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last4 wrote:又來了...不懂的人...(恕刪) 也別怪不懂的人只注意耗電量當初我也不懂電漿耗電特性,但標示耗電400W的42型PDP依然買了下去如果一台電視只注重耗電而不注重其它優點,那真的可以不用考慮電漿了
買電漿的人還會在意耗電量嗎? 最大耗電量要以白色最高亮度全螢幕維持跑才可達到。電漿沒有燈管,是每顆自發體隨內容物而調整。V10 在國外玩家 讓ISF 調效矯正達到 0.01cd/m2 這是 Kuro 8 代高階機種等級黑。至於第九代Kuro高階機種那根本不用比 0.00cd/m2(0.00後面的數字還需要拿出來嗎?)。前面這些以高階FullHD機種做評論。而G10 目前最高在 0.03cd/m2 左右跑 同樣也是以 ISF 調效矯正為主。以上以美國機種以及ISF調效矯正為主。英國(UK)版有被小閹。英國版不等於歐洲大陸(Euro Continent)版。目前黑色霸主還是Kuro 9代。白色表現方面以及亮度,Panasonic佔優勢。如果以出廠值來說,Pioneer還是最強的。因為出廠值幾乎根本不需要再做調效矯正,或只需小小的矯正就可以了。Panasonic THX模式也幾乎不需要調效矯正。 但出廠值為了Energy Star 驗證過關必須調暗整體亮度。還要注意液晶再怎麼黑還是無法跟電漿比整體畫質。保守例如: 如果電漿跑 0.06cd/m2 和液晶 0.06cd/m2相比。 電漿還是贏。電漿cd/m2 或 ftl 值不能跟液晶拿來相比。因為整體畫質看起來就還是不一樣。 還是電漿勝。除非液晶以 1920顆x1080顆LED背光,勝算機率滿大的。要不然就拋棄液晶換成OLED電視。目前整體"畫質"品牌排行(電漿+液晶):1./Pioneer (電漿)2./Panasonic (電漿)3./Sony (RGB-LED背光液晶)目前液晶來說以LED區域控制背光整體畫質來說排行:1./Sony2./LG3./Samsung以面板速度處理能力排行:1./Panasonic2./Pioneer3./Sony&Samsung註: LG 動態處理很差 (LG方式 240Hz = Sony & Samsung 的一半。)*品質方面永遠都是日本勝!!!*Panasonic外觀設計方面越來越讚!!!至於傳統CCFL和非區域控制LED背光液晶電視裡面,我推薦 Sharp 700UN,黑澤面、畫質優、豐富調效矯正功能(我懷疑這個就是Sharp和Pioneer合作的那台液晶電視)。小小建議: 如果要發揮電漿請在 第一個 100~200小時(Break-In Period)好好愛護它,建議不要超過 50%的 Contrast 和 Brightness 和 Color。電漿表現是剛買後(第一個100~200小時)不是最好的時候 -> "使用後會越來越好"然後在衰退。如果需要正確的Break-In Slides我有。可以選擇第一 個100~200小時 正確使用電漿或是利用100~200小時平均跑完第一個100~200小時或參雜使用。100小時是建議時數。建議範圍100~200小時。
樓主拍的圖實在漂亮,室內也相當美家中電視9月初掛了,最近也正在物色42吋LCD TV,但其實看來看去一直沒有什麼心得(LCD使用久了,已經對畫面中真實顏色的判斷失去標準,尤其在一大片電視牆前)不過Best電器剛好有將Panasonic 42X/S/G10W與一堆他牌LCD TV同時展出在BS訊號(店員說1080i)下比較,電漿的色調讓我驚豔,且S10價格與本來參考的奇美42X7000D差不多自此電漿便列入了TV的參考選擇中花了幾天在電視牆前罰站後,LCD看久眼睛會疲勞,部份畫面太過刺眼,在電漿上則沒有此現像再以天線收台視的類比訊號比較,LCD與電漿表現都不優,BS切過來反差真的很大自己是重度閃光,在看字幕時LCD就有症狀會出現了,電漿三台則不會所以為了自己的爛眼睛,最後選擇了電漿來當未來家中TV仔細比較X/S/G三台後,個人覺得不同訊號差異如下BS訊號: G>S>X類比訊號: G>X>S反光強度: S>>>>>>>G>X本來是想添購S系列但反光實在嚴重,雖然展廠很亮會惡化此情況,但三台之中S的確最慘最後將S移出考量清單,目前在G與X之間猶豫(價格可以差到13張小朋友左右)即使數據上明白表示要看出720與1080差異要非常近的距離,但為了PS3藍光片目前還是傾向G系列明天扛著PS3去展場撥"黑暗騎士"及"鋼鐵人",再打場SF4來做最後決定吧本週應該就會加入電漿家族了 最後想請問各位同好,電漿開箱檢查及初次使用上有什麼需要該注意的地方?謝謝補充: 電視壞的時間真不巧,831前還能把CRT折2張小朋友,現在PANASONIC都沒促銷了現在杯子還是買了就送嗎???昨天店員跟我講似乎沒有,他會幫我凹
KakimotoRift wrote:小小建議: 如果要發揮電漿請在 第一個 100~200小時(Break-In Period)好好愛護它,建議不要超過 50%的 Contrast 和 Brightness 和 Color。電漿表現是剛買後(第一個100~200小時)不是最好的時候 -> "使用後會越來越好"然後在衰退。 哇~真是受教了,KakimotoRift兄這方面的知識真是豐富,是相關產業的嗎?delay815 wrote:所以為了自己的爛眼睛,最後選擇了電漿來當未來家中TV 看的出來差異就不是爛眼睛啦!恭喜你不必再忍受LCD,加入電漿的行列囉~
delay815 wrote:樓主拍的圖實在漂亮,...(恕刪) 大大還只是在賣場感受而已...等到搬回家時您才會知道什麼叫電漿魅力用電漿唯一缺點就是~以後再也無法接受爛畫質的LCD了...眼晴養壞掉了...
delay815 wrote:樓主拍的圖實在漂亮,...(恕刪) 大大快去搬吧!你用G10玩SF4時和LCD相比就很有差距感覺了!比如他有一個在森林裡打鬥的場景後面有個圖騰和樹上一隻豹~背景看起來就很深邃立體ZANGIEF有一招摔技是把人抓起來轉一轉丟出去~用G10看他就真的很有立體的被轉圈圈的感覺而且當人甩到前方真的有比較靠近你的感覺...今天去小黃屋看到三爽6系列要10幾萬那台...SF4的展示這個招式立體深邃感真的就輸了.....很明顯比較平面!KakimotoRift wrote:買電漿的人還會在意耗...(恕刪) 我已經買20天了!看了100初頭小時了....可是我都超過50%(對比78亮度86)再看有時為了看藍光還改成(對比100亮度80)這樣對以後畫質有很大的影響嗎?我看我接下來100小時應該要好好給他燒機一下!懇請大大教學如何正確的Break-In Slides!感溫先!
KakimotoRift wrote:如果要發揮電漿請在 第一個 100~200小時(Break-In Period)好好愛護它,建議不要超過 50%的 Contrast 和 Brightness 和 Color。電漿表現是剛買後(第一個100~200小時)不是最好的時候 -> "使用後會越來越好"然後在衰退。 我是上個月網購, 在台北市網路購物買一買, 直接貨送到府, 運到彰化縣的父母家安裝.這一個月以來, 我爸媽都隨意看耶......
338553 wrote:真想看看Kakimo...(恕刪) 回338553大~小弟對上KakimotoRift大...並不會怎樣...也沒辦法蹦愛的火花...兩人距離千里之遠...而且兩人都是雄性...小弟只能說...松下PDP...小弟只會考慮買美規或日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