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悶了很久,以前第一次接觸1366*768解析度時, 很多
電腦都還不支援,僅有 1360*768, LCD TV 剛出來時候還有
1280*720 機種,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 1366變成主流
找了很多資料都找不到,1366*768解析度的由來?
HD 不就是720P嗎 1280*720 , 怎會有 1366*768呢?
有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就常聽到對吧, 這是VESA規範的解析度.

後來寬螢幕普及了, 1024X768就加寬, 變成 1366X768, 一樣列入Monitor 的 VESA規範.

同樣的 1600X1200也是傳統的 Monitor Panel, 但加寬版就變成 1920x1200.

但是, 隨著影片用的 1080p Full HD的規格日漸普及, 1920X1200 Panel 反而被 1920X1080 Panel逐步取代了. 但也只有這一款被取代. 而 Monitor 用的 VESA規範也順應民意, 增加了一個 1920X1080解析度.

以前的 1366x768 TV Panel, 只是跟隨 Monitor Panel VESA規範定規格, 並不是跟隨影片用的 720p定規格, 很多年前, 日本 Sanyo 還有出一款 1366x720的 Panel , 但因為用的人不多, 後來就不出了.

簡單的說, 市場上誰用的多, 西瓜就會向那邊靠, 如此而已.
了解.........謝謝啦
解析度規格搞的那麼怪 ,還真的有點麻煩
所以才想知道當初為什麼有這解析度出現
backgrounded wrote:
了解...........(恕刪)


感謝二樓的達人專業解說,小弟也是不解為何大家推行的解析度是
(480i/480p/720p/1080i/1080p)

而Panasonic卻主張(525p/750p/1125i/1125p) 有差異嗎?
Dean Liu.
沒有差異, 就我所知, 之所以數字會有差, 要追溯到日本早期的類比式 CRT HD規範, D端子 ( D1~D5 ).

由於類比式的 HD信號 D端子或是 Y/Pb/Pr端子, 其每一個 Frame還有包含垂直遮沒區部份, 連這些都算進來就便成 1125條, 但只算有效顯示的影像信號部份只有 1080條, 其實都是同一個信號, 起點終點的定義不同罷了.

但現在TV都改成 LCD Panel 數位式了, 所以用 1080條較貼近現實 (指有效顯示的部份), 但是講 1125 也不算錯, 因為 D端子類比HD信號還是存在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