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背光 被視為LCD TV可以與OLED TV對抗的新技術

SKAP wrote:
不是,差多了目前電...(恕刪)
但比較兩者的對比值, Q9F 似乎比 Z9D 好很多. Q9F 可能比 Z9D 更黑.

Q9F
原生對比6000:1
搭配 local dimming 對比 2萬:1

Z9D
原生對比4300:1
搭配 local dimming 對比 8千:1

Z9F
原生對比 1700:1
搭配 local dimming 對比 3400:1

pqaf wrote:
但比較兩者的對比值...(恕刪)

因為三星用自產的面板,品質比較好

原生對比至少都5000:1以上

在rtings.com的"黑白棋盤圖片"對比測試中自然比較高分

這種測法就是要避免有區控功能的LCD動態對比其實都可以灌水成1百萬:1

不然每台LCD規格都寫動態對比1百萬:1,有參考價值嗎?

LCD只要設計成偵測到全黑圖片,背光就完全關閉,這樣就能全黑不發光

但現實應用中,這樣對畫質提升根本沒啥幫助

SKAP wrote:
如果為真,那這技術很...(恕刪)

RGB LED拼出更高色域是可行,以前SONY就搞過.....這是當年Quilia 005 這台

https://www.sony.jp/products/Consumer/QUALIA/jp/products/005/index.html

當年沒錢買...超越了好幾個世代的精品,可惜

同系列的 Quila 015 CRT
https://www.sony.jp/products/Consumer/QUALIA/jp/products/015/index.html

應該是民生機種的頂點了.....

還有第一台 RGB 的OLED XEL-1 (這台終於趕在陣亡之前入手....)

認真說,這十幾年下來除了1080i>>4k 之外,到底有什麼進化呢??
mudada wrote:
RGB LED拼出...(恕刪)

早就知道了,還有一款比較民生的KDL-46XR1、KDL-55XR1
https://www.sony.jp/bravia/products/KDL-55XR1/index.html

缺點是RGB各色LED的衰減度不同,用久了會有色偏問題,加上成本高昂
所以SONY只出了這麼一代就淘汰,過幾年變成用量子點技術達成廣色域
不過現在SONY也不用量子點技術了...

還有在HDR規格出來之前
高階機種的高亮度、10Bit面板、廣色域基本上都無用武之地

只要看過目前OLED TV撥放4K HDR的畫面就回不去了
傳統1080P、4K電視都可以拿去填海了
miniLED: 晶粒大小100~200微米,應用:商用顯示器、Full Array背光、車用顯示器(HUD、dash等)和Signage(方向燈等)
microLED: 晶粒大小<100微米(市場期望最終達到15~20微米),應用:消費型顯示器電視

SONY的Crystal是商用顯示器,每個模組都十分巨大,成本也高不可攀
The Wall是miniLED商用顯示器,行銷噱頭

microLED這個技術還在研發中,至少5年後才可能進入一般消費市場,目前各家都在研究巨量轉移、固晶、重工、封裝等技術,其中巨量轉移包含epi to carrier的bin和transfer、carrier to substrate的transfer等,是公認的頭號攻關題目

由於microLED是「終極的平面顯示器」,它可以做到人們對顯示屏的所有期望:透明、超薄可撓、低耗電、高對比、高可靠與長壽命、高亮度、低成本(量產後),誰都不願意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台灣所有LED晶片廠、封裝廠,以及LCD panel廠,甚至驅動IC廠,都跳下來在開發中,Apple在龍潭有個超神秘研發中心 就是在搞這個

錼創....你只需要知道,他不是孤軍奮戰的,三星沒法把它吃了或偷技術的
whitesox wrote:
由於microLED是「終極的平面顯示器」,它可以做到人們對顯示屏的所有期望:透明、超薄可撓

microLED哪時有了透明、超薄可撓的特性?

請問有來源嗎?

SKAP wrote:
microLED哪...(恕刪)


用LCD的TFT玻璃做基板,你得到的就是透明LED顯示器了
microLED因為開孔率(透明/不透明面積)超大,只要以透明電路為基板,它就可以是透明的,但多數情形下大家不需要透明,於是廠商反而需要在玻璃上塗黑,一來讓面板變成不透明,二來增加反差
whitesox wrote:
用LCD的TFT玻...(恕刪)

那超薄可撓呢?

因為透明、超薄可撓的特性應該是說OLED

CES也展出過很多次,甚至LG還有大尺寸捲筒OLED面板

包含現在曲面螢幕的手機也是拜OLED特性所賜才能做到

但LED除了你這樣說,我從未看到

連產業新聞都說LED基板是硬的,很難像OLED那樣做成柔性屏

SKAP wrote:
那超薄可撓呢?因為...(恕刪)


超薄是理所當然,可撓也是理所當然,LED晶片打上可撓基板馬上就能用,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目前連硬板技術都還沒搞定當然沒人投入開發了,micro LED一小時必須打至少10萬顆晶片,理想上應該要打100萬顆,這目前在硬板上都還在開發階段

OLED的可撓其實是很不讓人安心的,OLED元件非常怕水氣,所以螢幕邊缘必須以高隔水框膠密封,而可撓代表框膠必須軟,軟了就要在隔水性上妥協,而且多次撓曲也很難避免膠水脫層,所以我非常不看好可撓OLED的壽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