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又跑一次店家仔細研究畫質,剛好旁邊擺了一台LG非常吸引我,尤其是那遙控器大概是目前用過最方便的滑鼠遙控器了。 先前用過好幾台電視盒子,每次要輸入文字就覺得厭世,又懶得拿滑鼠控制,但LG這遙控器試用結果讓我非常滿意。
過幾天又跑了燦坤,剛好有撥同一個視頻讓我比較,跟LG(65UM7600PWA)比較下來感覺飛利浦這台不知是殘影還是顆粒感比較明顯,眼睛就看得出差異,LG 65UM7600PWA 之前定價是4萬多,現在價格跌到跟飛利浦這台一樣,真心覺得LG的畫質跟操控性大勝,飛利浦這台雖然規格滿滿,連Dolby Vision都有支援,但最後還是要回歸顯示器本身顯示出來的效果,一分錢一分貨,實際比較過後就知自己眼睛喜歡的感覺,我只能說謝謝樓主身先士卒。
1. 前面有人說用一用有重新開機問題, 我的使用情況告訴我應該是Android TV 9.0的問題, 因為我是同時有使用小米BOX S國際版9.0系統(剛升級), 當設備負載比較高的時候也會有重開問題, 例如你點進一個節目或影片, 但是他在載入資料過程中又不想看了多按幾次退出鍵就可能會發生當機重開的問題...目前等系統優化解決中
2. 畫面顆粒跟殘影是有沒錯, 尤其是快速動作的場景, 運動中的影像邊緣會有一些較大的顆粒, 但是近看才明顯, 我一般看電視的距離約2米2左右就還好, 當然這個距離用力看也還是看的出來, 不過已經比我的舊電視好了.
3. TIF bridge APP無法更新問題還在等看看那天會突然更新過去...因為對我目前的使用無影響所以還能等, 為何不重置試試看, 因為我有用IPTV... 重置要付移機費~~~哈哈哈
4. 愛奇藝語音畫面不同步問題也還在等解決方案, 但是有趣的是我昨天用小米盒子看愛奇藝發現也是有一點這樣的問題, 但是那個時間差小很多一般不會發覺...等等等~~~我等
第一要注意的是進階畫面裡的對比選項除了gamma(0)與對比度(100)維持不變以外,其他的增強選項建議都關閉(兩個對比設定、一個色彩增強、亮度感應、HDR模擬等) ,基本上如果覺得有暗部太暗、亮度太亮、部分彩度太高等這邊佔了一大部分的問題(附註:看房間環境光線如果比較暗的環境,gamma可以適當+1或2)。
第二是他的色溫太強調藍與綠,放風景之類的展示片會很亮麗,但是膚色等都會很奇怪,前面有人提供標準色溫的測試的白點數值,可以參考設置(每台的設定或許有差異我就不提供我的數值)
二點的部分WP是白點(可參考之前的數值,我個人把藍又減了一點),BP是黑點個人是將R+2、B-3。
20點部分1-20全部R+2、B-3(如沒有儀器,就自己肉眼微調吧)
另外他的設定andriod TV與每個hdmi都是分開的(開啟HDR與andriod TV裡的照片,設定也是單獨),每個都要單獨設定,但是色溫的調整會統一記憶,記得每個模式換成個人設定即可。
第三是基本的亮度、對比、色彩飽和部分(這部分70"的VA板與其他的可能差異較大,僅供參考)
記住對比是調整最亮的部分、亮度是調整暗部的明暗這點自己調整即可。
色彩部分由於VA顏色較淡,個人是設定成68(其實大置62-65就可以,不過這樣家人看得比較開心)
對比部分由於VA板亮度真的太高,設成41-43之間差不多,比較不會有螢光感。
亮度部分視暗部細節調整,可以設置在48-52之間,覺得太暗細節看不到就調高一點,顏色太淡就調低一點,自己抓平衡吧。
清晰度部分一般的cable如調整到5以上會有顆粒感太強的問題,建議設定在4以下(有線電視),有人覺得顆粒感嚴重的可能是開太高,一般安卓或其他解析度比較高的來源設定成1-2就好。
其他部分-
進階清晰度選項
ultra resolution效果不錯可以開。
動態樣式預設似乎是電影,個人是選擇標準或是關,可以避免上面提到的動態會有一圈的怪異感,或是也可以試試其他選項。
MPEG偽影削減我個人是打開的,降躁關閉。
至於HDR部分,白平衡調整OK後我覺得預設HDR鮮豔就很可以,就沒有特別去調整,實際上也可單獨調整,有興趣可以自己玩玩。
當然以上僅供參考,畢竟每台狀況不盡相同,知道原理去調就OK,記得每組HDMI與andriod TV都要單獨設定就好(再提醒一下除了色溫部分,即使都是選ISF白天裡頭的設定都是單獨記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