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1394 wrote:一直以來我印象中 DVD Video 的儲存格式最高應該只能 480/60i (NTSC) 或 576/50i (PAL) 吧,能否請您舉例一區哪一片 DVD 是 480p 的?
只要是 Movie contents, 一定是 24fps 的 FILM ... 尤其是 Region1 DVD 片...
沒看到 BD / HD-DVD 片, 其實也都是 1080p24 的...
高檔播放機跟電視強調的就是直接 24 fps 放送跟播放, 不要亂加工安插 frame ...
LCD TV 沒辦法, 天生就是持續式(hold-type)顯示, 而不是脈衝式(pulse-type)顯示, 只能安插一些算出來的中間畫面來降低人眼對於動畫的視覺特性...
但如果你買到日本的 Region2 Music Video DVD 片, 大都跟 SDTV 廣播一樣, 是 480i60 的 MPEG-2 影像內容, 因為拍攝過程用的器材跟廣播系統大同小異...
24 frames 的影像輸出到 60 fields 的 interlace 顯示裝置 (CRT / Hitachi PDP) , 就是做 3:2 pull-down 處理... 用 google 查一下, 也可以找到很多的相關資訊...
廣播訊號的 480i60 或是 1080i60 傳送 FILM 內容時, 就已經是做過 pull-down 的處理, 高檔的 progressive-display 電視就能夠動態的分析出來這種內容, 給它還原回去 p24 的影像資料, 忠實的用 24 fps 速度來顯示, 而不是做一些額外的畫面加工處理... 這樣才能得到最原始畫面的銳利度跟流暢感... 當然這是對 pulse-type 顯示裝置的最佳處理方式... hold-type 的 LCD 不完全適用..
剛查 Wiki,得知我的印象應該沒有錯,且學習到 --- 把 24p 安插進 60i 的這類過程就叫 Telecine (唸"tele-seen"),也叫 2:3 Pulldown 或 3:2 Pulldown;而相反地,把已 Telecine 過的 60i 還原回 24p 的這類過程則叫 Reverse Telecine 或 Inverse Telecine,也叫 Reverse 2:3 Pulldown。
Comparison of high definition optical disc formats
Telecine, the methods of 3:2 pulldown in video conversion
至於「高檔播放機跟電視強調的就是直接 24 fps 放送跟播放, 不要亂加工安插 frame ... 」,個人也不完全同意。
例如高階的 DVD Player 播放一區電影 DVD 時它輸出的 480p 應該仍都是 60p 而非 24p 吧,而倍頻電視個人也從未聽說過有直接以 24Hz 的畫面更新率來顯示 24p 畫面的,一般都是倍頻到 60/72/100/120/180 Hz 來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