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1394 wrote:
只要是 Movie contents, 一定是 24fps 的 FILM ... 尤其是 Region1 DVD 片...
沒看到 BD / HD-DVD 片, 其實也都是 1080p24 的...
高檔播放機跟電視強調的就是直接 24 fps 放送跟播放, 不要亂加工安插 frame ...

LCD TV 沒辦法, 天生就是持續式(hold-type)顯示, 而不是脈衝式(pulse-type)顯示, 只能安插一些算出來的中間畫面來降低人眼對於動畫的視覺特性...


但如果你買到日本的 Region2 Music Video DVD 片, 大都跟 SDTV 廣播一樣, 是 480i60 的 MPEG-2 影像內容, 因為拍攝過程用的器材跟廣播系統大同小異...


24 frames 的影像輸出到 60 fields 的 interlace 顯示裝置 (CRT / Hitachi PDP) , 就是做 3:2 pull-down 處理... 用 google 查一下, 也可以找到很多的相關資訊...


廣播訊號的 480i60 或是 1080i60 傳送 FILM 內容時, 就已經是做過 pull-down 的處理, 高檔的 progressive-display 電視就能夠動態的分析出來這種內容, 給它還原回去 p24 的影像資料, 忠實的用 24 fps 速度來顯示, 而不是做一些額外的畫面加工處理... 這樣才能得到最原始畫面的銳利度跟流暢感... 當然這是對 pulse-type 顯示裝置的最佳處理方式... hold-type 的 LCD 不完全適用..
一直以來我印象中 DVD Video 的儲存格式最高應該只能 480/60i (NTSC) 或 576/50i (PAL) 吧,能否請您舉例一區哪一片 DVD 是 480p 的?

剛查 Wiki,得知我的印象應該沒有錯,且學習到 --- 把 24p 安插進 60i 的這類過程就叫 Telecine (唸"tele-seen"),也叫 2:3 Pulldown 或 3:2 Pulldown;而相反地,把已 Telecine 過的 60i 還原回 24p 的這類過程則叫 Reverse Telecine 或 Inverse Telecine,也叫 Reverse 2:3 Pulldown。
Comparison of high definition optical disc formats
Telecine, the methods of 3:2 pulldown in video conversion


至於「高檔播放機跟電視強調的就是直接 24 fps 放送跟播放, 不要亂加工安插 frame ... 」,個人也不完全同意。
例如高階的 DVD Player 播放一區電影 DVD 時它輸出的 480p 應該仍都是 60p 而非 24p 吧,而倍頻電視個人也從未聽說過有直接以 24Hz 的畫面更新率來顯示 24p 畫面的,一般都是倍頻到 60/72/100/120/180 Hz 來顯示吧!?
cbmtvb wrote:
一直以來我印象中 DVD Video 的儲存格式最高應該只能 480/60i (NTSC) 或 576/50i (PAL) 吧,能否請您舉例一區哪一片 DVD 是 480p 的?


電影拍出來的 FILM 是每秒 24 張 progressive frames, 這應該已經是很基本的常識了吧.. 請不要把 DVD 播放機打出來的訊號搞混了...

早期 Region-1 DVD 片的內容, MPEG-2 Sequence Header 內的確是會給你記錄成 i60 的格式, 但是 MPEG-2 decoder 去解 bitstream 時, 其實每秒只會解出 24 張 picture ... 這中間有一些奧妙存在.. 以前我在做 MPEG-2 decoder 時, 遇到這種狀況, AV sync 機制會整死人.. 因為沒正確的解對 header 給的資訊... 每張 frame 播出時間點就會不對...

那種狀況是 MPEG-2 的 header 記錄了 3:2 pull-down 的資訊... 在 interlaced 輸出訊號上, 要照 header 指定的 top-field-first/bottom-field-first 跟 repeat-first-field 這些設定去傳送影像訊號... 遇到這種影片, 如果輸出 progressive 訊號時, 還笨笨的去做 deinterlace, 畫面的銳利度反而會下降...

現在大部分 Region-1 DVD, header 大都直接給你填 23.977 fps 了 (24000/1001) ... 這種就比較不容易誤判..


cbmtvb wrote:
至於「高檔播放機跟電視強調的就是直接 24 fps 放送跟播放, 不要亂加工安插 frame ... 」,個人也不完全同意。
例如高階的 DVD Player 播放一區電影 DVD 時它輸出的 480p 應該仍都是 60p 而非 24p 吧,而倍頻電視個人也從未聽說過有直接以 24Hz 的畫面更新率來顯示 24p 畫面的,一般都是倍頻到 60/72/100/120/180 Hz 來顯示吧!?


那表示你的 DVD 播放機還不夠高階...
不過這在 HD-DVD / Blue-ray 播放機上面, 幾乎都是快變成標準功能了..

美規的高階電視一直都有 p24 的模式... 連以前的 WEGA CRT 也有..
所以其實 CRT TV 也不一定 100% 都是 interlaced scan, 有些也是有支援 progressive scan 的...
講白一點, ATSC 的節目有可能把 Movie FILM 節目直接送出 MPEG-2 1080p24 的 bitstream ...

這讓我想到大概 7 年前在上司家中看過一台不錯的 ... 40" 4:3 WEGA CRT TV ...
這是我看過商品化中最大台的影像管電視...

Pioneer PDP 是有倍頻到 72Hz 的能力, 不過一些 review 似乎都說, 畫質變差... 會比較糊...

這個原因大概是因為 FILM 內每張畫面有記錄 Motion-blur 的影像訊號, Motion Estimation 很難去 100% 追蹤出每個點的正確移動方向... 所以用算出來的內插影像, 並不一定是很正確的~~~ 我在電器賣場看的那些 120 Hz LCD TV , 感覺上也有點是這樣...



pie1394 wrote:
現在大部分 Region-1 DVD, header 大都直接給你填 23.977 fps 了 (24000/1001) ... 這種就比較不容易誤判..
感謝您的不吝回應指教。

相信您說的一區 24p DVD 片是指原生就 480/24p 編碼,而非 24p inside 編碼的 Telecined 60i 傳統院線電影 DVD 片吧!

但即使您言之鑿鑿,小弟我仍感到八分懷疑,而且照理講若一區已有許多原生 480/24p 的片子,那三區應該不太可能都還沒有吧?  能否請您幫忙查一下三區哪一片是原生 480/24p,我想去租一片來求證看看?

額外請教,請問您知道「回到未來三部曲」DVD 一區或三區片是否是原生 480/24p 呢? 若是,我可買一套回來收藏,因為個人蠻喜歡這部片子,等BD一出我一定會馬上買。



pie1394 wrote:
那表示你的 DVD 播放機還不夠高階...
不過這在 HD-DVD / Blue-ray 播放機上面, 幾乎都是快變成標準功能了..

美規的高階電視一直都有 p24 的模式... 連以前的 WEGA CRT 也有..
同樣地,即使您言之鑿鑿,小弟我仍感到八分懷疑,能否請您不吝舉出哪一台 DVD Player 能直接輸出原生 480/24p 的 Video 訊號?  以及哪一台高階家用電視(給專業器材用的專業監視器不能算)能以真正 24Hz 的畫面更新率來播出電影片?

以上可能有點冒犯您,還請您多多包涵。
明天要搬新家了,今天中午終於收到42PX80T,可惜我訂的Pioneer DVR-550H-S還沒有收到,且新家尚未裝第四台,所以只好先拍幾張照片,有空時再多測試看看:
1.好大的紙箱,與視訊盒外箱,左後方是未來搭配的Pioneer VSX-917-S

2.側面強調新功能

3.與Panasonic TC-32VPK 液晶電視不同風格的遙控器(電漿的遙控器感覺起來好簡單)

4.座架,因為這台電視是老哥捐的,結果貨運公司只負責送貨,所以小弟只好自己安裝

5.視訊盒:按圖鎖上,蠻容易的!

6.拍張數位電視畫面,奇怪,看電視時畫面超清晰,拍照後慘不忍睹!

cbmtvb wrote:
感謝您的不吝回應指教。

相信您說的一區 24p DVD 片是指原生就 480/24p 編碼,而非 24p inside 編碼的 Telecined 60i 傳統院線電影 DVD 片吧!

但即使您言之鑿鑿,小弟我仍感到八分懷疑,而且照理講若一區已有許多原生 480/24p 的片子,那三區應該不太可能都還沒有吧?  能否請您幫忙查一下三區哪一片是原生 480/24p,我想去租一片來求證看看?

額外請教,請問您知道「回到未來三部曲」DVD 一區或三區片是否是原生 480/24p 呢? 若是,我可買一套回來收藏,因為個人蠻喜歡這部片子,等BD一出我一定會馬上買。


老實說我自己沒買過 Region3 的 DVD 片... 以前都是隨便拿些別人買的片子來測試一下而已...
Region1 片子我倒是有一些.. 不過已經好幾年沒翻出來看了...

記得以前有些 Region3 的片子, 壓縮設定蠻奇怪的就是...
人家 Region-1 Movie (FILM) 的影片, 就只是 header flag 指導 dvd player 做 tele-scene, 壓縮內容仍然是 24 fps + progressive frame ... 完全沒有 field-motion 的成份... 這樣每個 frame 分配到的 bit rate 跟壓縮率才會比較高...

Region-3 的可能會有那種頭殼壞去的壓法, 先做完 pull-down 成 60fields 後, 再進 encoder 壓成 720x480i60 ... 30 pictures + field-motion ... 同樣是 8.8 Mbps 的 DVD , 就算是同樣設備壓出來的, 這樣的設定一定輸 Region-1 的...

真正需要 field-motion 的模式, 是片源原生為 interlaced 的狀況, 在移動物體的邊緣, 奇數跟偶數線是不同時間點的影像, 用 field motion 的模式, 會比較有較高的機會找到匹配, 不需要 iDCT 補償的狀況... 不然光要多記一組 motion vector, bit rate 沒比較省...


cbmtvb wrote:
同樣地,即使您言之鑿鑿,小弟我仍感到八分懷疑,能否請您不吝舉出哪一台 DVD Player 能直接輸出原生 480/24p 的 Video 訊號?  以及哪一台高階家用電視(給專業器材用的專業監視器不能算)能以真正 24Hz 的畫面更新率來播出電影片?

以上可能有點冒犯您,還請您多多包涵。


那些電視是在 HD-DVD / Blue-ray 問世之前就存在的...
不過年代有些久遠了, 實在是記不清楚... 的確有可能是我記錯了...

這邊算是我沒講清楚... 我是指電視可以吃 p24 的訊號...

CRT 用 24 / 30 Hz 顯示, 畫面一定閃到吐血... 就算 PDP 也一樣...
只是這種倍頻方式跟低階的 LCD TV 一樣, 單純的重複顯示相同的畫面而已... 重點只是在降低閃爍的狀況...

Pioneer PDP 既然有 72 Hz display mode, 那表示灌 p24 的訊號進去時, 面板的刷新頻率應該就是會調成 72Hz... 不管有沒有開那個影像倍頻模式~~~

老實說我家的那台 Hitachi PDP, 我還給它用 DVI 灌過 1024x1080i120 的訊號... 用 8800GTS 生出來的...
畫面的橫線還真的就很穩定了...

只是跟 XP 下的 VMR, EVR 搭配怪怪的, 播 24 fps 的影片在上下移動時, 中間會有斷面, 這個現象的英文應該叫做 tearing ... 結論是不好用...






請問有網友已經看過50PZ85T了嗎?想請問比起50PZ700T是否進步許多?Y拍上50PZ85T價格在9萬以下,原本想入手508XG,不知道該不該省下這些錢去買50PZ85T?之前在看50PZ700T時,看了多台總覺得看起來太過柔和,應該說是霧霧的,老婆大人也是這樣覺得,看第四台更是慘,這對老婆來說是很糟的事情(對我高訊源愛好者沒差啦),不知道85T有沒有改善,還請有看過的網友提供意見,謝謝。
北方孤雄

鹹鹹四處走 wrote:
明天要搬新家了,今天...(恕刪)


請問這台 42PX80T 是在那個通路拿到的?這幾天去小黃屋問了店員,得到的回覆都是七月初才有機會出貨。

雖然面版只有 1024*768....最高只有模擬支援到 1080i 嗎?

有點後悔上星期太衝動先給他訂了一台, 現在在考慮要繼續等還是改走LCD路線....
scania45 wrote:
請問有網友已經看過5...(恕刪)

小弟是沒看過實機
不過就本人逛相關網站的心得來說,
Pana的新機在亮度、反光方面的問題有所改進
除非兄台家裡的客廳非常亮,不然應該是不會有霧霧的問題

看第四台方面…就要請有看過的人現身說法了

給樓上的
上面的網兄有提供開箱照
盒子上就寫了支援到哪了呀
scania45 wrote:
請問有網友已經看過50PZ85T了嗎?想請問比起50PZ700T是否進步許多?Y拍上50PZ85T價格在9萬以下,原本想入手508XG,不知道該不該省下這些錢去買50PZ85T?之前在看50PZ700T時,看了多台總覺得看起來太過柔和,應該說是霧霧的,老婆大人也是這樣覺得,看第四台更是慘,這對老婆來說是很糟的事情(對我高訊源愛好者沒差啦),不知道85T有沒有改善,還請有看過的網友提供意見,謝謝


我在賣場看這台與擺在隔璧的 PX700T 播同樣的 DVD source 相比, 也是有這種感覺...
一方面是解析度差別, 影像處理器放大畫面時弄得有點糊, 另一方面覺得是點的最大亮度表現力有差...

今年新出的 FullHD PDP 面板, 對比度似乎都有志一同, 要比 HD PDP 面板高一倍, 達到 30000:1 ...
感覺上是因為要彌補每個點的最大亮度表現力輸一些的缺陷...


kkmdti wrote:
小弟是沒看過實機不過...(恕刪)


就是看到開箱照的外箱圖示才覺得怪阿,只提到 720P/1080i, 其實一開始是看到 1 樓的型錄 scan 圖,上面明明寫的是支援 1080P , 還是那條規格是指 50PX80T ?

很猶豫要不要去小黃屋改訂 42PZ85T 或是改成其他 Full HD 的 LCD 機種, 但是子彈又有限,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

補充一下, 我平常只有看看第四台,未來計畫從 HTPC 放一些養動物生出來的片源, 不打電動, 藍光片可能距離我有一些遙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