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面板大於一切嗎?

SONY只能買頂規
2萬內屌打
OLED主要是會烙印...遲早的問題...
因為電視為了HDR高對比,亮度都他馬的亮...
這方面高亮度規格要求,就是加速OLED面板的自發光cell老化...
建議還是找Mini-LED的機種...

2019年初跟我同時期買電視的朋友...一樣都是花6萬~
他買LG C9 OLED
我買Sony X900F
都是當一般家裡客廳電視...
用到現在,我的索牌依然好好的沒啥問題...
他的LG已經因為烙印換了2次面板了...
現在也過保了...打算在烙就報廢...
chanp
2019至今,woled製程已從wbc > EVO > ex > MLA,就算還是有壽命問題,早就相差甚遠,亮度問題有ABL機制,既是優點也是缺點,你可以更新一下了
Sinfield wrote:
LCD的背光模組不會有光衰的問題...(恕刪)

CCFL是光衰小不是沒光衰
還活著的機器早就偏暗偏黃

Sinfield wrote:
OLED的RGB型因為藍光的光衰問題
過不了電視的壽命的基本要求

解決方案:
像素排列
多層發射
材料改進
後補償(像素更新
QD藍光激發色彩轉換
QNED
microLED

Sinfield wrote:
LG是用偷吃步用白光OLED ...(恕刪)
也就是省電跟LCD差不多
LG的WOLED技術與LCD技術
來比就是少了背光層

事實是因為光效差
WOLED 比LED TV還耗電
WOLED是不需額外的背光
而不是沒有背光層

Sinfield wrote:
所以三星只能做出OLED的手機面板,
做不出OLED電視
Sinfield wrote:
LG的WOLED專利網密到
三星找不到可以攻破的方法
所以三星做不出OLED的電視

RGB oled電視 不是沒有
Sony XEL-1
三星 KN55S9C(2013
算是第一代

之後 Sony 轉入專業市場
(Super Top Emission OLED
SDC 則致力於中小型oled

2022年 oled 出貨額 417億美元
SDC 超過6成 LGD 20% BOE 9%
其中 WOLED TV 出貨629萬台
LGD 的電視面板出貨目標是在
明年達到 200萬片(基板 約15億美元

三星不是攻不破 而是不想做
LGD 2013 開始量產woled
遲自20Q4開始獲利
但22Q2起已連虧4季

OLED面板最大供應商為SDC
每年出貨5億片營收約250億美金
而其中42”-97”面板
目前供應最多為LGD
但會受到SDC QD量產的挑戰
目前QM2 TV面板有 55”65”77”

建議看一下OLED相關討論

woled底發+CF,
QD頂發+量子點,
工藝 成像原理 差很多

Sinfield wrote: 
Nvidia的光追, Apple的Vision pro
的調教才是恐怖...

光追是3D 光影特效
Vision pro的顯示元件很頂
依照Apple的慣性是以接近肉眼為主
但 明年才上市,現在沒有
關於影像校調證據或參數
兩者拿來舉例 不倫不類

Sinfield wrote:
最新的顯示器技術就是
Apple Vision Pro的micro OLED技術


?最新?
Micro OLED 從技術層面來看,
已經進入成熟量產階段。
Sony為行業龍頭,於2009 年開始研發Micro OLED 顯示技術,並於2011 年生產出第一代Micro OLED 顯示器,廣泛用於相機取景器。近些年由於VR/AR 近眼顯示開始興盛,索尼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於矽基Micro OLED 市場,把矽基Micro OLED 微顯屏分辨率從VGA 提高到1080P、2K 甚至4K, 亮度也提升了接近一個數量級。據彭博社消息,索尼Micro OLED 顯示器已經被小米、雷鳥等多家公司採用作為VR 產品屏幕,同時蘋果的MR 設備將會採用兩塊SONY 提供的4K Micro OLED 屏幕。

Sinfield wrote:
要超高密度的像素電路線寬會佔據開口比
所以OLED就直接坐在矽晶圓上
也就是利用半導體製程技術做電路
要做到奈米級都沒問題
然後在上面做OLED

MicroOLED 
是上發光元件
開口率可接近100%
跟 矽基 沒有直接關係

Sinfield wrote:
Apple的vision pro的那
兩片成本就一萬台幣,SONY做的

那兩片超過600美元
?一萬台幣?


#13 及留言
槽點太多 偏離事實
chanp wrote:
CCFL是光衰小不是沒光衰,
還活著的機器早就偏暗偏黃

oled建議看
OLED相關討論

woled底發+CF,
QD頂發+量子點,
工藝 成像原理 差很多


任何會發光的物體當然會有光衰減的壽命問題
差別在於使用上

QD的問題也只是無法逃避藍光的OLED的壽命問題的想法
WOLED被LG想出來也有專利網保護
然後用其他的方法繞開

OLED on Silicon的熱度最近很高
只是適用在小面板上...
每天選擇什麼都會永遠的失去這一天 所以不需要在爛人與爛事上浪費一秒鐘~
chanp
24樓已編輯完…micro oled 特性+成本 就是適合高密度畫素 是要多大片?
Sinfield wrote:
LCD的背光模組不會...(恕刪)


LCD的背光模組不會有光衰的問題
有這種東西嗎? 還是你要表達導光模組

CCFL與LED背光模組的壽命都長得很

平均壽命: CCFL->30000小時 ; LED->40000小時

OLED的RGB型因為藍光的光衰問題過不了電視的壽命的基本要求

不是沒有長壽命OLED面板, STE OLED就是, 只有商用, 沒有家用

在Nvidia與Apple面前談影像畫質

什麼時候這兩家有出電視, 還畫質調教? 顯示器≠電視, 遊戲特效≠畫質

要做到奈米級都沒問題
然後在上面做OLED
所以可以做到超高的密度
小片的面積要做到4K沒問題


SONY手機4K已經幾個世代了, LCD. OLED都有, 不知道你在哪個時空
Ronniekuo wrote:
我會盡量買預算內該品...(恕刪)

TCL買到現在更新不少次韌體
覺得硬體才是王道,韌體還是可以在更新修正,另外Miniled是背光技術,可提升面板亮度讓顏色呈現更飽和,買電視主要還是要看個人需求跟預算啦
面板,晶片,廠商調教能力都很重要
畢竟最後跟眼睛接觸的還是靠面板,當然還有鍍膜
如果搭配不好或省過頭,前面處裡都白做
SONY的顯示器只有高階旗艦機種可以買。

A95、A90、A80這3個型號都可以買,因為跟LG和SS拿面板,剩下靠晶片調教,再來先看日本產地,如果日本國內這3個型號的電視是馬來西亞廠製造,那就可以購買。

至於X95、X90、X85、X80要看狀況,現在大多數都是中國華星和中國京東方面板提供,少許尺寸是台灣友達或是群創,怎麼挑這4個型號? 如果日本的該型號產地標示馬來西亞製造,那就可以購買,至少品質會比較好一點。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2022年的日本SONY電視,某些型號的尺寸產地不一致。例如X90K,在日本55吋是中國製造,但是65吋卻是馬來西亞製,可見日本索尼會針對國內重點販售機型尺寸,選擇不同的國家生產製造維持品質。

台灣的SONY智慧顯示器,因台灣法規及躲避課貨物稅因素,跟該國進口必須標示該進口國的產地標誌,所以到台灣來才會有日本製和馬來西亞製造 + 變成顯示器。但是我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朋友確認,他們國內的SONY電視沒有半台日本製造,已經講到這麼白了,剩下的就自己思考。

以上這段內容因有取得資料,不方便在網路上公開,畢竟對於理性索粉的我來說,我還是不希望對自己喜愛的品牌譴責太難聽。SONY的產品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台灣分公司身上,所以現在我如果要買SONY顯示器,我會先去日本一趟或是委託日本友人確認真正產地,確認好再購買該型號。像這陣子在台灣炎上的SONY Xperia 1V手機,台灣沒有引進白金銀,我就打算直接去日本SONY大阪直營店購買。

最後還是一句老話,買東西不要看品牌買,那是很膚淺的人才會做的事情,你今天花錢買電視或是顯示器,就是要買它的技術,不然你花錢是花......3......小???? 噢...對了我順便嘴一個品牌,SAMSUNG今年2023年也學PANA、SONY改成顯示器,不再是電視了,怎麼現在廠商都好的不學學壞的。就算改顯示器,售後維修服務品質不好,改顯示器降價也沒用啦!!
台湾、日本と韓国のデジタル家電を観察し、分析し、評価するこ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