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2578 wrote:?所以是?3原色中的 藍色技術問題有解決了嗎?? 抱歉我不太懂技術問題我也不知道 Panasonic 與 Sony 的合作有沒有包含 1000 小時 提昇至 10000 小時的技術授權放送用的,應該不會拿石頭砸自己招牌吧?然而小弟問也沒用我 1 不會去日本搬回來2 不會買 放送用 的
我覺得目前還是看 4K就好~OLED TV幾乎沒有 日本廠商 再推了....之前有看過藍色像素用電子光束去延長使用壽命不過目前技術 延長壽命有限面板構成 3原色1種是用 深藍色2種是用 淺藍色3為 紅色4為 綠色等到深藍色 色衰成 一半時剛好2種 淺藍色仔細看 OLED面板看的出來面板有 4色
pc2578 wrote:這種嚴格來說不是 可以接受的刻難技術日本人 根本不會推出個人認為OLED TV應該 BYE BYE 了看看還會推何種次世代 影像技術 如果是的話為什麼還推出 放送用 的商品還說 2018 目標要 80% 呢 當然,它說的目標不一定達得到 不過,我也想不出來,放送用的商品,誰能搶走 Sony 說的 80%
水云 wrote:如果是的話為什麼還推...(恕刪) ~~~ SONY宣佈 日本國內 無限期停止銷售 OLED TV!OLED TV 最大的缺點就是 壽命短OLED TV 只能約 5000 工作小時比起 LCD TV 可以高達 10000 小時SONY Bravia TV 保固2年 都被罵翻天換算使用時數後你會買只有使用 1年的 OLED TV電視嗎 ?
pc2578 wrote:這種嚴格來說...(恕刪) 應該是這種吧!QLED。QLED性能比OLED高將改變市場格局2013/4/7 新世紀LED網 量子點將大量注入市場。量子點可帶來更低成本、更長壽命和更亮照明,據WinterGreen Research公司最近研究《2013—2019年全球量子點量子點顯示技術市場份額、策略和預測》。 該公司分析師表示:“千克級量子點的批量生產商用化將改變整個市場格局,高質量、高產量和最低價格的量子點可提升是所有產業的產品質量,這一改變將加速產品演進週期。” 他表示,一旦生產商將更高發光效率的量子點集成到產品中,所有的廠商都必須跟隨,否則將大幅失去市場份額。量子點和量子點顯示技術所帶來的這種改變,是創造科學和工業新產業、產品和職能的典範。量子點應用應用的可能性在不斷擴大,新的應用正對其進步翹首以待。 量子點LED(QLED)商用焦點集中在關鍵的光學應用:光學元件激光正發展成為重要市場。液晶顯示LED背光、LED通用照明和太陽能量子點開始進入市場。開發商持續關注其他應用領域。 量子點QD是直徑為2nm—10nm的微小顆粒或納米顆粒。量子點是具有光學特性(由材料沉積技術所決定)的微小半導體晶體。其尺寸小至納米級,是通過綜合工藝做成。QD Vision公司將這些材料以解決方案綜合,並將其做成墨水或薄膜配方。QLED可帶來高性能和低成本。 QD的高飽和色彩具有巨大發光材料潛能,可滿足下一代顯示器應用,因為它具有高量子效率、高光譜分辨率和波長易維持性。由於QD可將光轉化為電流,QD可以用於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和圖像傳感器燈其他應用。 QLED顯示技術光效比液晶和OLED還高,而且製造成本更低。三星預估,其成本比液晶和OLED面板的製造成本低一半以上。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比OLED還好,比它更亮更便宜更節能。節能是強有力的特性。其功耗為三星現有液晶屏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其顯示屏製造成本為OLED和液晶的一半以下,而且壽命比OLED還長。 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採用有源方式以控制每一色彩像素的關和開。量子點必須採用一個薄膜晶體管。光或電刺激會使量子點發光。根據生產材料的量子形狀和尺寸,量子點能夠發出不同顏色。 充量子點知識補充: 1、量子點:電子-空穴對被限制在一個特定的長度內,即激子的Bohr半徑。如果電子、空穴被限制在一個小於Bohr半徑的區間內,半導體材料的性質發生很大變化。比如,吸收和發射光譜會發生藍移。這種現象稱為量子限制效應。量子點是在把導帶電子、價帶空穴及激子在三個空間方向上束縛住的半導體納米結構。 2、 與現存的白炙燈、鹵素燈一樣,量子點的發光光譜具有連續性,高演色性。 3、量子點的優勢在於可以高效地選擇期望的光譜。傳統的白光LEDs採用了藍光的LEDs上覆蓋著發黃光或者橙紅光的熒光素。這種藍光與黃光的冷光組合缺失了紅光,使得諸如人體皮膚等其他物體在該組冷光下顯色失真。當然,還有其他稀土材料(Rare Earth, RE)的熒光粉可以彌補該項缺失,但是較為昂貴的材料以及30%的能量損失使得失去市場興趣。 4、 在2700K,一般的紅光量子點顯色參數為90,比傳統白炙燈(95)略低,而遠高於現有LEDs(75)。而其能耗比為65lm/W,比傳統白炙燈(15 lm/W)和熒光燈效率都高。
在網友幫忙介紹下陸續找了2個師傅過來,雖然花了1800元還是沒辦法修好,還是很謝謝他們的熱心。最後我爸還是決定花三萬元請原廠修,現在原廠在幫我們從日本調零件過來,但得等4-5周,還好我叔叔借我們家一台電視可以讓我們撐過這段沒有電視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