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工坊 wrote:
市售藍光片敝人不知道那些具備60P影像,敝人僅在友人那看過某廠商的藍光Demo片有1080 60P的風景攝影片段。
如果不是非Progressive不可的話,1080 60i藍光倒是不少,同樣可以動態補償到120Hz,如部分風景攝影、演唱會等,都不難找到60i的藍光片。(恕刪)
先給個讚,好久沒看到這樣面對問題的帖子了
說到 1080 60P 這個規格,我這幾個月一直在相機版貼文,這麼重要的規格居然讓一台消費型的數位相機率先達陣,這才是平面電視真正的訊源,SONY 好樣的
SONY DSC TX100V
AVCHD / MP4(MPEG-4 AVC / H.264
PS/28M(1920×1080)/60p
FX/24M(1920×1080)/60i
FH/17M(1920×1080)60i
HQ/9M(1440× 1080)60i
說認真的,除非60/50P的規格從攝影-後製-到播放端都成為主流,不然現在的平面電視遇到交錯訊源,還是被CRT壓著打,不管去交錯做的多好.學理上,兩個field的時間差是沒有辦法完美的併成一個frame的,除非是靜物,這也是為什麼平面電視的影像處理晶片那麼重要
除非訊源本身是電影或者是24/30P的攝影機錄製的.後者的話兩者大概打平,前提是telecine要做好.
其實 fps的數字不是真正的重點,重點是你的原始訊號就是這樣,你再強的晶片也只能做到還原本體,不管在插補多少資料都是假的,能對應原始的格式才是正道.
對了,平面電視的插黑畫面,不是為了模擬CRT,是為了模擬電影膠捲,電影膠捲播放的時候有一半是黑的.放給你看的時候其實是每秒48fps.
有一些特殊的平面電視,通常是業務用機,會模擬CRT交錯掃描的行為,放出來的畫面像是斑馬條紋格行插黑,一般的民生機種是沒這樣的功能的
一直以來死守著CRT主要還是對訊源的強大的相容度,現在隨著錄攝器材慢慢的"平面化",平面電視才慢慢的有適合的訊源,不過在此之前已經莫名奇妙的成了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