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life wrote:如果BD原版片子只有兩百,我就會開始收集我心目中的好片,畢竟以前忍痛不要浪費錢在收集VCD及DVD上,就看在BD時代即將來臨,而且BD的原生解析度相信二十年內年都不太可能進化到2160/72p,何況對於家庭劇院我認為2K原生解析度將看不太出來好在哪裡,反倒是畫面原生每秒張數若能由24p進化到72p,這才對目前24p電影比起60i電視節目的嚴重LAG感會有極大幫助,只可惜目前電影用每秒60p以上拍攝的應該仍寥寥無幾,搞不好20年後2160p的BD終於出了,但內容卻還是原生每秒24p。
以我來說, 我會去買一台十幾萬的HD電視, 然後好好地欣賞HD的影片.
但是還是不會想去買BD就是了, 即使它一片只賣200元.
因為片子實在己經多到都看不完了....(我一個禮拜頂多只有時間看個3~4片吧)
但是我不大可能有辦法下載一台52吋電視回家.

至於下載的好處是取得相當便宜、取得迅速、免換片,但缺點則是違法之虞、畫質較差、保存價值不高、卻也相當不易長久保存。
故想長久保存心中好片還是只有購買正版BD一途。
avlife wrote:20年後2K BD2能普及就很偷笑了,因為世界最早的日本高畫質廣播是1995開始普及的,而BD是直到2008才開始普及,而世界最早的日本2K高畫質廣播據說至少要2015~2020年才可能開始普及,所以說,西元2028年2K BD2能開始普及就很偷笑了。
不用幾年BD就被淘汰了吧...要撐二十年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二十年後, 我相信連BD的下一代也都己被淘汰了.
avlife wrote:20年後1TB能500~1000元就很偷笑了,哪有可能1TB十元。
到那時可能台幣1元就可以買100G的儲存容量,
avlife wrote:20年後中華電信或許客戶端100Mbps能真正開始全國低價普及,但相信能讓用戶實際下載20Mbps就很偷笑了,其餘80Mbps有20M要當隨選SD/HD MOD,60M則用在數個直播SD/HD MOD上。
網路一秒下載搞不好100MB都不只,
avlife wrote:即使未來有一天合法/非法線上媒體的畫質會完全等同BD,實體BD仍有其出租/收藏的不可取代價值:
大家都在家線上隨選隨播, 畫質就遠勝BD, 還不用出門去租, 誰還要看BD....???
1. 可方便地長久保存,不用一天到晚擔心硬碟/燒錄片哪一天就將讀不出來,或者保存期限快到了,不備份就危險了。
2. 具可收藏性,尤其若有作者本人親自簽名,那未來肯定增值無窮。
3. 具可把玩性,尤其是設計精美的內冊、封面、外殼等。
4. 具參考性,不用擔心某片段或整片的畫質問題可能是因為線上源頭壓得不好而憤疑不已,而人家在討論區討論某名片畫質如何如何時你也才插得上嘴,不用擔心被人打槍「原版片沒有你說的問題啊!」。
5. 出租的BD你可原汁原味地拷貝下來或照你最OK的方式重壓保存,而網路下載你則擔心源頭壓得不好,而線上收看則要很辛苦破解才能原汁原味或重壓地複製,而且片中也不免有LAG或馬賽克等頻寬不足造成的畫面問題。
6. 以前VCD、DVD我們都當然認為遠比電影院的畫質差很多,所以收藏價值其實還很有疑慮,但目前35mm軟片24p拍攝的電影用1080/24p格式的BD保存收藏已相當足已,未來即使用BD2的2160/72p格式來重壓保存,其對畫質的增進可能還扺不過電影母帶軟片長時間保存下的自然劣化,所以說未來BD2的2160/72p格式只對未來用70mm軟片72p拍攝的電影才有實質意義,而目前35mm軟片24p拍攝的電影畫質用目前1080/24p格式的BD來保存收藏可說是正好不多不少恰如其份。
cbmtvb wrote:
20年後2K BD2能普及就很偷笑了,因為世界最早的日本高畫質廣播是1995開始普及的,而BD是直到2008才開始普及,而世界最早的日本2K高畫質廣播據說至少要2015~2020年才可能開始普及,所以說,西元2028年2K BD2能開始普及就很偷笑了。
20年後1TB能500~1000元就很偷笑了,哪有可能1TB十元。
20年後中華電信或許客戶端100Mbps能真正開始全國低價普及,但相信能讓用戶實際下載20Mbps就很偷笑了,其餘80Mbps有20M要當隨選SD/HD MOD,60M則用在數個直播SD/HD MOD上。
管它20年後普及的是什麼, 我都相信老早不會是BD了.
20年後1TB值幾元?
20年前我記得一般電腦還在用5.25吋的軟碟,一片要幾十元.
如今一顆1TB的硬碟才七千多元, 單位容量價格跌了幾千倍,
你要說20年後, 1TB還值500~1000元? 那實在是很難令人相信的事.
這種價位頂多不用十年就到了.
十年前大家都還在用數據機撥接, 大概只有5Kbps,而且還以分計費,
如今8M都很普遍了, 比以前快了幾百倍, 費用反倒更低.
20年後的事當然誰都很難預料,
但是20Mbps, 應該連手機都可以做到了.
總結來說,
愛收藏的人當然可以儘量去買囉! 幾乎什麼東西都嘛有人愛收藏.
七,八年前我也愛買dvd, 那時也沒想到如今網路隨便下載的東西, 畫質都遠勝它.
當然如今這些dvd的價值對我來說, 自然就和垃圾差不多了, 前後算起來連20年的一半都不到...
3,4年前我每個禮拜幾乎都一定都會去百視達租DVD, 如今我整整有一年以上沒踏進百視達了,還剩幾百元的儲值應該也用不到了.....
相信往後的日子也是一樣,
商人還是一直會有新的產品推出,讓消費者喜新厭舊.
讓20年後的BD使消費者看起來或用起來感覺就如同今天看到BETA錄影帶一樣吧...
BD片再過幾年也一定會成為那種在大賣場整堆都每片199甚至99也乏人問津的產品.
在如今網路化與數位化的時代,
要能再有像CD一樣撐這麼久的媒介, 是不大可能了.
以CD來說, 大部份的消費者都覺得音質上還算OK, 所以SACD...等後繼者都無法取代,
但是會去買CD的人也是越來越少, 因為市場早己被另一種行銷方式所取代了.
即使BD的畫質水準20年後還是可以符合大家需求,可是也不會再是以光碟片的形式來銷售了.
搞不好20年後,一年花個幾百元, 就有一堆目前的藍光新片, 隨便讓消費者上線點播了,
但是如今就算叫我一年繳幾百元去無限看20年前的老片, 即使它翻製得再好,個人倒也沒太大興趣就是了...
20年後看今天, 我想也是差不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