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想 藍光光碟機的式微

如影隨行 wrote:
以前的dvd時代幾乎所有大小廠都出產品,現在的藍光機呢?有一半的廠商都不出了,連雑牌的也出的少,連廠商都不看好的產品,會有未來?(恕刪)

還是一樣犯了拿明朝劍斬清朝官的錯誤

DVD初期也是只有幾家大廠在做
因為雷射頭的專利問題
中期開始有台廠韓廠加入
後期才如你說的百花齊放,阿貓阿狗都在做

藍光和HD-DVD之爭前幾年才落幕
本來也只有日商在做
現在才慢慢從初期進到中期,韓廠也開始做了,價格也開始降了
過兩年就會像你說的"大小廠都出產品"
當然應該不會像DVD那麼多廠牌
但一千多台幣的紅海市場估計還是會有

或許廠商會對藍光或下一代光碟儲存媒體的投資趨向保守,但其主要原因絕非雲端.
現代產品獲利空間及高獲利時間越來越短,短到資金可能還沒回收就供過於求.
生產技術大幅提昇,你會做的,我也會做.
不然,看看DDR3,在廠商還沒過完世代交替蜜月期時,價格就慘跌了.
跌價原因絕非沒人要用,而是廠商產量過大.
當PC用藍光燒錄器跌到1500元時,有多少DIY白牌消費者還會堅持選用DVD燒錄器?
到時品牌電腦不配藍光就是低價次等貨了.
到時各DVD廠商自然會將產品線轉向藍光,就好比現在沒人會生產CD光碟機一樣.

如果藍光註定失敗,現在的PC用藍光光碟機價格應是5000元以上.

cckm wrote:
當PC用藍光燒錄器跌...(恕刪)


1500 VS 500

老實說 多花1000塊買用不太到的東西

現在經濟不景氣 還是算了吧

說不定以後燒錄機會跟軟碟機一樣 沒人要買來裝了
上面很多網友都不認為藍光會式微..到甚至消失...
也有人認為等到夠便宜就會普及...
但原因並非真的如此..
大家知道藍光從幾萬元一台到現在低階的只要2~3千.有多久了嗎?換句話就是藍光機.和碟片出來了多久?
藍光光碟聯盟於2002年成立.商品以SONY為首於2006年推出光碟機.(其於和HD-DVD的爭奪佔且不提)
都過了5~6個年頭了.還不會普及的商品.以廠商的"商機"靈敏觸覺.這產品就不適合在投入太多心血了.更何況還遇到其它的外患(網路串流電影.多媒體撥放機.雲端HD撥放機..等)
專利權的錢.或開發產品的錢都賺不回來了.還希望砍頭流血價來滿足市場?那請問從2~3萬一台到2~3千一台.夠不夠殺頭了.然而?市場有擴大嗎?
軟體不足跟價高才是關鍵因素!!
大廠都沒的賺了.還輪的到小廠來賺?小廠幹麻這累.不如賣多媒體機或是放棄這市場還比較快...
cckm wrote:
當PC用藍光燒錄器跌...(恕刪)

您有多久沒燒錄了?不管使用DVD或藍光機?現在大概都用行動碟.或雲端儲存設備了吧.還有誰在燒錄?一點都不環保....

cckm wrote:
或許廠商會對藍光或下...(恕刪)

廠商產量過大.市廠需求過小.就是終結產品的開始.現在消費者又不笨.當價跌的慘時.消費者就會想其中之原因了.不見得價格便宜就一昧的會買單.就算藍光跌到1500一台.你也會想花1500.去買一台沒片子看的機器.還是寧願買一台"未來產品"雲端撥放機或多媒體撥放機?

cckm wrote:
3C產品的特色是,越...(恕刪)

你說的沒錯呀.但時代已經不同.DVD時代.和現在藍光的時代.影音競爭跟本不能相比.
你自己都知道廠商賺不到錢了.所以藍光有可能走的下去?就算走的下去.大概也跟電影業無緣了...有可能會變儲存或遊戲的媒體吧.
如影隨行 wrote:
商品以SONY為首於2006年推出光碟機.(其於和HD-DVD的爭奪佔且不提)(恕刪)

和HD-DVD的爭奪怎麼可以不提?
規格沒底定,大家都在觀望,沒人肯壓寶
這麼重要的因素怎麼可以不提?

東芝陣營宣布放棄HD-DVD不過是2008年2月的事情
從那時開始各軟硬體廠商才敢放手全面投入
至今不過三年多
播放機從一台兩萬多降到現在三四千
燒錄機從一台兩萬到現在三千多
買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這樣不叫逐漸普及,還真不知道怎樣才算?
一台999,家家戶戶都有才叫普及?
大家都有很不錯的意見
先不談BD
我在這裡講一個事實
CD和MP3

目前網路可以直播MP3嗎?
頻寬上沒問題
那網路可以直播CD(WAV或PCM)嗎?
頻寬上也沒問題
CD和MP3可以下載嗎?
技術上也沒問題
多媒體播放機能播放嗎?
99%聲音格式都可以播放
隨身聽能播放嗎?
MP3、WMA都可以
也有越來越多支援其他格式
(包含WAV、PCM及其它無損壓縮格式)

那麼
CD消失了沒?
沒有
CD音響消失了沒?
沒有
廠商有全雲端化了嗎?
沒有

請解釋

sasamisami wrote:
CD消失了沒?...(恕刪)

只是式微, 還沒消失, 誰叫 CD 片太便宜
CD-R 概念股也還在撐...
何況還有一堆加強版的 CD 在挺著!
軟碟片 SONY 停產了, 其他家也還在撐

偶國中以後就不寫毛筆字了, 毛筆還活的好好的
遊戲卡帶沒了, 模擬器讓它又活起來了
OOXX打輸了, OOXX又起來了

以上沒涉及政治, 別咬我!
2008年的FullHD也只出現在大尺寸或高規格的液晶電視
2009年底我要買電視時, TOSHIBA 42"跟SONY 40"才有入門的FullHD(低階面板及晶片), 一台也是4萬多
而同尺寸普通面板1366x768的電視, 3萬有找

FullHD電視普及也是這兩年的事(2010~11)
但對於FullHD的應用, 感覺廠商還卡在"教育消費者"的階段 <---台灣地區

而市場上賣影碟的BD vs DVD鋪貨狀況
跟十年前DVD機一台6000時的DVD vs VCD差不多
簡單推測, BD全盛可能不若DVD那般氾濫, 但也會有5~6成
如同CD市場, 唱片行少了, 但CD不死, 消費行為把市場特性往高端推

我個人對燒錄片的使用需求變少了
因為我不再抓電影或MP3送給朋友
不過家裡的長輩的需求卻大增
出門拍照都用最高解析度
4~5G的照片整理好, 燒錄成DVD給多位友人, 用量很大
數位相片的傳遞保存用燒錄是最恰當
難不成一張記憶卡或隨身硬碟丟給友人, 一個個傳遞Copy?
你們不用, 不再關注, 而誤以為沒人在使用??

另外,
DVD是為何而生, BD是為何而生, 何不搞清楚?
說BD將與電影業無緣, 你會不會太專業分析了 XD

現在就有的"未來產品", 是不是代表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這麼推它, 是先知? 還是錢多多的白老鼠?

之前也是以衝動要買一台來看看
光爬文就被"比特數位"給嚇到, 決定是先不碰的好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