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電漿和LG LED液晶的抉擇


flyfox6666 wrote:
首先~~看第四台會把...(恕刪)


問一下大大喔

液晶會有亮暗點的問題!電漿不會!是真的嗎?
qoo3378978 wrote:
問一下大大喔液晶會有...(恕刪)

就理論上應該也是會有才對 但是市面上好像幾乎沒聽過有這類的抱怨
有可能出廠前就先挑掉了吧 起碼我的TH-P42X10W也沒有這問題
電視盒內建是優點? 樓主可能沒考慮到單純電視盒故障卻要搞到整台電視送修的風險,那幾天全家看什麼?
Panasonic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採取分體式的策略,故障送修或額外購買升級這點我覺得是非常彈性的做法.

另外有一點我想提出,液晶電視由最初的CCFL冷陰極管演變到最新的LED背光技術,很明顯國際大廠都在朝自發光這個大方向研發,與其去碰上市未久LED液晶電視當白老鼠(即使未來號稱終結LCD/PDP之爭的AMOLED電視,它依舊是自發光),不如嘗試最初就有遠見地堅持自發光路線的電漿電視,液晶電視繞了這麼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這條老路子,
lbmnt441 wrote:
電視盒內建是優點? ..

另外有一點我想提出,液晶電視由最初的CCFL冷陰極管演變到最新的LED背光技術,很明顯國際大廠都在朝自發光這個大方向研發,與其去碰上市未久LED液晶電視當白老鼠(即使未來號稱終結LCD/PDP之爭的AMOLED電視,它依舊是自發光),不如嘗試最初就有遠見地堅持自發光路線的電漿電視,液晶電視繞了這麼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這條老路子,


.(恕刪)


CCFL或LED都不是朝著自發光的方向研發,請了解

自發光的是OLED,不過大尺寸OLED良率跟壽命還是有待改進,現在最敢衝的是SDI,要蓋G5.5的AMOLED,
連SONY都放棄了.

基本上Samsung/LGD/AUO/CMI/Sharp大尺寸電視還是不會走自發光,現在是LED,以後我不知道.

至於自發光的電漿電視最後還是要回到市場上競爭,發光效率跟價格的比較還是跑不掉的.
samwu995 wrote:
至於自發光的電漿電視最後還是要回到市場上競爭,發光效率跟價格的比較還是跑不掉的.

發光效率在Neo PDP出現後早就不是問題囉
而42吋G20現在一台4萬4左右 市面上比得上G20畫質的液晶更是寥寥可數
ahph_gmail wrote:
發光效率在Neo P...(恕刪)


那在台灣市面上 相同價格帶下 相同尺寸又是國際大廠的LCD能有和G系列抗衡的嗎
因為這幾天自從宣稱我們可能會購入電漿後 身邊親朋好友還有賣場人員95%以上反對購買電漿而推薦LED
家人似乎也有些猶豫 如果說服不了的話可能得物色幾台液晶當備案
不過Sony和Samsung少了兩吋不太考慮了 也許要看看接下來vizio和toshiba的新機種
morphology wrote:
因為這幾天自從宣稱我們可能會購入電漿後 身邊親朋好友還有賣場人員95%以上反對購買電漿而推薦LED

聽聽他們反對的理由 搞不好他們自己根本搞不懂反對的理由內容呢
建議您看看小建大大的電漿Q&A整理 也讓那些反對的人增加一點知識
ahph_gmail wrote:
聽聽他們反對的理由 搞不好他們自己根本搞不懂反對的理由內容呢
建議您看看小建大大的電漿Q&A整理 也讓那些反對的人增加一點知識 嘆氣

小弟不知道怎麼講

不同時段看過 Panasonic 的 37G10 也看過 37 電漿
會知道為什麼連日本 Panasonic 也不做 37" 電漿了

小弟不希望是哪一天

漸漸的
是 Panasonic 告訴小弟︰42 也不做電漿、46 也不做電漿、50 ( 52、55 ) 也不做電漿了
而這個趨勢,小弟已經早在 2006 年,日立的 37 8800 液晶 v.s. 37 7800 電漿看到

很多東西,即使是用上第一名的 kuro,還是無法打動消費者

很多事情,不是誰會說話,是『銷售數字』會說話

這是最難最難的地方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不管是LED LCD 或電漿

做的再好的產品沒有消費者買單

遲早會消失的,因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ahph_gmail wrote:
聽聽他們反對的理由 ...(恕刪)

一般反對的理由很簡單
本公司沒做or沒進PDP...逃
或者
麻煩買另一台台獎或利潤高的

要多了行銷術路及技術
才不會落入人云亦云的窘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