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
如果是自帶進口,貨物稅+進口稅+推廣貿易+營業稅將近30%。
但如說明自用,主動申報能不能減免營業稅5%我不得而知。
BIC CAMERA其實可以用到8+8%折扣 (免稅+東京地鐵一日券附贈折扣8%) 最少都有7%券
8+5%的折扣應該是YUDOBASHI,使用VISA卡的折扣。
如果以BIC售價235000來看,你自己去可以買到20萬円日幣免稅金額。
運輸費用為固定成本不列入此內。
到台灣是會是用護照單上的那張免稅明細表去扣稅。
如果去掉16%滯日免稅額,兩相折抵下你最多也才付出14%關稅成本。
且更不用麻煩日本友人,日本人的個性是很怕麻煩到別人吧。
就算再怎麼好,這種麻煩事我覺得總是欠人一個人情。
總的來說你根本沒有省到多少錢,卻沾沾自喜,高談闊論的放聲說逃稅真爽。
這篇文章放出去,加上MOBILE01臉書粉絲團的推波助瀾,我相信會有許多機場從業人員關注到。
相信是弊大於利! 會從日本帶一台頂級4K 夏普電視的人少之又少。畢竟在台灣可以說是用大炮打小鳥!
有些時候稅務關給你方便,就暗自竊喜就好。
你的表面上購金為日幣283750円(含運至台灣機場),折合台幣約73500左右。
如以BIC CAMERA免稅+折扣購入約為日幣20萬円+運輸至台灣總費用48750=248750日幣
台灣方面扣稅則是以護照免稅單為主,20萬*30%=260000日幣 +運 TOTAL:308750
以上為大約粗估,雖然可能多付出約台幣七千元左右。
但是至少不用麻煩日本友人,不用鞭策謊言去呼弄海關。
且看版大您應是生活無虞之人,實在不須如此。
然後.....我的確是正義魔人! 完畢
徵姨大將軍 wrote:
不過,自己出國帶東...(恕刪)
想當年,小弟也曾從美國飛一台 Panasonic 電漿電視回來
入手總價 NTS 46,000 VS 國內 NTS 65,000
孰料,才過兩年多,國內竟然已可買到更好,價格更優惠的產品了
這些電子產品,行情一掉都掉很快的,跌幅跟3C產品一樣慘忍
所以,傻B當過一次就好,以後我應該不會再幹這種事了
寧可在台灣小等幾年,在台灣買就好了
但樓主的熱血精神還是值得稱許的
偶爾熱血一下,也是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

思考二:
因為大家一直跑去國外,或找代購買東西
久而久之,業者一定倒光光
甚至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這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連鎖反應
(A沒賺到B的錢,A就沒辦法去買Z的東西,依此類推...,B將賺不到C的錢)
最後自食惡果,搞到連自己B都失業了,都有可能
未來台灣產業,只要可以代購、可以從國外帶的產品
將不再有業者經營,也沒人敢經營
最後,全台灣可能只剩餐飲業、台電、自來水公司...等等
「當下有立即需求」的物資提供者可以生存
沒電,電視、音響鐵定沒戲
沒水,我們3天就沒命,哪還有閒情逸致看4K
沒飯吃,還來不及看直下電視,就直上天堂嚕
這是我的另一個觀察+感嘆
雖然我還是繼續去國外買東西....

這就是全球化後所降低的交易成本帶來的好處阿
例如全球的amazon,中國的掏寶
都是代表了現今的商業模式已是全球化了
這也代表一件事
台灣人去德國amazon買東西,去中國掏寶買東西
相反的
德國人,中國人也可以來台灣露天(?)買東西阿
(話說我還真想不出來阿 XD)
不然政府一天到晚都在高喊貨貿,服貿,台灣要開放???
別忘了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如果台灣有好商品跟有好服務
我幹嘛去外國買阿
前面一個舉的例子很怪
你是會購買兩年前的產品嗎?
產品引進台灣需要兩年的話
依照現在電子產品研發的速度來看的話
肯定是一個世代的產品
也就是台灣代理商只願引進舊款
那我相同的價格可以買到最新款的產品
那為什麼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