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極限是每秒60fps,那motionflow 120Hz (每秒120fps),有意義嗎?Sony HX-920 960Hz有意義嗎?

MM工坊 wrote:
你還要不加求證誤導他...(恕刪)


您還要不加求證攻訐他人到何時?

視覺殘影
跟LCD殘影
本來就是兩碼子事...不然您以為勒...
虧我早早就把兩者分成兩行...

是您前面不加求證攻訐他人時的發文
MM工坊 wrote:
人類視網膜呈現的是清晰度(也就是攝影器材上感光元件、印刷品或螢幕上的解析度),跟流暢度是八竿子打不著,如果連這個都不懂,建議您從頭學起。

我才反過來問:
清晰度 vs 視覺暫留
殘影討論的是何者...

所以沒有人"把視覺暫留所產生的殘影定調為"視網膜"的緣故"
請勿自行亂加劇情來當作不加求證攻訐他人的佐證或工具...
akira1104 wrote:
感謝MM工坊大大如此...(恕刪)

網路上教學相長,沒有輩份之分,千萬別用大來稱呼。
相互受益,更無須言謝。

顯示頻率到達一定程度後,越往上感官上的差異就會越小,但還是能感覺得出差異。
不過有個麻煩問題是,120Hz的訊源極少,支援120Hz訊源的顯示器更是少,許多所謂的120Hz、240Hz液晶電視,其輸入訊號仍僅支援60Hz模式,高於60Hz的模式似乎僅支援內部的動態補償運算使用。

大概只有主動式快門3D模式時才會允許120Hz的訊源輸入,且播放機也得支援3D模式(或許有例外是敝人所不知,若有網兄對其有研究,還請不吝補充修正),如果有辦法把120Hz 2D影片轉為主動式快門的3D影片格式,也許可以透過該模式得到120Hz影像頻率(不戴眼鏡),也只是假設、猜想啦

若電腦用的120Hz液晶顯示器能提供自訂120Hz掃描頻率的話,自然就能將60P影片動態補償到120Hz觀賞。
不過效能需求應該會非常恐怖,敝人使用MVTools2將藍光影片中1080 30P影像補償到59.94Hz時,用C2Q 9650就能占用95~100%的CPU使用率,要將60P補償到120Hz,沒來個8核12核恐怕難以即時運算出來吧...

蝙蝠俠暗黑騎士藍光片敝人並無購入,所以無法確認其影像頻率為何,不過電影皆使用23.976fps(24P)所拍攝,所以敝人猜測應該與如其它藍光電影相同,可能同樣是24P影像吧。

市售藍光片敝人不知道那些具備60P影像,敝人僅在友人那看過某廠商的藍光Demo片有1080 60P的風景攝影片段。

如果不是非Progressive不可的話,1080 60i藍光倒是不少,同樣可以動態補償到120Hz,如部分風景攝影、演唱會等,都不難找到60i的藍光片。
(當然還有...男生比較...喜歡的...也是有60i藍光產品,且絕大多數都是60i...
kevinciou wrote:
您還要不加求證攻訐他人到何時?

視覺殘影
跟LCD殘影
本來就是兩碼子事...不然您以為勒...
虧我早早就把兩者分成兩行...

是您前面不加求證攻訐他人時的發文

LCD殘影已經是十幾年前不成熟的初代TFT時代產物,現代談殘影誰會拿八股的LCD自體殘影問題來浪費時間...
而且我回文清清楚楚的說明是"視覺暫留所產生的殘影"~自己回七樓去看~
牛頭不對馬嘴的扯反應慢的LCD殘影浪費大家時間的是誰?

kevinciou wrote:
我才反過來問:
清晰度 vs 視覺暫留
殘影討論的是何者...

所以沒有人"把視覺暫留所產生的殘影只定調為"視網膜"的緣故"
請勿自行亂加劇情來當作不加求證攻訐他人的佐證或工具...

跟你說再多也只是浪費時間資源,自己的發言自己看。
kevinciou wrote:
顯示器成像原理的差異
與人眼視網膜成像的特性
大概在前面某篇回文的連結都交代得很清楚了

連24P與60Hz都分辨不出來的話,又何必在他人討論"流暢度"的討論串中亂打嘴砲。

MM工坊 wrote:
LCD殘影已經是十幾...(恕刪)

LCD殘影一點不八股~
人類就是因為把LCD反應時間推到極限了(2ms)
發現還是解決不了"人眼感受"到殘影的問題
才尋求用其他新科技/技術來解決
才會發現原來顯示頻率/幅率不是殘影的唯一肇因
我絕對不會像某專業版友覺得
MM工坊 wrote:
跟你說再多也只是浪費時間資源

回文就是希望幫助到人
或至少導正視聽...

---------------------------

MM工坊 wrote:
如果連這個都不懂,建議您從頭學起。


MM工坊 wrote:
那全世界使用50Hz與60Hz的電視台與製作公司專業人員都是笨蛋?所有設計出動態補償電視的公司都是神經病?將電視、螢幕掃描頻率設計為60Hz的工程師都比你還笨?只會浪費設備、浪費頻寬資源?

他們最可憐~被罵得一無是處...躺著也中槍

MM工坊 wrote:
那再多的背景也是枉然,只能說您不適合從事相關行業。


MM工坊 wrote:
似懂非懂的半瓶醋,不加求證的回文誤導他人,才真是以訛傳訛。


MM工坊 wrote:
象牙往往不會在其他動物的口中找到。


MM工坊 wrote:
既然你只會打嘴砲,連搜尋都不會用,敝人就費點時間把答案直接列出,再有疑問自己解決,不再浪費時間對牛彈琴。


MM工坊 wrote:
連24P與60Hz都分辨不出來的話,又何必在他人討論"流暢度"的討論串中亂打嘴砲。


聽說某大大很清高~不打嘴砲
只會一直責怪其他人打嘴砲?
kevinciou wrote:
在我看來...
"60Hz(NTSC)與50Hz(PAL)是能讓人眼感覺流暢的"最低限度"才對"
這句話就是最以訛傳訛的了..

這樣的話大家去電影院還有戲唱嗎...

自己從頭開始看,是誰先開炮?
裝清高!!!誰敢跟您比。

自己看不出來差異自己拿健保卡去掛號,到網路上浪費資源怪罪別人也無濟於事。

大言不慚的說~
kevinciou wrote:
LCD殘影一點不八股~
人類就是因為把LCD反應時間推到極限了(2ms)
發現還是解決不了"人眼感受"到殘影的問題
才尋求用其他新科技/技術來解決
才會發現原來顯示頻率/幅率不是殘影的唯一肇因
我絕對不會像某專業版友覺得...

kevinciou wrote:
我自己也引用過這篇文章~
不過要完全了解那篇在說什麼
可能還是要有些周邊或背景知識

結果連自己引用過的文章內容都不知道!

================================================================================
[鳥專欄] 我們需要120Hz液晶電視嗎 ? (上)---部分文章摘錄

既然真的有東西在那邊翻,就需要時間,而且這個時間以顯示裝置的要求來說,還不算短。想像一顆黑色的球在白色的畫面上由左往右飛過去。當球在畫面上移動時,球的位置所在的像素要顯示黑色,但當球離開後,那些像素必需要翻轉成白色。如果翻轉的速度不夠快,在球離開後它們才慢慢由黑翻白,畫面看起來就是黑色的球拖著一條灰色並慢慢變白的尾巴。你有沒有在 Windows 裡打開過滑鼠設定的「顯示指標軌跡」?看起來大概就像那樣。這就是用早期的液晶電視看 ESPN 的慘況。

不過,隨著液晶分子材料的進步和驅動技術的改善,現在LCD的反應速度已經大大改善。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在數個毫秒的時間內,叫液晶分子說站就站,說躺就躺,而這樣的反應速度已經足以追上大部份的影像內容,大聯盟的全壘打也不再拖著一條尾巴往外野飛去。

不過,雖然不拖尾巴了,但大家還會發現,為什麼球的邊緣看起來還是糊糊的呢?


原文出處: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884-bird-column-we-need-120hz-lcd-tv-on
================================================================================

哪裡提到解決不了?
現在哪一台螢幕沒解決掉?
哪裡說到用其他技術增加流暢度是因為解決不了液晶本身的殘影?

知不知道在"現代螢幕"視覺暫留所產生的殘影問題,最嚴重的是播放哪一頻率的影像?
答案就是你唯一能辨識的24P!
60P與60i影像在60Hz顯示器上根本不用在意這種問題。
MM工坊 wrote:
自己從頭開始看,是誰...(恕刪)


對阿對阿
回到原點
這句話您能解釋嗎
因為您火力四射的回文都沒有解釋這點阿
既然您都翻給出來自己打臉了...
還是連受人檢驗與質疑都不行?
(我提問可是超peace的)

24P跟60Hz為什麼用的單位不同
單位不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您的說法?

24Hz是電影的幅率
也是人眼視覺流暢的底線(一般性數據)...
而且這是國小就學的...(至少我的課本是)

--------------

所以59.94Hz打成60Hz就是千真萬確
絕對不貽笑大方~科科
好棒的比較標準...
kevinciou wrote:
對阿對阿
回到原點
這句話您能解釋嗎
因為您火力四射的回文都沒有解釋這點阿
既然您都翻給出來自己打臉了...
還是連受人檢驗與質疑都不行?
(我提問可是超peace的)

24P跟60Hz為什麼用的單位不同
單位不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您的說法?

24Hz是電影的幅率
也是人眼視覺流暢的底線(一般性數據)...
而且這是國小就學的...(至少我的課本是)

你先把前面未回答的問題回答完,我再考慮要不要浪費時間回答你。
kevinciou wrote:
在我看來...
"60Hz(NTSC)與50Hz(PAL)是能讓人眼感覺流暢的"最低限度"才對"
這句話就是最以訛傳訛的了..

這樣的話大家去電影院還有戲唱嗎...

由你開砲的這段話擺明就是要來戰的,還敢大言不慚的說Peace!

動態影像的最低標準

流暢度的最低標準
你要不要先搞清楚?

韓國課本如果寫孔子是韓國人、豆漿是韓國人的發明,韓國學生也要盡信?

別說課本了,就連技職證照考試都曾出現過多次錯誤,更別提上過多少次新聞被糾正錯誤的台灣課本。

不知道你的小學距離現在多少年?
就以敝人十幾年前就讀高中時的計算機概論中所教的"CPU的位元判斷方式,是以其內部資料線匯流排數量而定"舉例,照這種理論,現在的Intel i7不就是128位元的處理器!!!錯的離譜吧!
不同時代的資訊、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電影24P視訊是以Timecode為基準計算,其中包含Drop-Frames,若以頻率計算,正確是23.976Hz才對,打出24Hz只是讓人貽笑大方。。
01有個優點也有個缺點~~
要增長知識看戰文就對了!
缺點就是砲火猛烈呀!~~

兩位專業人士消消火吧!~~
給我個理由,憑什麼我拍照片還要拍到你喜歡??你有付我錢?

kevinciou wrote:
在我看來..."60...這樣的話大家去電影院還有戲唱嗎(恕刪)


戲院的24P流暢感並不好不是嗎?還是您覺得那樣就算很好了??

這樣就夠的話為啥魔戒前傳要改用48FPS拍攝,還有60FPS的系統也在蠢蠢欲動
MM工坊 wrote:
網路上教學相長,沒有...(恕刪)


請教MMさん,我現在是用Sony X3500,使用motionflow在轉換場景時偶而會出現頓一下不順的情形

主要相關設定如下

噪訊仰制:關
動作增強器:高
動態影片:自動1

有辦法解決嗎?還是這台的motionflow就是這樣子了?

另外好奇點腦螢幕120Hz的沒幾個,最近有出一台ACER的3D GN245HQ

這台號稱是世界第一台可以HDMI 3D輸入

請問這台在看影片時有支援動態補償運算嗎?(如30p->60p)還是只有3D時才會用到120Hz?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