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源是要錢買的,月租 Netfix什麼的,都要繳錢的。不是買台電視,就有天上掉下來源源不絕的片子可以看。
Yotube是看免費沒錯,但是看YT,或第四台什麼的,哪需要用到什麼十幾萬的電視,2萬元的錯錯有餘了。有的影片廢話太多,講話慢吞吞,還要2倍速觀看哩,30幀60幀是差在哪。
如果財力不是拔群的,未來觀影費用,月租費,也要考慮進去。
買太貴的,結果正版的觀影費用繳不起,再去下盜版藍光片來看…整體來說,也是支出平衡沒錯,但舒適度有差。去找免費的片子,比較費工費時。
------
道理就像電玩主機
普遍認為 PS5 性能和畫質比 XBOX Series 好。
但是 XBOX 有 Game Pass月租服務,一個月繳3百元左右,幾百款大作遊戲暢玩。
而 PS5 買一款遊戲 2~3千元的,若財力不夠雄厚是能玩到幾款。目前尚未有破解,無法玩免費的。空有一台主機,沒遊戲可玩,任它再強也是廢鐵。
何謂比較? 需要比較, 通常的情況是不懂或沒經驗, 在面臨選擇時才需要比較, 評比是結論, 不是比較, 本質上就不同
舉例來說
上高級餐廳和一般餐館, 出來的菜色本來就是有差異, 吃過好吃的料理, 自然就有印象, 然後改天再吃到一般的料理, 這需要比較嗎? 根本就不必, 因為這已經是感受的問題
高級車和一般入門車, 只要乘坐過, 大部分的人都能說出差異, 這還需要比較嗎
高級音響聽過, 再去聽到床頭音響, 很本能就知道差別在哪裡
同樣高階電視看久了, 再去看低階入門, 當下就明白畫質的優劣, 需要再比較嗎
這就是告訴你, 感受是會養成的, 而不需要去比較, 重點是挑選適合自己能接受的就好了
bossmore77 wrote:
難怪你那麼重視三年保固
我除了第一台LCD一年出頭壞掉面板以外
其餘都用了7~10幾年
~而且即使壞掉~都不是面板的問題
但第一台LCD壞的很心疼
32吋+沒聽過的品牌~那時要2萬
那時LCD剛出來~保固才一年(過保即壞)
==============
不考慮錢當然是追求99分的高階螢幕
但平價電視目前也都有90分的畫質
~畫質的確差距沒那麼明顯
~但價差2倍 心理爽度N倍
重視保固是不得已的,便宜貨多半是哪裡有costdown,
一台55~65吋1~2萬元的,我不期待能用到四五年,當然有人能用到算是賺到吧,
而近年採用LED背光,感覺故障率也高一點,
14年前買一台日規32吋SHARP龜山廠用了十年,日本當時賣不到三萬,
朋友的日本製SONY 40S2000也用超過十年,好像七萬多,
親戚有台冷門的三隻鳥37吋,用快十年面板沒壞,就偶而小故障一兩千元內的修好幾次,
至於平價電視有90分這個說法有點籠統,
分數應在每個人的心中,花兩萬看第四台為主的,如覺得滿意大概對他就是90分了吧

買中高階的通常會參考國內外評測,跟網站評分都很詳盡
https://www.rtin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