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電漿電視(V、G、S系列)的黑階表現將隨使用時間衰減?

大家好,最近對選購新的電視十分有興趣,而在閱讀大量的網路心得後,

本已鎖定P家的G10W系列,原因為它優異的黑階表現,

但是在閱讀了以下網址(CNET)的報導後,

http://news.cnet.com/8301-17938_105-10437896-1.html?tag=mncol

http://news.cnet.com/8301-17938_105-10462105-1.html

http://news.cnet.com/8301-17938_105-20001640-1.html

發現美國有使用者反應,在購入P家電漿電視(例如G10系列)後,

初次使用時都對該電視的暗部表現感覺十分驚豔,

但是在使用約500小時至1500小時後,將明顯感覺暗部表現衰減的情形,

舉例來說,有某位使用者表示原本剛購入G10時感覺G10的表現優於他所擁有三星的A650系列,

但是使用過一陣子後,某天他卻發現G10的表現已於A650相若;

另一位使用者則是表示從他觀賞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經驗來說,

使用電視相當時間後,再次觀賞同部電影時,發現其暗部衰減的情況十分明顯且糟糕(really noticeable and detrimental)。

而CNET本身的實驗也表現出不論是G、V、S系列都有隨使用時間的上升而使暗部表現下降的趨勢,

但是具體的結論仍需更多的時間來測試。

至於Panasonic官方的說法則是承認以上電漿電視系列的確會有隨使用時間導致暗部表現下降的結果,

然而他們沒有說明的是究竟「使用多久的時間(500-1500小時?)」

會導致「如何程度的衰減(下降至與一般LCD的表現相同?或仍有相當程度的領先?)」

無論如何,Panasonic表示新G20系列的電視有改進以上的缺點,不過目前因為上市時間未久,

還沒辦法觀察出問題是否仍然存在。

姑且不論實驗結果的數據為何,我想要向各位購入P家電漿電視的先進們請教一下,

各位有注意到以上所述的P家電漿電視暗部衰減現象嗎?

還請各位幫忙解惑,至為感禱。







這個在幾個月前就在美國網路吵的熱轟轟
但是你會發現
再比較大尺寸回報的案例比較少
我也因為這樣才買了58"V10
小於52以下的比較容易會有黑階退色的機會

相對的, 退階不是每個人都看的出來
你如果是一般使用者絕對可以安心使用
除非像是特別的案例跳太多的(機率很小, 機王中的機王)
這可以叫原廠來給你換個面板試試

10年款我也相信Panasonic會比09年好, 可惜我等不到58vt25了
只好拿Samsung家的電漿版C8000

有空去avsforum看一下
會有你要的資料
轉述PFans兄的文章參考

電漿「理論上」是各點自發光,全黑情況只要完全不供電,就完全沒訊號,等同全黑。
但實際上沒辦法如此,因為電漿原理和日光燈、霓虹燈類似,如果從靜態直接點亮螢光體,螢光體的壽命會大幅縮短。
所以就算是在全黑訊號下,面板還是會保持一些些的預熱電流給各個螢光體以延長壽命,這導致了電漿的「黑」(或對比)沒辦法到達無限大的理論值。在房間極暗的情況下,就可以發現電漿並不是全黑。(但那個黑仍比LCD要好多了,而且質感不太一樣)

估計有些電漿所謂的「高對比模式」應該是將預熱電流再降得更低,以取得更沉的黑。
但帶來的犧牲可能就是螢光體在長時間的超低預熱電流折騰下,對低電流的反應沒辦法再像原來壓那麼低,最後會和無高對比模式的電漿差不多(或是仍優於無對比模式的電漿,只是沒原新機那麼低),所以松下不認為這是需要改進或修正的「問題」(松下應該是把這功能視為「額外」功能,而非常態功能)。

相關討論可以到這裡參考看看
http://forum.zhe-feng.com.tw/redirect.php?tid=1509&goto=lastpost#lastpost
降低黑階的現象是一定有的,

而且我相信是普遍的現像,

不過那也要看的出來才行.

除非真的有一定程度的功力,

不然我想其實一般用戶大多也看不太出來.

一生一定要擁有的3C!? 抱歉! 沒有這種東西!
white&blue wrote:
降低黑階的現象是一定...(恕刪)

確實如此.一般消費者要看出來.也實在是很難.也不必要太隨著網路消息.而聞雞起舞
除非用儀器來作測量.另當別論.但這有意義嗎.只要平常看第4台~影片.看的爽.售後服務做的完備就好了.你管它有沒有衰退
sueshing wrote:
但是在使用約500小時至1500小時後,將明顯感覺暗部表現衰減的情形,
目前約使用4.5月*30=135天

每天最少連續看6小時,是連續喔~!!!
外加間隔或連續3~6小時不等,

以每天最少9小時計算:135天*9小時=1215小時

我的42G10至少使用1000小時以上,黑階部份還是跟新機一樣.(至少我的眼睛是這樣感覺)
一般和G10同價位的液晶電視的黑階表現,跟本是望塵莫及~!!!
GH4 + 12~35mm + 25mm + 40~150mm
kwh230421 wrote:
一般和G10同價位的液晶電視的黑階表現,跟本是望塵莫及~!!! (恕刪)

回kwh230421大~

除非自身曾測試過同等價位全部機種...
並且附上測試資料/照片佐證...
否則話還是別說的太滿的好...



松下台規 TH-P42G10W...
最高輝度限制在126cd/m2時...最低輝度是0.0398cd/m2...


松下英規 TX-P42G20...
最高輝度限制在97cd/m2時...最低輝度是0.0436cd/m2...
英國AVForums-42G20評測


LCD機種
IPS類面板(CCFL背光)
VIZIO 421XVT-T(LG S-IPS面板)...
最高輝度限制在128cd/m2時...最低輝度是0.1596cd/m2...


集品 9342(LG S-IPS面板)...
最高輝度限制在127cd/m2時...最低輝度是0.1414cd/m2...


VA類面板(CCFL背光)
奇美 42X7000D(應該是CMO S-MVA?)...
最高輝度限制在111cd/m2時...最低輝度是0.0666cd/m2...


BenQ PQ4242工程版(AUO A-MVA3) T420HW04 v1...
最高輝度限制在128cd/m2時...最低輝度是0.0291cd/m2...


JVC 42WX70(AUO A-MVA3) T420HW04 v3
最高輝度限制在106cd/m2時...最低輝度是0.0191cd/m2...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屏東阿杰 wrote:
轉述PFans兄的文...(恕刪)


估計有些電漿所謂的「高對比模式」應該是將預熱電流再降得更低,以取得更沉的黑。
但帶來的犧牲可能就是螢光體在長時間的超低預熱電流折騰下,對低電流的反應沒辦法再像原來壓那麼低,最後會和無高對比模式的電漿差不多(或是仍優於無對比模式的電漿,只是沒原新機那麼低),所以松下不認為這是需要改進或修正的「問題」(松下應該是把這功能視為「額外」功能,而非常態功能)。

這段就是技術關鍵,因為螢光體對電壓的反應鈍化,為了修正該問題松下才會在電源供應機制加入隨著使用時間增加電壓的技術來維持高暗部對比,這個之前01就有相關的討論串.
lbmnt441 wrote:
估計有些電漿所謂的「...(恕刪)

感謝你的解說以及分享.或許這是看廠商要改進到如何程度.以及消費者口袋深度來計論了

我最後還是說.電將~液晶各有各的優缺點以及個人喜好度.產品沒有絕對

kwh230421 wrote:
一般和G10同價位的液晶電視的黑階表現,跟本是望塵莫及~!!!



真要說贏同價位液晶電視,
可能贏一贏ips系的還ok.

若是要贏va的可能還要再有什麼突破性的技術.

況且一般看電視不會天天時時刻刻都關燈或關小燈吧.~!!

一生一定要擁有的3C!? 抱歉! 沒有這種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