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sony 5500系列是過渡產品,七月要降價5000元,然後出新產品,是真的嗎?

nanomt wrote:
比型號是無義意的,那是商業手法,騙一般老百姓的~~~
水云大無需執著於W,V...

所以說

如果有人說

V 進化為 W

那就是有人被這種商業手法騙了

至於說就不必擔心小弟了 ;)

因為小弟很清楚知道

Sony 從 V 尺寸 A10 歷經 V2000、V3000、V3100、V4000 到目前 V5500
就是一直在退步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嗯 ...
那麼小弟想問一下
日本 Sony V5000 有比 V3000 退步嗎
V4000 進化為 W5500
換句話說
W5500 畫質只能比前代的 V4000 了
對小弟來說
那是 W 的畫質退步,而且 V 本身並無進步

如果你要拿臺灣SONY跟日本SONY來比,只能說這裡永遠比不過日本。
這裡很多同型號的產品跟日本當地一比,不是少掉某些功能,就是等級降低,這是普遍的事實,又能如何呢?
事實證明W5500面板等級等同V4000而已,頂多加上個--自然色增艷科技--依照面板使用等級和產地來看,所以我才會說W5500是V4000進化而來,Z5500是是W4000進化而來。
原本W4000和X4500之間並沒有中間產品,突然揷進來Z5500這個等級,很明顯的臺灣SONY是要以Z取代W,W取代V。
至於有人說新機種畫質不如舊機種,我個人不表認同,SONY不會把畫質搞爛自砸招牌的,而且還標榜新BE3影像處理器,以SONY的技術,要維持一貫SONY特有畫質很容易,以我實際比較新舊機種的差異,不說畫質有沒有進步,至少我覺得沒有比以前差。


leonffx wrote:
廣色域是可以設定是否要開啟的
有開沒開真的差很多,一眼就能分辯
少了廣色域顏色當然就淡了不少


非也,真正的廣色域是靠背光模組(CCFL燈管或LED)的高演色性(再嚴格說是靠CCFL燈管與LED中的螢光粉來控制)來達到,不是可以任意開關的,就好像家中的T8或T5燈管(雖然這些是屬於HCFL)你不能要他只顯示什麼顏色或加強什麼顏色一樣。

可以開關的是晶片電路端的增豔功能(或類似的名稱),是靠演算法去增加顏色的濃度,但怎麼增強,還是會受限於背光模組的演色性,也就是說一台液晶電視的色域是固定的,晶片電路的演算只會在讓色彩那個色域裡面移動,但不會超出色域範圍。
ykd521 wrote:
如果你要拿臺灣SONY跟日本SONY來比,只能說這裡永遠比不過日本。
這裡很多同型號的產品跟日本當地一比,不是少掉某些功能,就是等級降低,這是普遍的事實,又能如何呢?
事實證明W5500面板等級等同V4000而已,頂多加上個--自然色增艷科技--依照面板使用等級和產地來看,所以我才會說W5500是V4000進化而來,Z5500是是W4000進化而來。
原本W4000和X4500之間並沒有中間產品,突然揷進來Z5500這個等級,很明顯的臺灣SONY是要以Z取代W,W取代V。
至於有人說新機種畫質不如舊機種,我個人不表認同,SONY不會把畫質搞爛自砸招牌的,而且還標榜新BE3影像處理器,以SONY的技術,要維持一貫SONY特有畫質很容易,以我實際比較新舊機種的差異,不說畫質有沒有進步,至少我覺得沒有比以前差。

如果您跟小弟一樣

從 V32A10 一路看到 32V4000

就會知道 Sony 這系列的畫質到底退步多少了

越來越便宜是沒有錯

『越來越不想買』也是小弟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ykd521 wrote:
這點我持不同意見,依...(恕刪)

1.ACE 對比增強器舊機種也有
2.32V5500一樣是FULL HD,所以V5500全系列都是1080P
3.是自然色增艷科技+CCFL冷陰極管...跟廣色域一點都沒關係,舊機種也是早就有了
4.您漏掉S系列了...好可憐的S系列

現在日規機也是功能區別
不再是以往 X > W > V > S

最高畫質XR1
高畫質X1
240Hz型W5、F5
薄型ZX1
省電型J5

台灣也差不多
最高畫質X4500
高畫質X4000
240Hz型Z5500
120Hz型W5500
省電型WE5500
focus wrote:
非也,真正的廣色域是...(恕刪)


是這樣嗎?
跟印象中的,好像有點出入~~
SKAP wrote:
1.ACE 對比增強器舊機種也有
2.32V5500一樣是FULL HD,所以V5500全系列都是1080P
3.是自然色增艷科技+CCFL冷陰極管...跟廣色域一點都沒關係,舊機種也是早就有了
4.您漏掉S系列了...好可憐的S系列
...(恕刪)

1.2.點謝謝更正。
第三點SONY原廠資料提到,是有廣色域這一點。
Z5500系列---130% 自然色再生科技 + WCG-CCFL 廣色域背光模組
W5500系列---自然色增艷科技 + CCFL 冷陰極管

第四點也補上去了,只是S系列等級太低了,不提也罷!
SKAP wrote:
1.ACE 對比增強...(恕刪)

我想應該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現今新的W5500型號,是使用所謂的:
"Sony 獨家色彩調校技術 + 背光模組 自然色增艷科技 + CCFL 冷陰極管 "
Sony-Style網站上的說明如下:
"自然原色科技為 Sony 以獨家演算法特別研發出的色彩調整技術,可自然重現生動鮮明的色彩。您可透過內建的模式選擇,自行調整畫面的色彩鮮明度,直到將畫面調為您心目中的最佳畫質。自然原色科技不只讓您體驗鮮明色彩的力量,更展現出令人讚嘆、更趨完美的色調及畫面。"
以上可看出是用"演算法"來達到的。

至於舊型的W4000型號( 10-bit 面板),是使用所謂的:
"背光模組 新一代 130% 自然色再生科技"
Sony-Style網站上的說明如下:
"一般液晶電視採用傳統的冷陰極燈管(CCFL),最大的缺點在於紅、藍、綠色太過螢光產生偏色與灰濁。Sony 以獨步全球的特麗霓虹色彩光學技術,研發出「Live Color Creation 自然色再生科技」最新一代背光模組,擴大色彩在數位化影像還原的效果,經日本專業機構證實,紅、藍、綠三原色彩度全面大幅提升 130%(NTSC Mode),在深色中看得見更深層的色彩,讓您看見原來看不見的自然本色!"
由以上來看,應該是透過"背光模組"來達成的,
而這所謂 "新一代 130% 自然色再生科技",在V4000及S4000型號並沒有(8 bit 面板)。

以上引用資訊,皆來自Sony-Style台灣網站。

所以,在小弟個人看來,舊型的W型號,應該才是所謂的廣色堿 ==> 背光模組 + 10 bit 面板。
至於新型的W型號,官方網站上既然都說是"自然原色科技為 Sony 以獨家演算法特別研發出的色彩調整技術"了,是不是所謂的"廣色域"還有請各位先進討論了。

謝謝!

一般液晶電視採用傳統的冷陰極燈管〈CCFL〉,最大的缺點在於紅、藍、綠色太過螢光產生偏色與灰濁。Sony以獨步全球的特麗霓虹色彩光學技術,研發出「Live Color Creation自然色再生科技」最新一代背光模組,擴大色彩在數位化顯像還原的效果,經日本專業機構證實,紅、藍、綠三原色彩度全面大幅提升130%(NTSC Mode),在深色中看得見更深層的色彩,讓您看見原來看不見的自然本色!

畫質暗部層次最容易分辨出液晶電視的色彩好壞



自然原色科技為 Sony 以獨家演算法特別研發出的色彩調整技術,可自然重現生動鮮明的色彩。您可透過內建的模式選擇,自行調整畫面的色彩鮮明度,直到將畫面調為您心目中的最佳畫質。自然原色科技不只讓您體驗鮮明色彩的力量,更展現出令人讚嘆、更趨完美的色調及畫面。


下面這個只是色彩調整功能吧= =?
BRAVIA ENGINE不是本來就調整色彩
沒標出多少%NTSC...怎能稱的上是廣色域
tiger168su wrote:
以上是大同3C門市的...(恕刪)


所以大家買3C產品都是看廠商的型號去買,而不用管價格.

上一代的W4000-46吋是89,900 這一代的Z5500-46吋是89,900, 但型號不同所以要跟W5500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