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購入P牌46G20w(1920x1080), 這是第二台電漿了 (之前一台是L牌60UD"1366x768"). 一切還是以眼見為憑+個人喜好設定; 看過也比較過很多LCD/PDP品牌, 本已要下訂S牌LCD, 但最後還是選擇PDP. 只因為看了很多BD之後(尤其是阿凡達)... LCD: 畫質細膩...但如同動畫般的畫面; PDP: 立體感足...黑中層次分明. 我的想法是: 鮮豔亮麗並非重點, 而是接近人的眼睛, 所看到的色彩和深度, 才是呈現物體最真實的一面. 至於第四台訊號和LCD/PDP關悉, 前面大大們已發表過了, 不再多加敘述. Anyway, 等待所有頻道 HD訊號的來臨吧, 只有HiHD不夠啦, 也可惜了原本Full HD世代的電視...
我本來也是看好了P牌42" G20電漿要放客廳
無奈家人說客廳的9年老映像管平面電視依舊清晰亮麗不給換
只好買一台32"放房間玩PS3和看HD攝影機拍的東西(正在想要不要裝BS)
現在電漿已經沒有小於42"了,只好買了SONY 32" EX500

使用起來我覺得液晶還是銳利刺眼了些
一樣是播放阿凡達BD片,和我帶去百貨公司請他們在P牌G20W上播放相比
電漿明顯看起來舒服很多
比較接近傳統映像管的味道
可惜房間實在放不下42"的機子

回歸主題
雖說一般公認SONY的第四台處理能力數一數二
但SONY 32"EX500播放第四台的效果比九年 TOSHIBA 29"老平面映像管電視還差
而且是差很多,大概是90分比65分這樣
難怪台灣HD電視普及率差
訊源不長進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