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段:該換什麼新的電視?
既然是給透天的二樓客廳使用,少了擺放空間限制,找一台夠大的電視為主要指標,考量 OLED 大尺寸價格驚人,而上一台的量子點面板色彩表現不錯,如果再搭上 Mini LED 應是這三、五年間的主流大型電視的最佳買點。
我需要的品牌+影像處理晶片+背光系統+濾色片+附加分選項
PHILIPS(個人偏好)+ P5 AI(智慧影像處理器)+ Mini LED (區域控光)+Quantum Dot Layer(量子點濾色片)+ Ambilight (溢彩流光智能燈光系統)
這一串誕生了:
飛利浦 PHILIPS 75PM506
飛利浦 PHILIPS 75PM9506 + Ambilight 溢彩流光延伸,燈光效果展示
師傅組裝時,我選擇了側邊高腳底座,可以觀賞整台電視四周的溢彩流光,也提供彈性擴充 Soundbar 不會擋住底部。

全金屬底座,扎實穩固。
還有低底座可以選,免操煩。

旗艦系列才有的底部投射光能,很炫。
系統是原生的 Android TV 10,優勢就是廣泛支援台灣目前所有主流的串流服務與 Google 軟體商店,操控體驗相當沽溜,旗艦機種不卡頓才是標配;遙控器升級為背光按鍵,按鍵軟硬適中,建議飛利浦可將預設秒數加長個三秒鐘,幫助按鍵迷途時尋找正確點擊處。

銀色遙控器不容易被沙發吃掉,亮色系且具有背光功能,有加分。
第二,顛覆觀感,大躍進那種!
每年幾乎都會迎來新的飛利浦電視,所以對於飛利浦的色彩調性相當熟悉:「細膩而豔彩」,不是加工的那種喔,而是對於各式片源、影片格式、環境場景與人物膚色等,真實顯示「再現」各個創作者的匠心。
我會以相當討喜,來形容飛利浦電視的再現畫質能力。
而 75PM9506,則是一個全新觀影體驗,比喻為電影院的一般廳改成 IMAX 影廳的差異。
這亮度、飽和度、彩度與物件立體度,不同於之前的量子點電視!
先說說規格上的優勢,Mini LED 智慧型背光區域功能,可獨立處理某一區域的背光調暗或調亮,對於高低亮度峰值優勢顯著,大大降低了過往直下式背光系統暗場灰黑不明。

黑得準確,亮得精彩!
再來是 HDR 的表現非常突出!面板原生支援 HDR+ Adaptive(自適應模式),還可對應部分串流平台支援的 Flimmaker Mode(創作者模式),使用上,75PM9506 呈現絕大部分 HDR 片源十足亮麗、飽和與顯色正確。
我們需要來談談 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影片的表現。
宏觀來說,杜比視界影片格式引領了各家串流平台的主力電影與影集,而大部分的大型顯示器,畫質可以自行調整顯示格式如:杜比視界 明亮、杜比視界 柔和與其他 HDR 選項,在撰寫本文的當下,75PM9506 對於杜比視界是完整支援但不達我個人的使用偏好。
三原色的表現,面板在顯示杜比視界影片時,會有黃色過濃,產生整體畫面的失準的疑問。
而 75PM9506 於進階色彩調整中,可以將藍色、綠色濃度降低,但也因此影響了其他色譜上該有彩度的基準;也因此我建議畫質改用其他 HDR 選項,並降低綠色濃度。

杜比視界片源,於畫質改用 HDR 鮮豔,提供更佳的色準度與畫質表現。

四埠輸入均為 HDMI 2.1,支援 eARC,面板原生支援 4K 120Hz 可對應主流遊戲主機與未來擴充需求。
第三,走入平常百姓生活。
75PM9506 已使用超過一個月,提供些日常使用後感想給大家。
- LED vs. Mini LED vs. OLED
- Quantum Dot vs. OLED
- 75PM9506 的畫質設定:杜比視界怎麼了?
- 65 吋 vs. 75 吋
另外,分享飛利浦大型顯示器獨家的功能:Ambilight 溢彩流光延伸功能。
75PM9506 本身就有提供四邊的燈光投射功能,可以擴大整體的光影效果。
我本身也是 Hue 智能燈光系統使用者,可以於電視的進階設定中,設置 Ambilight 延伸燈具功能,可以新增 Hue 智能燈泡、燈條與燈具等,創造出自己更獨特的光彩滿室。

額外加了兩顆 Hue Bloom 燈具、兩個 Hue Play 燈具與一條 Hue Lightstrip Plus 燈條。

跟別人不一樣的待機氣氛!
效果可以看開頭的影片,就是透過 75PM9506 連動的燈光秀。



