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用MOD租的影片,會有5.1聲道嗎?

focus wrote:
再加上隨著網路速度的不斷提升,串流影片的規格也會隨之提高,差距只會縮小。


其實差距還是一樣大, 現在網路速度其實可以做到40Mbps以上了 但為什麼不做, 因為頻寬很貴啊! 要跑越高頻寬的伺服器效能也很貴啊

以4K(2160p) SDR藍光光碟 平均碼率大概都在75Mbps@H.265 24FPS
NetFlix已經號稱是碼率最高的串流影音了 4K(2160p) SDR的影片 也只有16Mbps@H.265 24FPS

16/75=21.3% 跟你說的約70-80% 4K(2160p) SDR藍光光碟的效果 差很大啊


可見民眾只要21.3%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便宜方便就好, 根本不需要到70-80%的效果!
但以4K(2160p) SDR藍光光碟 未來會被線上串流完全取代嗎? 我覺得並不會 因為各有各的市場!
MOD影片沒有多聲道,不論是包月的,或是單點的

Netflix, iTunes等,線上影片都有DD5.1

MOD跟Netflix我都有,因為音效的關係,還有使用介面差,實在是提不起勁使用MOD

其實至少五年前,就有人跟MOD反應要求5.1聲道,至今沒有改變.....無言
白鷺鷥 wrote:
Netflix, iTunes等,線上影片都有DD5.1...(恕刪)


可惜只提供DD5.1

Dolby TrueHD & DTS-HD Master
推出應該有10年了
目前似乎只有在BD才能聽到
是因為,這些音效很佔頻寬嗎?

上個月為了ATMOS換了機器
效果真是不錯(換之後把支援ATMOS的片子重看一此,感受真的不一樣)

AllenTang3434 wrote:
目前似乎只有在BD才能聽到
是因為,這些音效很佔頻寬嗎?


不一定 一定要在藍光光碟片才能聽到

一般有壓縮的8-11GB左右的影片檔(MKV) 有些也有Dolby TrueHD & DTS-HD Master Auido音效
Dolby TrueHD & DTS-HD Master Audio音效的碼率約在1.5Mbps

假設一部有壓縮的8-11GB左右的影片檔(MKV) 的總碼率約在9-13Mbps
光音效就佔了約1.5/9~1.5/13=16.67%~11.54%


我個人覺得可能是串流技術還不支援 Dolby TrueHD & DTS-HD Master音效 吧
以我買的哈利波特藍光片來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影像部分約30Mbps以上,聲音部分約3~4Mbps(DTS-HD Master Audio 5.1)

Netflix影片(FHD)大約是5Mbps含聲音,所以塞進DD5.1 (約300~400Kbps)就很有誠意了
MOD聽說是5~10Mbps,理論上是可以放DD5.1沒有問題,只是,真的沒放

DTS在串流中並不流行,因為它要吃掉1.5Mbps

串流要放DTS-HD Master Audio 5.1,我個人覺得是不可能
流量過大,OTT業者不想
片商也不會肯(這樣怎對得起付錢買BD的消費者)
片商不會不肯啊 看你頻道商想拿多少錢來談嘛

一部電影只授權DD音效 和DD 加DTS音效的授權費不會一樣的


vcd156 wrote:
殘酷地告訴你不會.....(恕刪)


那順便借此討論文問一下,如果是google影片那種租借的會有5.1嗎?

謝謝

chih_haohung wrote:
其實差距還是一樣大, 現在網路速度其實可以做到40Mbps以上了 但為什麼不做, 因為頻寬很貴啊! 要跑越高頻寬的伺服器效能也很貴啊

以4K(2160p) SDR藍光光碟 平均碼率大概都在75Mbps@H.265 24FPS
NetFlix已經號稱是碼率最高的串流影音了 4K(2160p) SDR的影片 也只有16Mbps@H.265 24FPS

16/75=21.3% 跟你說的約70-80% 4K(2160p) SDR藍光光碟的效果 差很大啊


可見民眾只要21.3%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便宜方便就好, 根本不需要到70-80%的效果!
但以4K(2160p) SDR藍光光碟 未來會被線上串流完全取代嗎? 我覺得並不會 因為各有各的市場!


並不是很同意您的看法。

我認為差距會縮小,是兩年前也許很多人都沒想到Netflix會有4K的影片,那兩年後呢?網路串流急起直追,但BD的下一代在哪?

重點不是技術數字上的70~80%,而是感覺上有70~80%。就好像320Kbps的MP3跟160kbps的差一倍,但感覺上會差一倍嗎?不會。

所以這也解釋了BD Audio推不起來的原因,因為大眾連音質較好的CD(相較於串流音樂)都幾乎捨棄了。

各有各的市場我同意,但藍光市場會越來越萎縮,就好像CD v. 串流音樂一樣。
其實很多人接MOD是直接把HDMI連接電視和機上盒, 所以立體聲才是標配
而且啊...BD的5.1ch音效檔都很肥大, MOD能做到基本DD5.1就要偷笑了, DTS應該就某摳玲了

現在線上串流興盛, 其實很多人已經從想擁有變成有就好
因為播放器材除了電腦喇叭, 就是手機喇叭, 是能講究到哪邊去
就是這樣, 想講究要發燒請花錢, 影音器材只會越來越貴

而MOD和BD沒啥好比的, 廣播級的規範就是跟家用級的有差...
前者是以考量頻寬為前提, 後者是大爺花錢了就塞給你, 用不用隨你~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focus wrote:
並不是很同意您的看法。

我認為差距會縮小,是兩年前也許很多人都沒想到Netflix會有4K的影片,那兩年後呢?網路串流急起直追,但BD的下一代在哪?

重點不是技術數字上的70~80%,而是感覺上有70~80%。就好像320Kbps的MP3跟160kbps的差一倍,但感覺上會差一倍嗎?不會。


感覺?

那是這些族群的人沒有真正接觸過 4K(2160p)@H.265 24FPS 藍光光碟片吧, 號稱目前碼率最高的NetFlix串流影音(4K(2160p)@H.265 24FPS)只有達到前者的21.3%, 你跟我說感覺可以拉到70-80%, 那如後者拉到50%, 難道還可以超越前者達到超過100%咧, 有這種邏輯嗎?

會去租實體 4K(2160p)@H.265 24FPS 藍光光碟片 的那些族群就是有它的基本盤, 這個族群並不會被取代, 也不可能完全消失掉

而看串流影音的族群就是要方便和快速 畫質堪用就好或是還不錯, 沒有要到追求極致! 說實在這些族群也絕大多數沒有接觸過 4K(2160p)@H.265 24FPS 藍光光碟片, 何來的比較?


BD的下一代主要面臨到 200GB實體藍光光碟 做不出來(無法量產)[原本在兩年前就要計畫量產]
要把 4K(2160p)@H.265 60FPS HDR放進去且不要過度壓縮! (目前只能放在100GB實體藍光光碟, 所以要過度壓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