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無線電視五台是不是過了10年 也不會變成HD高畫質?

那個理由不就和職棒選手的狗屁說法類似

簽賭, 打假球, 泡夜店, 實力不如人就說福利不好

前二天還看到陳致遠在電視台唱歌


台灣最大的問題, 在於沒是非

日本是只要最好的

台灣是專收爛的, 然後自然排擠好的


給公視NHK, BBC一樣的預算, 還是搞不出像樣的國際作品

不為什麼, 因為這是台灣
kennykuo1964 wrote:
無意加入論戰,但是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 2,300 多萬人口的戶數約為 786萬戶(2010年5月)

那日本約為 1億2600多萬人口,NHK收視戶數會有這麼少嗎?想請問 cesior 大大引用的數字要如何解讀?...(恕刪)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 日本有4805萬戶(household, 2009年底的統計數).
又根據NHK的統計資料, 和NHK簽約的收視戶有3700多萬戶, 其中BS收視戶大約有1500多萬戶,
而簽約的3700萬戶裡大約有200萬戶欠費, 也就是實際繳費戶數大約3500萬戶, 佔全日本總戶數的73%左右.
TOKOBO wrote:
給公視NHK, BBC一樣的預算, 還是搞不出像樣的國際作品
不為什麼, 因為這是台灣...(恕刪)


公視自製或委外的節目都不錯啊!
雖然格局比不上BBC和NHK的大製作,
但絕對稱得上小而美.
BBC拍地球脈動花了相當於十億台幣的資金,
拍黃石公園則耗費相當於台幣八億.
我們的政府一年才給公視九億,
這些錢連維持公視基本運作都不夠了還想拍片!?

再來個超級比一比:
日本人口數大約1億2738萬,
NHK一年營運資金大約6800億日元.
英國人口數大約6111萬,
BBC一年營運資金大約是35億英鎊.
台灣人口2313萬,
公視一年營運資金大約是15億台幣.

kennykuo1964 wrote:
無意加入論戰,但...(恕刪)


https://pid.nhk.or.jp/jushinryo/know/jushinryo_data.pdf
報告第四頁,受信契約契約率。
左下方是契約率72%,右下方有計算公式。
NHK的節目明顯不如BBC

還有,韓國的節目應該有可能慢慢追上歐美


台灣的節目,只有人物間的關係

沒有什麼理性推理可言


HD只有要不要做的問題,別給我千百個不做的理由


看看台灣的偶像劇,就知為何台灣人總是說市場太小


這里應該有不少人看BS,有沒有注意到韓劇佔日本節目的比例呢?
==========
外國頻道商直接入台,別給我一堆文化入侵的鬼理由


台灣不必花大錢拍黃石公園,只要以bbc的手法拍我們住的台灣就好

不過我不相信拍得出來

完全不相信


公視比較好看的還是外國影集,本土那些哭哭啼啼的小品集還是自動關機


ps:有沒有注意到,台灣拍的片, 男人真愛哭丫,有夠娘

大家有看過ncis有 人哭嗎? dr house?

=======
還有公視現在仍是綠色的, 雖然有偽裝

台灣的節目永遠在人際關係打轉, 沒出息

現在bshi在演美國深海潛艇, 好啦,不多說了

好好看1000米下的海底世界



TOKOBO wrote:
台灣不必花大錢拍黃石公園,只要以bbc的手法拍我們住的台灣就好

不過我不相信拍得出來

完全不相信

中視的MIT台灣誌就是HD拍攝的。
公視有播過的野性台灣也是HD拍攝的。
野性蘭嶼有出BD的樣子。
公視HiHD播的 瀨上剛in台灣(好像MOD的 ELTA HD 也播過)就很不錯啊
看過一集澎湖海底的節目
不輸NGC HD或Discovery看到的海底景觀節目
不過 瀨上剛in台灣是台日合資的 JETTV製作拍攝的
這樣算不算呢
HiHD播的影片有些是公視自己拍的
有些是買來的,有些是接受捐贈的

個人覺得公視自製的影片比較好看的包括
野性蘭嶼、返家八千里、福爾摩沙的指環等等
(之前的活水溯源系列感覺比較普通)

買來的影片裡面
最精彩的是地球脈動、生命脈動系列
黃石公園、東西麵麵觀也不賴
(陶瓷、東方見聞錄系列比較不合我胃口)
怪醫豪斯則是我之前每天必看的節目

偶像劇普遍是接受新聞局補助
所以可以在HiHD播出
這部分的水準就比較差一些

最近正在播的湖泊新樂園雖然也是接受捐贈的
不過水準和內容比偶像劇強多了
其製作團隊應該就是MIT台灣誌的製作團隊
個人覺得比某些公視自製的紀錄片更好看!

所以... 說HiHD沒有好節目實在太偏頗了!
它可是讓我免費看了很多高水準的節目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