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價格比較有競爭力...跟以前的 PDP, 現在的高階 LCD TV 一樣, 都是花大錢給廠商當白老鼠練功用的...接下來的全新技術挑戰會愈來愈嚴竣...因為現有階段的技術, 通常都會進步的很快, 量產跟良率都可以讓產品價格快速大眾化...全新的技術想要切入市場, 考驗其實是蠻大的... "價格"永遠是一個最大的因素...68102020 wrote:OLED TV 只要普及......液晶電視 + 電漿電視 可以2台一起丟了.
就小弟數年前的了解,OLED的優點還有自體發光,不需要背光源,也可以做在可撓式材質如塑膠薄片上,因此螢幕可能是可以捲曲的,但是缺點是驅動瞬間耗電較大,就以前手持式裝置(PDA等)小尺寸要用電池驅動有些困難,不然PDA對他不需要背光源可以做的更薄可是很哈的,還有三原色材質壽命差異太大等等(你可不希望電視用了一段時間某顏色材質壽命到了不作用,就開始嚴重色偏吧?)不知這兩個缺點現在解決了沒有
pie1394 wrote: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價格比較有競爭力...跟以前的 PDP, 現在的高階 LCD TV 一樣, 都是花大錢給廠商當白老鼠練功用的... 所以台灣業界比較看好PLED不看好OLED就在這個原因
OLED目前台灣的錸寶公司產品很多但都是小尺寸 應用於手機,MP3,MP4,車用音響等等要做大尺寸是AMOLED的技術OLED的壽命瓶頸主要卡在藍色材質的壽命台灣有蠻多學校教授在這方面研究目前壽命約1萬小時但OLED因為是自發光,以電流驅動,一個像素由3種顏色組成黑色就是不亮一張圖片平均只有40%的發光材質被驅動所以壽命計算是以1萬小時再除以40%OLED對比會如此高,和會較省電也是因為其黑色為不發光不像LCD背光源會露光且背光源恆亮不然OLED全畫面顯示白色時,是並不會較省電的另外OLED反應速度快是因為他作用原理如同二極體電流一驅動即發光不像LCD還要等液晶轉向的時間所以OLED反應才會如此快還有還有OLED壽命的問題不是指1萬小時即壞掉不像LCD的亮暗點發光材質壽命是指其發光亮度剩原本最大亮度的百分之XX (我忘了多少 但大於50%)所以仍舊會發光 只是變暗了點而亮度時間曲線為漸驅平緩,所以100%~80%很快,但80%~60%就很久囉
68102020 wrote:也是從事OLED 開發研究的嗎?...(恕刪) 不是耶,只是有應用需求的可能之前聽廠商介紹過還有 OLED 不是只有SonySony投入大量成本研究沒錯但世界各國的產界學界都在發展Sony除了技術之外又多了錢多和較會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