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tiously wrote:Micro LED螢幕說不定更是競爭重點新技術如果沒有新的兩兆雙星計畫應該很難成型。就像友達是OLED界先驅也沒有意義。...(恕刪) Micro LED被視為終極的顯示技術(當然,這是從動態範圍來看畫質)但是否成行,純粹是技術問題(連成本問題都還說不上,相比OLED已經脫離技術問題到成本討論了)2021年如果有合理價格(OLED電視售價的2倍以內,最好還是1.5倍以內),就有可能佔據高階市場至於計畫,這政府很難使得上力,畢竟業者"會是誰",目前都搞不清楚
友達美國SID展搶盡鋒頭友達此次於SID 2018領先業界所展出的全球最高解析度全彩主動式8吋Micro LED顯示器,採用LTPS背板驅動技術,每個像素均可獨立驅動發光,能實現更精細的高動態對比表現,在低功耗設計上也具備絕佳優勢。友達以小於30um的LED達到169 PPI高畫素密度,同時結合色彩轉換技術,能夠表現更優異精確的色彩。友達在Micro LED的研發投入領先市場,本次成功開發全球最高解析度全彩主動式Micro LED顯示技術,代表在Micro LED技術研發已有所突破。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資源,以掌握關鍵技術及取得更多進展。友達展示 2 吋 LTPS 顯示器面板,達到 1,000 PPI 超精細畫質,主動式矩陣電路驅動 Mini LED 背光模組設計可達到 1,024 調光分區數 (Dimming Zones),呈現影像層次細節。(工商 )===========三星之前發表的,其實比較接近mini LED的像素大小水準,友達發表的才是真正micro LED等級,成功突破業界技術瓶頸。169ppi ( 720P) 雖比現在的高階手機低,但已達 高階電視 8K 解析度 136ppi 等級,希望很快就能看到65吋micro LED TV產品。其他台灣業者發表的uLED 都只有 0.87吋 小,友達的8吋全彩樣品應該是獨步全球2吋做到1024區域背光的mini LED,那 65吋應該能做到 1萬個 區域背光.
pqaf wrote:友達美國SID展搶盡...(恕刪) Prototype和量產不同Mini和Micro LED用現有技術一顆顆「種」上去是無法量產的,必須要能做到「印刷」Sony之前展出的CLEDIS 8K Micro LED製造一片要種上3個月...
evl619 wrote:Prototype...(恕刪) uLED話題炒了三年多, 之前Sony 和 三星 用拼接出來 全彩電視牆 展示品,像素間距仍很大 30 PPI,必須遠遠欣賞. 今年下半年將會量產.真正的樣品,國際大廠都沒人敢拿出來展示.最近,很多小型業者有拿出一些 uLED 樣品,間距據說已經可以做到 10um 以下,但 尺寸都很小,且是 單色.友達終於拿出一個比較接近 實用性 169 PPI 的展示品 ,也算技術上的一大進步, 超越了韓國三星 , 或許 業界2~3年後就能達到量產水準了.
1000K wrote:但看好8K電視的業內人士幾乎沒有,至少沒人認為那是2020年前的Priority或許8K對人眼來說可以成為終極解析度,但4K完全都不影響觀影的樂趣,8K的提升非常有限 sony 65HX920 還沒壞 再戰5年
雖然大尺寸的 OLED 量產的成本跟售價目前看起來稍微平衡一點點,不過重點是...幾乎都是白光OLED透過濾光片成色的降格設計.小尺寸OLED則是持續的卡在那可悲的 pentile 陣列.正常RGB排列的三原色產品依然停留在專業顯示器的領域根本沒有下放到民生機種.相對成熟的技術一直在開倒車,還想要指望新的技術突破量產.會不會太樂觀了點??其實友達所掌握最強的技術...應該是SONY當年賣給友達的" 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https://www.auo.com/zh-TW/News_Archive/detail/news_IR_20100120不過有技術又怎樣??我個人是非常期待FED可以量產上市,不過這輩子應該是沒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