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ken_myav wrote:
不過您想把房間電腦連客廳電視,會不會看個片子還要忙進忙出,感覺很不方便捏~
而且長的HDMI線是很貴的
因為我房間電腦跟客廳電視只有一牆之隔,距離不到1m,所以那個「牆孔」才是最大的問題…
控制的話買個無線鍵盤滑鼠就解決了~

看影片是其次,主要是有時想用PC弄一下東西,不想跑來跑去的~
旋轉木馬 wrote:
我建議可以找一種利用網路線作為傳送媒介, 兩頭再轉換為HDMI接頭的設備即可
真的有這種東西?!我還在想說如果可以改成網路線就好了~
感謝!我再搜尋一下~
------------
剛查過之後,被價格嚇到了…這東西都快可以買半台電腦了…

這在需要長距離傳輸HDMI訊號時很好用,但我這種短距離買這個似乎有點太高成本了…
看來我真的要買一條HDMI線來剖開試試了…

不過還是謝謝你~
在高速的線材來看...他會產生不同的衰減, 010101010101的衰減是最大的
一般這個衰減,跟線材的好壞差很多,甚至於data衰減只剩一半(原來5V,可能變2.5V)
線材的好壞,這個價差最大,好幾10倍的價差都有,甚至可能百倍
再者就是線材的阻抗,以電子觀念,要達到最大功率輸出,輸出(Tx)及輸入(Rx)的阻抗要一樣
線材加長了,負載變大,衰減一樣會產生
個人認為線材與接頭接起來的部分是最重要的,這個跟工廠的製程能力最有關係
甚至有可能把好的線材給做差了
再來最後就是IC driver的能力,如何把已經變差或者抖動的訊號,把data還原回來
基本上,有通過認証的HDMI線,都不太會有問題
以上是我自己的認知,若有問題,大家討論討論,大家好像都停留在低速的數位時代
以前做高頻的cable,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的cable都有人再賣
但為什麼還是會有人買十幾萬元的cable呢???原因訊號的穩定度是非常好的....
就看您本身追求的品質在那???若您感覺不出差異的話,建議用便宜的即可
http://tw.myblog.yahoo.com/weichann
tommycheng wrote:
又回到以前CD-R的...(恕刪)
一般CD PLAYER很少有緩衝校錯機制
所以在"讀1次就要OK"的前提下
越好的片自然會有差異
(測過品質就知道,不可能無錯誤,通常都要透過校錯碼還原正確數據)
就好比DVD用爛片燒,放PLAYER一樣播的斷斷續續錯誤百出
但如果把CD都存到硬碟,或是有很足夠的緩衝校錯機制
那我就不相信功能正常的片子會有差(不是那種讀都讀不出的大爛片)
globelin wrote:
音響這東西是很有趣的...(恕刪)
您能確保光纖跟同軸進去之後的處理是一樣的嗎?
線路不同轉換自然有差,難保不會有品質的差異
如果是玻璃光纖跟塑膠光纖的音質有差,那就要好好研究了
因為數位傳輸,收到的就是0跟1,有沒有接收錯誤很容易比對出來
就好比現在BD的無失真音源有LPCM、Ture DD、DTS-HD
但音質還是有差,通常歸咎於壓製源不同
如果是同樣的WAV音樂檔,自己轉APE、FLAF、ALAC等
轉來轉去也不會有差異的,因為這跟ZIP、RAR這類無失真壓縮軟體一樣
要是解壓縮出來資料有變,那程式要怎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