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甫結束在美國的 CES 全球消費性電子大展的 LG,隨即又在韓國首爾舉辦一年一度的 InnoFest ASIA,為亞洲市場介紹 2016 年度即將推出的全系列產品,包含之前小編在 CES 大展期間,為各位報導過的 LG 旗艦級品牌 LG Signature 系列產品。但本次 LG InnoFest 2016 的焦點,則放在今年即將推出的全新 4K OLED 電視,包含 CES 展出的 G6、E6 與 C6 系列,此外還有 Super UHD 電視系列,UH9500、UH8500 及 UH7700 系列,全系列的電視新品,將全面搭載 IPS 4K Quantum Display 技術,並完全相容於 HDR 優化,且搭載 LG 全新智慧型電視平台 webOS 3.0 版本,期望能更貼近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 HDR 高動態範圍是什麼? | 

(圖片由 LG 提供)
在欣賞 LG 2016 年全新系列的 OLED TV 與 Super UHD 電視前,先容小編簡單的跟各位介紹一下何謂 HDR 高動態範圍。在一般的情況下,業者以 SDR (Standard Dynamic Range) 標準動態範圍傳輸內容時,在後製、數位母帶製作、分配、輸出,到最終播放的過程中,其品質會不斷降低。不過,HDR(High Dynamic Range) 高動態範圍內容在播送時,則會保留了原始對比率及顏色。
從上圖可以看到,HDR 內容比起 SDR 內容包含有關亮度和更大範圍顏色的資訊,支援 HDR 技術的電視則可讀取 HDR 訊號,並顯示出具有更廣色域和亮度的影像。至於人類的眼睛可辨識的光譜和對比,則遠大於舊有的 SDR 內容,因此透過 HDR 內容的完整顯示,電視畫面影像將保留原本鮮明對比與鮮豔色彩,更能接近人眼在現實世界中所看到的影像。
| LG 2016 OLED TV 系列 | 

LG 在 InnoFest 2016 上,展出旗艦品牌 77 吋的 LG Signature G6 OLED TV,以及 65 吋的 E6 與 C6 兩款全新 OLED TV。


(LG E6 OLED TV)


(LG Signature G6 OLED TV)

其中 LG Signature G6 與 LG E6,均採用 LG 獨特的 Picture-On-Glass 鏡面顯像設計概念,擁有超薄的 2.57mm OLED 面板與半透明的玻璃背板,讓電視整體的設計感更為突出。


(LG E6 OLED TV)


(LG Signature G6 OLED TV)
要分辨 LG Signature G6 與 LG E6 兩款 OLED TV,除了從機身上的型號與電視尺寸來辨別外,更重要的是兩款電視底座上的差別,G6 OLED TV 可將底座翻轉後,將電視進行壁掛擺放,不過 E6 則是採用固定式底座,因此無法進行壁掛。


至於 LG C6 OLED TV 則使用 Blade Slim 纖薄機身設計概念,並具備行之有年的 Full Cinema Screen 無邊框設計。


LG C6 OLED TV 的 C 其實就是 Curved 曲面的意思,也代表這款電視是一款圓弧曲面電視,搭配與 G6 及 E6 不同的一般圓弧形底座,在支架上也使用特別的透明強化玻璃。

LG Signature G6 OLED TV,以及 LG E6 兩款 OLED TV,都具備長型且造型特別的電視底座設計,除擁有電視底座功能外,它還是一個前置的 Sound Bar 音響系統,並配備有低音擴音器,以強化喇叭的輸出功率,且這個 Sound Bar 音響系統,則是與知名音響領導品牌 harman/kardon 合作共同打造。LG Signature G6 OLED TV 預計明年將引進台灣,至於 LG E6 OLED TV 則將於 2016 下半年引進台灣。
| OLED 面板 vs LCD 面板 | 


現場的展示區中也展示 OLED 面板與 LCD 面板的比較差異,簡單的說由於 OLED 面板可自體發光,因此有能力可以輸出非常低亮度的畫面,達到之前電漿電視才能達到的極黑效果,造成畫面上強烈的明暗對比,至於 LCD 面板則只能在一個有線範圍的對比內顯示影像。另外,OLED 面板的獨立顯色技術,則加強了 HDR 成像技術,LCD 面板電視的背光顯示器則只能調整局部亮度,因此 OLED 電視才能輸出較為純淨、鮮豔的顏色及光影細節。


LG 也準備 OLED 面板與 LCD 面板的亮度與耗電量比較,可以看到耗電量明顯的較低。
| LG Super UHD TV & UHD TV 系列 | 


除了 OLED TV 系列電視外,LG 也展示 2016 年最新的 Super UHD 系列電視,包含 UH95、UH85 及 UH77 三大系列,均採用 Super HDR IPS 4K Quantum Display 面板,搭配全新的 Billion Rich Colors 10-bit 面板與處理能力,以及純黑面板及對比優化器等技術,讓電視畫面的對比度能獲得一定的提升。

LG Super UHD TV 系列的頂級款 UH95 系列,是採用全新的金屬材質 UniScreen 設計,讓 UH95 比起前代更為輕薄,僅有 6.6mm 的機身厚度,同時也與 Harman/Kardon 知名音響商合作打造電視內建喇叭。

除 Super UHD 系列電視外,LG 還展出全新的 LG 55UH615T 與 65UH650T 兩款 UHD 4K TV。
| LG webOS 3.0 智慧電視平台 | 

現場展示的 webOS 3.0 功能僅有 Magic Zoom 智慧縮放與 Magic Mobile Connection 智慧行動連結兩個功能,比起 CES 大展上算是精簡許多。



所謂的 Magic Zoom 智慧縮放,就是使用者能夠在畫面播放中,自動縮放特定區域的大小,最大放大倍率則到 300%,另外縮放的方格形式都可以隨使用者喜好進行改變,但如果像是展示畫面中較不佳的影像內容,再進行放大的話,就會顯得畫面更為粗糙,如果是 UHD 4K 影像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而 Magic Mobile Connection 智慧行動連結功能,則是要讓使用者透過智慧行動裝置,並搭配專屬的 LG TV PLUS 應用程式,只要在同一個 Wi-Fi 無線網路網域下都能進行連結,最多可支援五個行動裝置連接,使用者並可自行訂定喜愛的應用程式,直接就可以在電視上的大畫面上瀏覽與使用。
| LG Sound Bar 音響系統及 BT Kandle 藍芽喇叭 | 

介紹完 2016 年全新的 LG 系列電視後,最後要來看到也是全新推出的 Sound Bar 音響系統,本次 LG 推出 SH8、SH7、SH5 及 SH4(再打下去就會變成 SHE 了~
 ),共四款 Sound Bar 音響系統產品。全新的 Sound Bar 系列音響系統,均採用藍芽或 Wi-Fi 無線連接的方式,包含搭配的重低音音箱,並支援 Google Cast 與 Auto Music Play 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不同連線的裝置上切換音樂播放內容。
),共四款 Sound Bar 音響系統產品。全新的 Sound Bar 系列音響系統,均採用藍芽或 Wi-Fi 無線連接的方式,包含搭配的重低音音箱,並支援 Google Cast 與 Auto Music Play 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不同連線的裝置上切換音樂播放內容。
全新 Sound Bar 系列音響系統最大的特色,則是支援最新的 Adaptive Sound Control 自適應聲音控制,簡單的說就是系統會自動偵測輸入音訊內容並進行分析,例如在欣賞電影或聆聽音樂時,系統就會自動將高音降低,並增加多一點低音,如果是在觀看電視節目或新聞頻道時,系統則會降低低音頻強度,並增加語音的清晰度,當然使用者如果不想開啟 ASC 的功能,也可手動將其關閉,基本上就有點像自動音樂等化模式功能。


這款小型的藍芽喇叭則有特別的變色燭光設計,是 LG 即將在台灣發售的新品,正式名稱為 Music Glow PH2(BT Kandle),小編個人認為就直接稱它為藍芽燭台會更有爆點一點...
 ,採用藍芽無線連接,變色的電子燭光設計則會隨音樂自動更換顏色,如果要將燭光熄滅,則有直接吹熄或手搖熄滅兩種方式,真的跟使用真的蠟燭很像。此外,這款小型的藍芽喇叭擁有內建充電鋰電池設計,最長可連續播放音樂 20 小時的時間。
,採用藍芽無線連接,變色的電子燭光設計則會隨音樂自動更換顏色,如果要將燭光熄滅,則有直接吹熄或手搖熄滅兩種方式,真的跟使用真的蠟燭很像。此外,這款小型的藍芽喇叭擁有內建充電鋰電池設計,最長可連續播放音樂 20 小時的時間。基本上除了 LG Signature G6 OLED TV 要到明年才有機會引進台灣外,本次 LG InnoFest 所展出的眾多電視與影音周邊產品都會在 2016 陸陸續續引進台灣,屆時有相關的新品上市情報再來跟各位分享。除了影音相關新品外,LG 也將 CES 大展上展出的全新旗艦品牌 LG Signature 系列產品,原封不動的帶到 InnoFest 2016 上,上方的影片則提供給各位參考,如果要瞭解更多關於 LG Signature 產品以及生活家電產品的消息,可以到【CES 2016】LG Signature 全新品牌 重新定義時尚科技產品看更詳細的報導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