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樣應該是要調720P還是1080I阿?
我覺得應該是 1080i 比較優 , 必竟有比較高的解析度 , 另外也上維基百科查了一下 , 給大家參考 , 英文版解釋更詳細 , 可以去看看喔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1080i 是一種高清晰度電視信號格式,1080表示水準方向有1080條掃瞄線,i表示採用交錯式掃描視頻顯示方式(interlaced scan)。1080i 先掃描單數的垂直畫面,再掃描雙數的垂直畫面,以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錯覺來顯示,故只需要1080p一半的頻寬,但是碰到高速移動物體時,物體周圍就有晃動現象。早期的高解析度電視都是這種規格。
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progressive scan),數字1080則表示水平方向有1080條掃描線。通常1080p的畫面解析度為1920×1080,即一般所說的高解析度電視(HDTV)。幀率通常為60Hz,可標示在p後面,如1080p60。常見的幀率有24、25、30及60。並非HDMI就一定有1080p的輸出,畫面一定要能支援1920*1080才能算是真正的1080p輸出。至於1080p這種格式,現在也經常使用另一個名詞Full HD來稱呼它。
mbkwi wrote:
1080i >>> 每次跑一半,所以會出現毛邊,每次跑540條
720p >>> 每次跑720條,不會出現毛邊的現象
...(恕刪)
您說的是CRT用電子束打點的技術,
LCD 不是這樣子滴。
LCD TV 除了最近的新機型有 120Hz 與 24p 的顯示模式以外,
絕大多數的 LCD TV 都是60Hz,也就是每秒顯示完整畫面 60次,
不會像CRT的 interlace mode 將基數行與偶數行分兩個畫面輪流掃描顯示。
所以,面對1080i 與 1080p 訊源的使用者盲測結果,使用者幾乎無法辨認其間的差別。
但是LCD TV 影像訊號處理晶片好壞的確會影響 1080i 與 1080p訊源的播出效果,
這牽涉到運算速度與補插點、加減幅以及銳化柔化等技術。
如果樓主的LCD 是 1366*768 解析度面板,60Hz 更新率,
跑 720p 應是最佳的原生模式。
如果片源是DVD 480p (720*480) ,
播放器(PS3)讀取片源後可以運用插補點方式提昇為 720p, 1080i, 1080p 的訊源輸出給電視。
因為你的電視解析度不足,所以超過 720p 以上的訊源都要再做一次縮點,以降低解析度。
所以 720p 是最省工最直接的播放模式,否則過度放大再縮小反而容易失真。
如果你的片源是1080/24p 的藍光影片,
由於播放器是第一手處理片源數據的裝置,
由播放器利用插幅與縮點技術降頻720p再傳送給電視,可以得到最佳的顯示效果。
如果收視BS HD 節目,訊源是1080i,您的電視勢必需要自行進行縮點與增幅才能播放。
相關技術討論請參考友站文章:
千山我孤行 萬水我獨涉
islab1
                            islab1 wrote:
播放器(PS3)讀取片源後可以運用插補點方式提昇為 720p, 1080i, 1080p 的訊源輸出給電視。
因為你的電視解析度不足,所以超過 720p 以上的訊源都要再做一次縮點,以降低解析度。
所以 720p 是最省工最直接的播放模式,否則過度放大再縮小反而容易失真。
都是要做兩次scaling
720x480 -> 1920x1080 -> 1366x768
或是720x480 -> 1280x720 -> 1366x768
經驗是放大會比較糊 (720p輸出要放大兩次)
而且後者放大倍率也是比較難處理好的
另外建議可以在PS3手動指定1080p輸出試試
手邊這台電視很意外地竟然1080p. 1080/24p都可以吃 (規格只寫1080i. 720p)
銳利度也比720p好 (即使是1366x768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