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XBox 360 / PS3 這類的訊號源, 打出去的畫面內容, 不見得是畫出 60 個時間點的完整 frame, 有可能都是維持在 30 fps, 這樣電視接收端做不做 1080i60 的 deinterlace 處理, 都沒太大的差別... (做了搞不好會更糟~~~)
720p60 真正比 1080i60 強的地方, 是動態畫面內容之下, 每秒有 60 個時間點的完整畫面... (1080i60 只有 60 個時間點的半張畫面)
如果畫面內容是 1080p24 或是 1080p30 , 這樣在有非常高級影像處理器的電視上, 720p 畫質是比不上接收 1080i60 訊號的狀況~~ 不過這種等級的電視, 不管打哪一種訊號, 都還是可以處理的很好, 只有細節方面會有些小差異~~
當然, 電視的影像處理器只是普通等級的話, 就很難說了...
以 1366x768 面板的話, 通常還是 720p60 比較好...
1920x1080 面板的話, 通常 1080i60 會比較好...
因為比較起來, scaler 的品質在大縮放倍率之下, 對畫質的影響度也是很高的,
不輸給 deinterlace 這項因素~~~
不過老實說, 很多電視的面板反應速度, 根本是蠻唬爛的, spec 上有些作弊, 講的是最快的反應速度, 而不是最慢的顏色切換狀況~~~ 這種狀況下, 管它是什麼訊號源, 連慢速移動的畫面, 都可能出現很嚴重的拖影現象~~~
以動態畫面在 ATSC / BSHI 19 ~ 20 Mbps 的流量來說, MPEG-2 1920x1080i60 的畫面, 不太可能很清晰, 你要是定格去看 B-Frame 的畫質, 大概會覺得差到有點吐血... 但是來源端如果是改用非常好的 H.264 encoder , 同樣的流量, H.264 1920x1080i60 的動態畫面的畫質, 就會明顯的比 MPEG-2 格式的好太多了...
piniwu wrote:
可是根據我在賣場比較的結果
不論是日系還是台系的品牌
無論LCD or PDP
在播放BS 1080i的訊源下
只要遇到動態較快的畫面
幾乎都是糊的
EX. 人臉特寫時頭髮移動會看到頭髮整個糊掉, 人在跳舞時身上的衣著(由其是旋轉的時後)
所以像美國的運動節目大多是720p播出的
因為720p的靜態雖然稍差
可是動態可是強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