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ites wrote:DVB-T本來就不是...(恕刪) 當年打出行動電視就完全走錯了,錯誤政策的遺蹟,最明顯的就是公視「Dimo TV數位行動電視 」台和民視「交通」台。然後真正的行動釋照,又被某高票當選的政客給擋下來。
錯..當初政府確實是(因面臨美方壓力?)選擇ATSC但是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後來電視台都覺得要用DVB-T所以政府只好說「讓業者自行決定」這樣美國會「稍稍」沒話說一點美規本來就不適合在台灣這種居住密度高的地方使用..
jingfu wrote:當年打出行動電視就完...(恕刪) 電視台會採用DVB-T的原因是"單頻網"及"抗干擾"!在七~八年前的工程測試中, ATSC的訊號在台灣的都市裡收訊狀況很差!但相同的接收地點換成DVB-T後都可以穩定收視.而且ATSC並不能做單頻網, 在台灣UHF頻段可用頻道有限的情況下,若採用ATSC將會發生頻道不足的情況!因為除了十大主發射站, 還有許多補隙站要建,而補隙站若採用和主站相同的頻道發射訊號, 將會道成同頻干擾的情況.也就是若採用ATSC, 每家業者大概要配置4個頻道才夠用,(現有類比台就是各配兩個頻道給主站, 另外有十個頻道給補隙站使用)但若用DVB-T, 則在單頻網模式下, 現有無線5台只要各配一個頻道.
ryanhuang65 wrote:幸好當初政府不是選用ATSC(美規),而是選DVB-T(歐規)..ATSC的傳輸規格很爛...) 別搞錯了...ATSC 規格並不差, 只是不適合地狹人稠的台灣.DVB-T 在 SFN, mutlipath, 和 doppler 上的表現才是比較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