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會牽涉到 畫面單一frame與使用容量
及每秒的frame數 也就是frame per sec
然後反應至光碟片100Gb規格。
所以 最佳解就是使用新解碼規格H.266
有效簡化容量與畫質的交換。
另外,小弟業餘 只知道電影所需要是
25frame per sec, 因為人類適應的播放
就是類似這樣的速度。
超過的60fps 所知用在電視劇或者電玩
如果不搭配使用方式,其實還是有些
負面效果,例如 電影中的場景會有
違和感。或者脫焦背景移動時異常。
其實 我想電視廠商想要標榜的是:
任何使用方式 他們製造的電視都支援
並不是說 任何使用方式都適合。
至於電影 60fps 應該有搭配電影院
有一些考量 不全然 就是賣家用為主
1.轉移特性(Transfer Characteristics):符合SMPET ST 2084電光轉換標準(就是依據Dolby Vision這一家公司的技術的PQ曲線)
2.色域採樣(Chroma Subsampling):4:2:0
3.位元深度(Bit Depth):10bits
4.彩色空間(Color Space)[彩色原色(Color Primaries)]:符合BT.2020
範例一(4K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58.8GB], 這是從ISO檔所擷取出來的主影片[應該是有稍微壓縮])



以上只有滿足其中二個條件而已, 所以我可以判定這一部影片的檔案是沒有HDR
事實上 這一部(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的 UHD(4K) HDR 藍光光碟 是有HDR的
Brian 168 wrote:
光討論 H.265所支援至4k畫質,
就會牽涉到 畫面單一frame與使用容量
及每秒的frame數 也就是frame per sec
然後反應至光碟片100Gb規格。
所以 最佳解就是使用新解碼規格H.266
有效簡化容量與畫質的交換
H.266都還沒有正式確定和公佈出來, 且H.266大家都知道要給8K(Super Hi Vision)用的
當初搞H.265就是要給4K用的....現在還嫌不夠用,,,那是因為 藍光光碟儲存容量的技術根本進步的太慢了....大家原先預估4K在起飛期時候 200GB容量的藍光光碟應該是可以商業化了,,,,結果到現在還在100GB....
依照進度我為8K擔憂了,,,,到時候藍光光碟聯盟又制定個 8K 120FPS為標準規範 結果電影界沒有一個鳥它繼續 8K 24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