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 OLED 電視 爲何被 三星 SONY 放棄???

f15leon wrote:
所以你看了這影片,覺...(恕刪)


大年初一的就這麼熱鬧


miniLED等到可以實際量產上市再看看價格吧?!?


至於影片同上,沒做過校正的無法真正還原"標準色彩"的測試,實際上根本沒有意義啊!

一個使用X9000E一個使用B7T... 買的電視都比我高檔!

Rtings.com實際測量數據擺在那...LED能贏過的就是nits(亮度)...還有絕大多數價格比OLED便宜

jawel wrote:
樓上兩位, 就影片...(恕刪)

那是你不懂,,lcd比的上oled是絕對不可能的。

kinyo6001 wrote:
那是你不懂,,lcd...(恕刪)


意思就是你懂? 那你來解說下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Y33qHmlT0

jawel wrote:
意思就是你懂? 那你來解說下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Y33qHmlT0


不懂的才會一直看賣場影片比較吧?根本無法知道哪台電視細部設定,比較有何意義。

借用Rtings圖片

這是未校正前的電視顏色、白平衡、Gamma表現,左邊是X9000E,右邊是B7




可以看到B7預設的表現爛的可以,Gamma都跑到2.4去了,白平衡沒一個點是對的

這是校正後的表現



兩台電視都可以弄出很好的數值,B7略勝一籌,不過差異很小,也就是電視上看到的靜止畫面幾乎一樣。

但電視不是只有比較這3個項目而已,幾個公信力評測網站都認為OLED是2017最佳電視,早點認清事實吧。



f15leon wrote:
不懂的才會一直看賣...(恕刪)


所以呢?你連這兩段影片都否定,再貼數據出來,是掩飾自己沒有鑒賞的能力嗎?

任何的數據最終都要產出結果,廣域100%,然後調較出這種可悲畫質,但是最可悲是心裡暗示,睜眼說瞎話,電視無論什麼面板,其最終要展現出來的就是畫質,如果沒有好的調較和影像處理能力,再好的面板也是枉然
jawel wrote:
意思就是你懂? 那...(恕刪)
影片透過自己的LCD看 頂多還是LCD的表現去顯示色彩差異
影片無論能表示再高的色域 用了LCD去看 就是被限制住

OLED在最初就是因為顯示能力優異 被認為是取代LCD的技術
無奈藍光壽命一直無法提昇
色衰導致的色偏烙印問題使自發光類型的OLED一直無法成為電視或電腦螢幕
而被放棄的是這種自發光OLED 十年了 壽命依舊是致命傷
只能用在短期壽命的手機上

而LG OLED在壽命問題上作出改良 妥協於OLED與LCD之間的技術
使LG OLED在壽命上大提升 顯示能力上小輸自發光OLED外 大贏LCD
擺在LCD旁邊看 怎樣都是LG OLED表現出色

實際去賣場看看吧
不要因為不是點對點顯示就否定他大贏LCD的顯示能力
他是電視 不是電腦螢幕

當然RGB排列是最好的
但是目前該技術無法做到RGB排列 就只能遷就於他的優異顯示能力
電腦螢幕我才會絕對要求RGB排列的真實點對點像素對應

WRGB或P排列確實是邪道 為了技術不成熟前的成本節省
最終在技術成熟後 都應該要回歸RGB排列
可以等到那時候再做選擇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影片透過自己的LCD...(恕刪)

我說過現階段OLED.LCD是各有優缺點, 沒有否定任何一種, 但你似乎不懂我的重點在哪裡

在可以顯示出來的色域, 將其發揮到極致才是重點, 而不是強調數據多好, 這對於消費者沒有意義, 消費者關心的是結果和價錢

這篇文章是三年前, 現在所有大廠都已推出OLED的電視, 這是好事, 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而消費者如何選擇到適合滿意的產品, 就必須做功課, 現場觀賞比對, 然而這裡大部分的文章卻是批評鄙視挑剔, 有幾個是客觀提出如何正確甄選, 教導怎麼入門去評鑑一個產品, 每個人對於喜好向來是主觀, 但沒必要去否定別人的喜好,上面的發文引用許多影片及相關網站的文章, 這也是個參考, 在此也反映出許多人的人格修養, 及面對事實的態度, 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產品本來就是需要多樣化, 有競爭才有進步, 至於是何種屬性那是消費接受度的問題, 不同屬性自然有優缺點和其價位, 商家如何去推銷商品, 也有它的策略, 如同網站上的影片, 是否以預設值來比較, 其公平性如何, 觀賞者要客觀理性判斷, 若有質疑可以去檢舉或者去提告, 在這裡氣憤有必要嗎? 這貼子我就回覆到這裡
jawel wrote:
我說過現階段OLED...(恕刪)


現在的(LG OLED) VS (LCD) 就如同當年 (電漿) VS (LCD)

電漿雖(畫質好)但在(價格.耗電.亮度)上落後於(LCD)
最後下場就是退出市場

LG OLED 在過1~2年中國工廠開始量產,價格降到合理之後
是可以把LCD打到退出中.高階市場
尤其是大尺吋(60"以上)的電視

至於1~2萬的(42~55")低價位TV就是LCD的天下了

JVC 65"(2.5萬)的廉價LCD TV
也是有特定市場
但其品質就見人見智了


LG 55"OLED(2K/4K) 就是合理的價位,提供不錯的顯示方式

jawel wrote:
在這裡氣憤有必要嗎?..(恕刪)
好像只有你在氣憤而已
其他人都拿出各種比較方式 去呈現LG OLED的優點 尤其是LCD無法表現出的優勢
現階段 LG OLED色彩表現 純黑 暗部 都遠優於LCD 壽命遠優於自發光OLED

不知道你拿出的那比較影片為何會呈現那樣殭屍臉的樣子
個人懷疑是錄製與播放的機器色域不足 無法錄下OLED廣色域的豐富色彩 色階糊在一起
導致色彩的漸層變化階段增大 沒有細緻的漸層表現
在賣場看到都沒有那殭屍死樣子 而且比起擺在一起的LCD 各方面的顯示都要更優秀(除了價錢)

用了十幾年LCD 面板VA IPS tn高低階都看過
到現在我還沒誇過任一款LCD在純黑 暗部表現能贏過我家裡那台廢棄不用的古董CRT電視過
CRT 電漿 OLED在這純黑 暗部的表現 至今沒有LCD能勝過
這也是電漿繼CRT後會被推崇比LCD優的原因

簡單講
買自發光OLED電視 一年內就要面臨色衰導致的問題 「色偏烙印」LG OLED壽命沒這麼短
買LG OLED色彩表現 與純黑 暗部 遠優於LCD
這是LG OLED目前被推崇的原因
繼CRT 電漿後 目前能確實展示影片中純黑 暗部的表現的顯示裝置


自發光OLED電視能更完美顯示 但短命問題.................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現階段 LG OLED色彩表現 純黑 暗部 都遠優於LCD 壽命遠優於自發光OLED

這些我認為您說的有誤

1.OLED因為自發光,所以在極低電壓時,要驅動OLED到工作電壓會有控制難度
因此LG OLED在極低亮度畫面會呈現不規則條紋,這點經Rtings.com多次確認過
但只限於特殊測試畫面才會明顯察覺,一般電影、遊戲難以察覺,這都是Rtings.com說的

而松下針對這點有拿出以往設計PDP的經驗去解決
因為PDP也是自發光,一樣有工作電壓的問題
甚至必須一直保持預放電狀態,所以PDP依然無法做到完全黑
透過調頻、調整珈瑪之類的方式,讓暗部細節以及精準度提升

至於LCD因為背光跟液晶分離控制,液晶可以精準控制翻轉角度來控光
沒有自發光的工作電壓問題,暗部灰階是極為優良的
問題在於無法完全遮光,所以對比不高
而透過區控背光又會有光暈、或是關閉背光導致過暗等等的問題

2.色域部分目前三星金屬量子點技術色域是高過LG OLED的
雖說是微幅領先,但比較高就是比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LG雖是用WOLED+彩色濾光片的技術
但有特別設計過,所以色域遠勝一般廣色域LCD機種
儘管不是RGB OLED,但表現也是非常好,所以不要光看WOLED就排斥

像LCD主要也是靠提升背光的白光純淨度來達成廣色域

3.LG的WOLED也是自發光OLED,何來壽命遠優於自發光OLED之說
頂多可以說WOLED因為全部都是白光OLED,避免RGB三色衰減度不一的問題
實際使用該有的烙印問題依然免不了
以前版上還有人爆料說LG OLED壽命遠輸SONY專業OLED監視器系列
所以完全無法打進專業市場

---

至於另外一位網友,我也要提出一點,網路上的影片只能參考,無法展現實際畫質

LG WOLED可以做到完全黑,讓對比度達到無限、點對點自發光、廣視角
超快反應速度無殘影(不代表動態解析度高)、排名第二的廣色域

都是LCD很難達成的,LCD先天規格受限
目前大概就是只能做到95分,無法跳到98、99分
除非能夠用mini LED、micro LED當背光,看能不能做到點對點控光
儘管如此,視角、反應速度依然是原本的水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