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
可能小弟又用了令人不解的斷句,sorry 喔 ...(恕刪)
1.
2011年4月HITACHI日本網頁總共17台
尺寸與機種數量如下表所列
50*1
46*1
42*4
37*3
32*3
26*2
22*2
19*1
而小弟也不知道
到底 32" 『同時』出了 ( 光澤、半光澤、無光澤 ) 三個版本的日立...(恕刪)
麻煩教一下他現在又怎麼做(光澤、半光澤、無光澤)三個版本
為什麼26吋不做3台,22不做3台, 量應該最多阿; 而42也這樣做嗎 大尺寸尼?
還是大尺寸的高級客戶不重要?
他區分不同機種是設定功能不同, 例如可以錄影...; 誰用面版畫質表現好壞分阿?
2.
加個AR COATING才可以做到...?
請問一下有不加AR Coating的別種方法嗎?
難道現在還有人做特製玻璃嗎?
3.
影像反炫光的部分
畫的圖應該是從影像傳到眼睛的那條線
因為不是收看者的眼睛傳到給電視看
反炫光的部分指的是從電視機傳出來的影像避免被折射/散射/反射掉
反著畫就有差了
對顧客來說賣場的環境與家裡真的不同
建議同時到陰森與明亮的店裡看過最準
4.
請不要再說日立有多強了
我是覺得孫芸芸很正
幾年前電視的品質或畫質確實厲害
但也有一陣子了
這一年你有去過日本賣場嗎?
他電視很弱, 好嗎?
另外日本不敢去你也可以去香港看飯店的電視?
他的De-interlaing真的表現超屌的不好
不懂嗎?
我也不想解釋
5. 以上都是我個人意見
大大聽聽就算了
但是水云先生要聽, 講了很多次, 每次都亂說;
尤其不要聽水貨商鬼扯!
再好的機器來超鬼訊號之台灣, 牛刀真的是無法殺雞的!
6. 最後請支持認真要做台灣市場的品牌廠商
做不好當然可以回覆撻伐, 但請勿路過就搧風點火以及無謂的捕風捉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