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或許有廠商或代理商的利害考慮與算計,只能說是各有考量!
保固長更多因素只是為了把用家好好綁在原廠,並不擔保品質一定好肯定不會壞或壞修就會很俗甚至免費~
好似歐洲車早期很多才一年保固,現在也不過提升到兩三年~ 看看國產日韓車系,個個五年還上衝七年的,那就真的一定好棒?
...同理可去看看其它類型的國產陸製或日歐美系進口產品,都有類似的情況,只能說,原廠或代理商有它的策略,不是說保固長就較好這麽簡單...
不然,東西要賣好不就太簡單了,保固全開業界最高,先賣先贏,等出包再說囉...
mn...又說家中另台國產第一台42"歌林,去年之前也覺它算還行了~ 至少當時只是進口牌的半價有省到了,也在客廳陪伴了六年...
之前換了兩次視訊盒等也共花了近萬元,現在又還是偶爾會變綠人紅人~ 只能身退到房裡加減看了,多看多賺囉...
它的保固該也不賴吧~ 那時也算頗有聲勢, 但如今... 歌林電視何在勒?? ~~
hoho...
dannydvm wrote : 如果SONY的品質可以保用三年,那為何保固只為兩年??
如果品質夠好,大可定個五年保固,貴一點大家都願意買..
但是只能保固兩年的產品,一年兩萬多..兩年後就可能隨時要丟..
值不值得就看個人了...(恕刪)
第一台在大陸宿舍 南京產的 46V 用了三年 現在轉給老爸放在宿舍客廳看 他只看衛星電視 民視的八點檔
第二台在台灣家裡房間 日本產的46X 用了兩年 很讚 服役中
第三台在大陸宿舍 山東青島產的 46NX920 使用一個月 因為46V給老爸 我開始進階3D電視
家裡還有一台52W在客廳服役中 之前是一台用超過20年的SONY內投影電視 大約50吋 用了20年夠本了換52W
不管哪裡產的sony電視 真的都不錯耶 畢竟SONY總公司又不是笨蛋 可以讓代工廠毀了他的品牌
但是買3C跟抽獎一樣 有好有壞 只是買大廠牌抽到機王比例少 但還是有機會
大大放心啦 享受SONY電視給你的樂趣 讚讚讚...
云云,每個人的際遇與資源不必然相同,對所形成的看法亦會有所差異,但我始終相
信多數消費者只是要求一個公平合理抑或是貼心的消費環境,相信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台灣人對於日系產品總是有許些品牌及產地的迷思,當然這個根深地固的看法是其來
有自。 近十來年世界經濟因素以及關稅壁壘,世界大廠紛紛在東南亞及中國等地設置工
廠,可能的話元件也多是採用在地協力所製造的零件。 日系品牌的輝煌歷史,耐用
度或是妥善率的允收水準也開始有了鬆搖,這全在於COST DOWN的結果,就我所知
s社也是其中之一,個人曾服務某歐商以及日商,這些外商公司多是把良率略低的
生產線設備運往他國生產,因為這些國家人事成本較為便宜,可以多一點人力在QC
上面。
與台灣廠商不一樣,有概念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多會把最好的機種商品留在國內販售,
產地多標注漢字:日本國,有些還註明只限於日本國內販售,即使不是日本國製造,
也會把較為穩定商品優先日本國販售。 當然這種日本國內製造與國外製造相較,
其在品質上的差距已漸漸縮短,不過還是以日本國內較為穩定,這點目前還不算是迷
思,至於差別有多少要因商品而定。
樓主家中的Sony CRT用了十年,這樣的SONY CRT電視,其壽命在我的經驗並不算長
,一般SONY CRT 能用個十五年以上比比皆是,不過那都是過往歷史。 把這種印像與
經驗不經了解而機械式的套在LCD液晶電視上,尤其是外銷的批貨,這樣作有著某個程
度的風險,尤其是在金錢方面上。
有人提到,這些抱怨文是誇大抑或是扭曲,是個案不是通案,不是每一台都是機王,這樣
說法或許沒錯,但是只要你碰上一次,這樣樂觀說法就會有所改變也說不準。 還有個
人覺得S社集團在某個程度上,吃定了台灣消費者,(S社在日本國內是客人至上,在台
灣又如何呢? 無須贅言,01查查就可知道一二),較短的保固期(不知隨機種是否有差別
否?),cp值不算高的商品,高貴的售價,加上不知要怎麼說,所謂的售後服務,這樣的
SONY歷史光環不知還能為維持多久? 不能說SONY LCD TV不好,個人覺得那樣的品質
與耐用度,對不起那樣的價錢。
個人買電視不想像在抽獎一樣,好運得時鐘,歹運得龍眼,花大錢還要當被當冤大頭耍。
若買台電,一台售價五萬至十萬多元,對您來是說不算是個問題,可以像換個衛生紙牌子
一樣輕鬆的話,那就買看的順眼感覺好的牌子就好了。
antiver wrote:
祝福樓大與眾多索尼家...(恕刪)
如您所說,品牌代表它的設計精神與歷史價值! 您說的好,我深表認同。
就薄型電視而言,
請問SONY,這個品牌的品質與價值,到了今天,有沒有進步?或反而退步呢? 我不知道答案,我只能猜想,在未來應該會進步的。
請問Sony的手機品牌,如今市占率為何?是不是不如以往? 而SONY的應對措施呢?
我認為市占率的成長與衰退不能作為評價品牌價值的唯一標準, 可是,SONY有沒有 認真的 想要改善呢?他們當然會評估、會分析、也會開會檢討,但是有沒有抓到痛處做出改善才是重要的,我期待SONY會做出成效。
之前,我說對SONY的崇拜感,瞬間被消磨殆盡..是有些誇飾,其實我對SONY沒有反感,沒有惡意,且喜歡SONY的設計。
在台灣,
SONY不該重視,不能重視,亦無法重視台灣這個小小的市場,因為市場太小與獲利太少,對他而言,台灣市場可有可無,這也不能怪他們,只能怪台灣的面積實在太小了。先天不足!!
10年前的SONY電視,有如勞力士,就像瑞士錶,也可以與賓士車一樣安全可靠,這些我都相信都認同。但是,今天呢?還是與勞力是一樣執品牌的牛耳?也許,商品種類不同,並不能從一而論,然而此時,SONY無法與勞力士一樣擁有相同的高度,其品牌價值只剩過去的輝煌成就。
另外,蘋果的價值無庸置疑,賈伯斯團隊的創新造就了如今的熱賣。我由衷希望SONY可以愈挫愈勇,再登頂峰。
那台灣的廠商是多半把好料外銷且好康低價~ 還是好料好康都熱情率先與台灣市場低價分享勒?
好像答案是更難看吧...
說了一堆只是會像羅身門樣,但事實就是機王中獎者是慘並令人同情也該被合理解決
但以現實的銷量來對比的話,也永遠不可能哭喊的像索尼都是這麽不堪~ 而且也沒有看到誰提出了數據顯示索尼的品質就是異常落於它牌之後
難不成也要無聊到發PO "偶家的索尼都還頭好壯壯的簽到!"? 品牌的QA是靠網PO大小戰聲來決定阿~ ho... &又是市佔兩三成的大工程,天阿!
中機王也心理上受傷難免火力四射,但也別因此掩蓋了更絕大多數的用家愛用者在索尼各家族產品中,仍都是良好甚至愉悅使用的事實
實際上,許多也是心理層面無法接受產品較貴,但卻是較預期早壞並可能又得較高價修復,但平心論,現在的電子產品日新月異進步神速,舊機的機件復原又多是直接以部件更換,可能舊款零部件已量少,是有可能$$不俗的,不能都已現時新品已很低價去思考
如果,想不通走不出,更無法沒有網上惡批文的"陰霾"~ 那真的可以多省一點,買其它品牌的更好康價的產品
真的! 較高價的,日系的,還是其進口系的商品都別碰!
沒有入手享受也就沒有實際感受體會,眼耳鼻手感官也不會變刁,好康價的好好用,用過保就算賺到,壞了修粉貴直接換新也不痛!
這樣也不錯,也是種人蔘阿!!...
stec wrote : 個人不傾向於指責那些發人抱怨文或是狀況報告是因噎廢食,是莫名其妙甚至是亂象
云云...可能的話元件也多是採用在地協力所製造的零件。 日系品牌的輝煌歷史,耐用
度或是妥善率的允收水準也開始有了鬆搖,這全在於COST DOWN的結果,就我所知
s社也是其中之一,個人曾服務某歐商以及日商,這些外商公司多是把良率略低的
生產線設備運往他國生產,因為這些國家人事成本較為便宜,可以多一點人力在QC
上面。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