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音響店定作一條HDNI 1M
後來跟鐵三角的HDMI 1M在32吋液晶用DVD放720P比較
其實差異不大

這兩條都不到一千元
最近看到AUDIOQUEST有特價(不過我懷疑拍賣賣的不是原廠線)
1M才兩千不到

要不要升級還在考慮中
cleaos wrote:
這些差異已非單純用01編碼正確性能解釋...(恕刪)

光看到這句……
您已經將討論的基礎,擴大到無限的變數,甚至…神的境界……
恕我不能及,Sorry~

前面說過,簡化再說一次,
兩條線,一條衰減較多,一條較少,
對接收端來說,只要眼圖都是夠開的,那對畫質來說,
兩條線都是沒差異的,並不會有衰減少的可以提升畫質的道理。

以下比喻或許不正確,但可點出人性中的牽拖心態:
哪天當HD無線數位電視普及了,或現在用碟形天線收BS訊號,
應該也會有人出來說,空氣品質好一點,電視會更銳利、更飽和喔!

這樣也不錯啦,空氣品質可以改善,不過別又有人出來說,真空最好……
這真是篇不錯的討論~~

理性地探討~~
來01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這種專業你來我往的"討論"
雖然看不懂門道
但很熱鬧
大家說的好像都很有道理
不過小弟比較納悶的是
既然樓主跟一些大大覺得有畫質因色等有差
可是有大大說根本沒差
難道認為有差的只是心理因素?
不過我也買過1m近千錢元的av線
跟原本一條幾十元的av線相比
居然我也沒看出有差異
是視聽器材太差?
還是超級木眼的關係?
弔詭的是
以前拿dv傳輸到電腦時
換好一點的1394線確實畫質有比較好
至少沒出現雪花

xwing wrote:
兩條線來比,即使有一條衰減較嚴重,若呈現的畫面都穩定無雜訊,
表示對接收端來說,眼圖都還是夠開的,不至誤判的,
那這時候對畫質來說,因為是數位訊號,所以兩條線都是OK沒差異的,

ykd521 wrote:
一條1千元符合HDMI 1.3的線,和一條1萬元符合HDMI 1.3的線,影音品質我個人認為並無差別,唯一有差別的是它的材質作工、耐用度、穩定度。

+1
傳送端 0101 ------> 接受端也是 0101
那展現出來的影音就該是一樣的
如果接受端可能變成 0111 或 0100 ..... 等
那表示畫面會有雜訊, 不會只是樓主說的清晰很多;
聲音也會有雜訊, 不會只是樓主說的音質變透明了.
HDMI的訊號雖是數位
但經過cable仍會造成訊號的衰減
及外在環境的影響
而且其中訊號沒有parity bit or error checking
所以訊號不見就不見了

衰減後的訊號到輸入端
這時就要看輸入端能不能夠判定這個訊號了
我覺得如果輸入端做得爛
或者要求較少的衰減
那就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影響
所以要多好的信號線,也會和使用者的環境有關係
長度越長、經過越多有干擾的環境
就選好一點的

但是我認為如果HDMI訊號有問題,應該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不穩狀況
如果只是覺得好像比較好,那應該就是錯覺吧

像是之前SPDIF的訊號會因為線材產生差異
我個人就很懷疑
裡面除了聲音的訊號
跟HDMI一樣,有control bit (channel info, etc)在裡面的
難道control bit都不會有問題
都是data bit在出錯


http://www.hometoys.com/htinews/dec05/articles/accell/hdmi.htm
HDMI is an outstanding connectivity solution and it’s no wonder its popularity is spreading; however HDMI technology isn’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HDMI cables are known for having a length limitation of about 5 meters. Copper cables longer than 5 meters in length often just don’t work. The cable’s impedance (resistance to sending the signal) increases as the cable length increases. At about 5 meters, the resistance is too high to pass the signal. Unlike analog video transmission that can display varying degrees of picture quality, HDMI digital video transmission either works or it doesn’t, it will display a picture or it won’t. This HDMI signal loss phenomenon can be described as “falling off a cliff” meaning there is no middle ground. This isn’t completely true, since an inferior HDMI cable can introduce some digital artifacts into the picture, but as a general rule this is a good description of HDMI signal loss.

by Michael Weizer, Director of Marketing for Accell Corporation.
http://www.accellcables.com
以 CD 傳送的 S/PDIF來說,理論上應該是完美的正弦波,但是兩光的傳輸線材會造成訊號扭曲,或是外界雜訊混入。雖然不影響 D/A 晶片的 0/1 判斷,但是會造成出來的類比訊號也被扭曲。

講白話一點:譬如原始訊號為 0V -5V ,經過傳輸線後, D/A 晶片收到的訊號是 0.01V - 4.99V, 從 0.01V 到 4.99 V的時間與原始訊號相比,慢了 10 微秒,D/A 輸出的類比訊號也會被扭曲

如果在 D/A 晶片前加上 buffer, 再給予高精度參考時鐘,則D/A 到的又是『乾淨的訊號』可以很大程度消除傳輸線材造成聲音上的差異

話題回到 HDMI, 裡面跑的訊號比S/PDIF 複雜多了,HDMI接收IC 對 Jitter 也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以數位顯示器(LCD/PDP)來說,輕微的 Jitter 也看不出來會讓某個相素的 RGB 值 (顏色)跑掉,所以我個人認為只要是符合規範的 HDMI 線材,高價線與低價線所呈現的影像應該沒差別。

舉一個例子,我之前曾經用非常爛的 DVI 延長線連接電腦螢幕,雖然電腦畫面多了許多綠色雜點亂閃,但是電腦螢幕呈現的顏色並不會改變







支持反酒駕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5206355900
上兩樓講的是正確的,
說好的HDMI線會讓畫面比較清晰漂亮,音質比較透明都是無稽之談,
剛好本人的工作與訊號分析有關,
我只要點出一點大家就知道為啥不可能了,
說畫面比較鮮豔漂亮表示每一個點的顏色都不對,
所以至少八個data錯一個data,
賣尬,你拿的是hdmi線嗎,還是拿漆包線自己接一接的,
基本上在可以傳輸的情況下要出現讓你可以發現的雜點,
就已經是錯誤率高到不行的情況了,
Frank Wu0953 wrote:
以 CD 傳送的 S/PDIF來說,理論上應該是完美的正弦波


我用示波器看過了,應該是方波,只是因為電壓上升下降的關係,所以是有點像梯型的變型方波
否則S/PDIF的另一種光纖傳輸,只有on off,要如何送正弦波?
S/PDIF全名為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所以我說訊號是數位型態不為過
數位一般來說,都是傳送方波,利用電壓的hi lo來解析出邏輯 0 1(用差動也行)

以下的網頁是google大神查出來的,有說明S/PDIF的編碼及傳輸方式
http://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148

訊號格式,封包格式都有說明,也有各欄位資料的定義
老實說,只要線材規格符合,資料收取正確,我想不透所謂換線材會造成音質的改變原因何在?

HDMI的規範我相信只會更嚴謹於傳送資料正確性

各位自行參考吧
(畫面多了許多綠色雜點亂閃),這個跟電源線也有關連喔、小弟的42吋某牌電漿電視也會出現綠色、紅色雜點.後來換了鐵三角電源線之後畫面都變正常了。
因該是說耗電量大的用品換電源線才會更明顯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