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SONY在討論區回報的品質總是不穩定
很多重要零組件不是在入檢時就能檢驗出問題
有時候在線上或者組裝完成後都不一定能看到問題
每個廠的面板即使規格一樣,也會也很多特性不一樣
往往一個製程的小差異就會造成將來很難檢查到原因

你隨便去問一個面板業的工程師
問他面板影響整個顯示器重不重要?
日廠台廠的嚴謹度和整體品質?友達和奇美嚴謹度的差異和整體品質
這個在業界都有共識的

紹興師爺 wrote:
難怪SONY在討論區...(恕刪)


師爺不愧是師爺...
見風轉舵的能力真強

前一篇才想用SONY高階機種來捧SHARP
被踢爆後反過來狠咬SONY一口

照你這種說法
全世界只有SHARP面板才是面板?
freecom wrote:
師爺不愧是師爺...
見風轉舵的能力真強

前一篇才想用SONY高階機種來捧SHARP
被踢爆後反過來狠咬SONY一口

照你這種說法
全世界只有SHARP面板才是面板?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198065&p=8

juliohsu:
「前陣子購買BenQ 65RV6600,歷經心力交瘁的新機瑕疵連續更換4台新機之後。

第4台新機在3/12(週二)安裝完成之後,後來被我打入冷宮,擺在客廳,平均一週收視時間不到10小時。

結果今天5/18(週日),兩個多月後的今天,竟然給我出現螢幕正中央一整條黃色的亮線~~~

整個人都快傻了,這兩個月看電視時間不到100小時,竟然面板也掛了。

奉勸各位要買這台型號的朋友,請三思,品管真的很差勁,我不會再買BenQ的電視了」

------------------------------------------------------------------

請問BenQ的65RV6600用哪家的面板?
一台超過五萬元的電視,照理說用個A級面板不過份吧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形?
亮點暗點壞點亮線,你韌體和影像IC再怎麼調也沒用


紹興師爺 wrote:
一台超過五萬元的電視,照理說用個A級面板不過份吧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形?


60吋液晶電視-運氣真好

就文中所言 7萬多的sharp新品也應該用A級面板 不該出現該種情形
應該都是良率和消費者的運氣問題

mimic115 wrote:
60吋液晶電視-運氣...(恕刪)


好響...
好的面板根本就不需要靠太多IC和韌體技術來修飾?????


我contact過的客戶
一個model至少PQ要tune兩個星期以上
這樣不知是不是沒有太多IC跟韌體技術....
面板也是Sharp或Samsung的哦

面板本體當然對PQ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有些影像瑕疪 像是低解析度時的暗部雜訊
有些source端跑出來的鋸齒 都是好的晶片可以去蓋掉 去修飾的

即使是在日本或美國 還是很多480i的數位訊號的

如果面板佔這麼大的比例 那對岸一堆號稱Samsung LG Sharp面板的TV
為什麼功能強 但畫質的部分還是很弱?


mimic115 wrote:
60吋液晶電視-運氣真好
就文中所言 7萬多的sharp新品也應該用A級面板 不該出現該種情形
應該都是良率和消費者的運氣問題


換四次還換不好的公司貨
去笑只換一次的水貨?
紹興師爺 wrote:
假如面板不重要,Sh...(恕刪)

蓋廠的目的是不要被偷相關技術,與被面板廠商牽著鼻子走
您沒看到前陣子鴻海在做垂直整合嗎?
所以為什麼蓋廠的重要因素並不是您描述的那樣

這樣說好了
今天賽車廠上,一組TIIDA、好的駕駛手與一組大牛、新手駕駛座彎道比賽
沒意外的話,大牛獲勝機率高
出資TIIDA比賽的廠商,因為輸了的關係,痛下決心花了資金換了保時捷,再度比賽
這時輸贏難預料了吧?!
因為換了保時捷,廠商心想要給他贏個徹底,也換了一台大牛,現在我們可以說這組穩贏了吧

車手=好的韌體與開發的人員,車子=面板

這樣比喻您應該看的懂吧~

所以我才說面板重要,但是沒有核心技術的韌體、基礎程式重要~
外來者 wrote:
蓋廠的目的是不要被偷相關技術,與被面板廠商牽著鼻子走
您沒看到前陣子鴻海在做垂直整合嗎?
所以為什麼蓋廠的重要因素並不是您描述的那樣


別忘了鴻海在想併夏普的時候
旗下已經有奇美和群創,產能沒有不足的問題
假如面板技術都差不多,鴻海靠自己的奇美和群創就好了
日廠的成本這麼貴,為什麼鴻海還想砸大銀子去併夏普?

假如像你所說面板技術不如影像IC和韌體
那鴻海去併一家IC設計廠商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去併日本面板廠?
紹興師爺 wrote:
別忘了鴻海在想併夏普...(恕刪)


你想太多了
完全是成本問題
10代廠現在主力是60/70吋

蓋一座10代廠要花相當可觀的數字
加上60/70並非市場主流尺寸
所以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

SHARP因為這座工廠也賠了不少錢
當初好像花了50多億美金蓋的
現在鴻海只花了8億美金就入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