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lin wrote:
音響這東西是很有趣的...
話說同軸跟光纖輸出不就是數位化了嗎?
為何.....線材不一樣出來的聲音就不一樣呢? XD
因為有人覺得receiver 加個墊子聲音就會不一樣阿
講這麼多
結果都沒看到有人敢拿千元線跟萬元線拿來做矇眼測試

八成是看不出來吧 科科 一切都是虛榮心引起的心理作用
一但事先知道是萬元線 無論看到什麼東西都會覺得很漂亮 科科
線才好壞是一定有差!
但是可能非人眼與人耳可分辨出來!
僅有少數的人可以直接判斷出來搭配的線才好壞!

要依靠專業儀器來校正!

對正常人而言重點在於插頭的精密度與耐拔插能力而已!


但是若是純金的線材的話倒是值得購入!
純金不易氧化且柔軟性夠作為線材傳輸的話一定非常實用!
且沒錢的時候可以拿燒掉封裝材質拿純金換現金!
其實我不是來亂的!


黃金手機, 黃金外殼的PS3訂製品都有了, 黃金白銀做的線材當然也是可以的....只要當做工業藝術奢侈品來看就好了.
數位影音傳輸的失真只有兩種

jitter和訊號錯誤

jitter造成的失真只要在接收端用時基精準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就能輕鬆校正

訊號錯誤就必須靠重傳比對才能修正
如果一條線最重要的數據就是這個
為何不拿去測一測
傳一億個訊號看看會錯幾個?

這樣不是最有說服力嗎?

CUFOX wrote:
數位影音傳輸的失真只有兩種

jitter和訊號錯誤

jitter造成的失真只要在接收端用時基精準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就能輕鬆校正

訊號錯誤就必須靠重傳比對才能修正
如果一條線最重要的數據就是這個
為何不拿去測一測
傳一億個訊號看看會錯幾個?

這樣不是最有說服力嗎?


沒錯!!

其實我相信透過HDMI線來聽CD的話, 線材可能會影響jitter失真, 畢竟CD的規格
是一個古董(就電子技術的進步來說)了. (但是為了用HDMI的訊源播CD花上萬元
買線材, 我只能說這種人口袋深度不可測....)

影像的話好歹我也懂一點, 說什麼畫面會更鮮明~ 請把訊號量給我看....告訴我從
訊源8bit傳輸的一個RGB(255,0,0)的pixel用爛的線會變成別的值, 用好的線就
是對的!! 否則就只是放屁而已....

我從當學生的時候就看這些搞雜誌的傢伙唬爛, 到現在都快40歲了, 這些人還在用
一樣的方法唬爛...真是夠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另外如果講到很差很差的線材(甚至未經過認證), 在傳輸有HDCP的內容時, 的確可能會有一些問題.
看來如果傳輸錯誤率高到一個程度, 會嚴重影響HDCP的解碼. 很在乎的人最好是去買有認證過的
大品牌線材.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這編輯說得的確是誇張了點
還是該說寫作能力風格
沒有隨著時事改變與進步?
也許他該說比較沒有雜訊. 清晰. 失真度低 這樣會比較為人所接受

個人覺得買這些線材
最重要的是衡量口袋的深度
和自己有沒有相稱的兩端器材
口袋夠深有高級器材又覺得有差的人就買吧
高級的線材
接頭規格的誤差.包覆材質的隔絕度.線材用料的傳導率.失真率.氧化率
多少一定還是有差
從95分要進步到100分花出的心力
遠比要從90分進步到95分花的心力多很多
就看你願不願意花比較多的錢去達到
而高級的線材因為市場小眾 產量也小
所以高級線材的售價/成本比
本來就不可能跟量產線材的售價/成本比
這些不只是在線材方面
而是放諸所有產品皆準的
所以小眾.精品的價格都取決於個人價值
廠商也比較難COST DOWN
像是女生愛買的名牌包包. 還有我們熟悉被大眾市場淘汰的PIONEER的 KURO...

我覺得即使是數位化了
但是數位訊號最終還是要靠物理介質傳遞
終究實際上也還是是一種類比傳遞紀錄的數位訊號
所以介質的好壞還是會有差異的
如果在未來在更大量精密的訊號傳輸時
容錯率要求更低時
數位線材材質的要求一定會更高
當然或許又會有新的規範出現

一般人其實只要買有認證過的...
像大通就便宜又好用了
正因為這些的是量產
使用的是可以接受的一般線材
價格自然也可以壓得比較低

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
也不必硬說別人的不好玩~
最重要的是自己玩得開心就好~
Keeps
sk869453 wrote:
講這麼多 結果都沒看...(恕刪)


你出錢 然後用我家器材測試 我就跟你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